倆人懵逼的地方,並不在於他們想忽悠金國皇帝造反。
對於這個事兒,他們雖然震驚於韓常和哈迷蚩的腦洞,但也隻是猶豫了一秒,就決定隨緣。
不斷給金國施壓,直到最終壓死,本就是他們的既定戰略。
因此,他們能說動金國皇帝造反,那就最好。
說不動的話,也無所謂。
在他跪下之後,直接把人乾掉,那便一了百了。
所以,他倆對於這事兒的態度,主打一個無所謂。
一個金國皇帝而已,有了也行,沒有就沒有唄。
真正讓他倆震驚的地方,在於這倆家夥竟然能在這個時候,說動金兀術主動出擊。
或者說,他們真正沒想到的是,都這時候了,金兀術竟然還有膽量主動出擊,妄圖尋求翻盤。
這韌性,跟蟑螂也有得一拚了。
感慨了一番之後,倆人當即便打開了軍用的輿圖。
對著輿圖研究了半天之後,嶽飛才問道:
“韓大人,您怎麼看?”
“我覺得可以。”
“哦?
理由呢?”
“理由有三。
第一便如韓常和哈迷蚩顧慮的那樣。
雖然我們有絕對的信心,能打贏他們三國聯軍。
但是,這裡畢竟是遼國的地盤,我們對這裡的氣候和環境畢竟不夠熟悉。
就算偵察的再仔細,也難免會有所疏漏。
因此,在遼國預定的戰場上打,確實是一些不可知的風險。
第二,戰場東移了之後,距離西夏更近遼國更遠。
這樣有利於我們先行消滅大部分的金國和西夏聯軍,減輕我們麵對遼國時候的壓力。
第三,我們主動改變了節奏之後,可以觀察一下他們西夏和遼國的反應。
尤其是遼國,如果他也因勢而變,那便證明他們確實隻是看中了陰山附近的地形。
但是,如果他們要還是想儘辦法,想把我們帶入到他預定的戰場,那便證明那個戰場之上,確實有我們未偵察到的風險。
那麼,我們就絕對不能讓他們如願。”
韓世忠的話說完了之後,嶽飛便重重點了點頭。
“韓大人所言極是。
那以您所見,我們應該在戰場預定在哪裡?”
聽到這話,韓常馬上指向了輿圖。
“韓常和哈迷蚩預設的戰場,在這一處穀地。
這處穀地確實是打伏擊的好地方。
但是,有一個缺陷。”
這話剛一說完,嶽飛便馬上接著說道:
“地方太小,不利於金國和西夏的軍隊全部進入戰場。”
聽到嶽飛與自己想法一致,韓世忠頓時樂了。
“哈哈哈,沒錯!
這個墳坑太小了,埋不下那麼多人。
那元帥以為,我們當選在哪裡合適?”
聽到問話,嶽飛笑著回道:
“想必,韓大人心中也有了合適的選擇。
不如,我們一起指出來,看看想法是否一致?”
“哈哈哈,好!”
說完之後,倆人便同時伸出手指向了眼前的輿圖。
等看到了對方所指的位置之後,兩人再次相視大笑。
“哈哈哈......
好!
不破樓蘭終不還!
老夫從未想過,竟然有一天,會有機會讓這句詩變成現實。
好啊!”
“能在這樓蘭故地與韓大人並肩作戰,幸甚至哉!”
兩人定下計策之後,全軍當即便開始大量儲備水源。
然後,才開始加速行軍。
而哈迷蚩這會兒,卻是一臉迷茫的捧著嶽飛回過來的信看向了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