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春的匪患不僅牽動著董仲穎這方麵人的心,他們也同樣牽動了劉備等人的心。
孫乾說道:“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平春的匪患是我們指使的,為的是驅逐董仲穎派來的縣令,這些人甚至懷疑使君的品德。但是,我覺得事情濁者自濁,清者自清,事情不是我們做的,天下人將來必然可以看到這一點。我擔憂的是董仲穎拿這件事情做文章。”
“董仲穎現在在哪裡?”劉備問道。
“已經回到洛陽了。”糜竺回答道,“這表明了他不會對我們動武。”
“這可未必。”關羽摸著自己的胡須說道,“董仲穎擅長奔襲,他雖然人在洛陽,但是我們依然不可大意。”
關羽的話語讓眾人點了點頭,當年有無數的英雄豪傑輸在了董仲穎的這招之下,他們不可不防。
“董仲穎不是這樣的人,這些盜匪並非董仲穎所派。”劉備說道,“如果董仲穎沉迷於這樣的計策之中,他不可能創下如此大的基業,那些英雄豪傑也肯定不願意歸附於他。”
“可是。”張飛想要說些什麼。
“你要相信子龍的眼光,如果董仲穎真的是會在合約墨跡未乾的情況下下手的小人,恐怕子龍早就棄董仲穎而去了。”
聽到劉備的話語,眾人都點了點頭,對於趙子龍的人品,那些人都是認可的。
“既然不是董仲穎做的,那還是誰做的?”簡雍不由的問道,子龍的人品還是信得過的。
“山濤。”劉備的口中緩緩吐出了一個名字,“或者說司馬懿。”
劉備在江夏還是有些朋友的,作為一個地頭蛇,司馬懿的所作所為根本就瞞不過他。
“俺尋思山濤就是一個禍害,大哥你攔著我不讓我殺他,現在他又捅了這麼大一個簍子出來。”張飛氣憤的說道,“大哥你好不容易和董仲穎之間達成了和睦,他做這樣的事情又為了什麼,打著為大哥好的旗號來害大哥。”
“他想要挑起我和董仲穎之間的戰鬥,更為準確的說,他想要讓董仲穎來消滅我們。”劉備說道。
“如果按照司馬懿的策略,我們把董仲穎派來的兩個縣令逼走了,那麼對於董仲穎來說他該怎麼辦?他是默默的忍下這個虧嗎?”劉備反問說。
在場的人都不說話,因為他們清楚,董仲穎絕對不會,也沒有辦法咽下這口氣,結果就隻剩下一個,那就是全麵開戰。
“還有一個問題,這些盜匪不是董仲穎派的,即使他的兩個縣令沒有被逼走,現在的董仲穎不會攻擊我們,但是萬一時間長了呢?”劉備又繼續說道,“有時候他不願意不代表他手下的人不願意,個人的意誌很難戰勝群體的意誌。”
“大哥,你說現在我們該怎麼辦吧。”張飛說道,“真是禍從天上來。”
這時候孫乾站出來說道:“我有一策。”
劉備聽到孫乾的話語問道:“公佑,但說無妨。”
孫乾猶豫了一下說道:“不管使君您還是子龍,對於董仲穎還是比較信任的,認為董仲穎雖然名聲有待商榷,但是信用是不錯的。不如這件事情我們找董仲穎說清楚,表明我們的立場。同時,我們派人進入平春,攻擊那些盜匪。”
簡雍點了點頭道:“此言甚善。”
他對劉備行了一個禮說道:“我和董仲穎有舊,我去見他。”
不得不說簡雍是一個標準的社牛,隻是見過一麵,在他的口中就變成了有舊了。
劉備點了點頭說:“好。”
簡雍又道:“我過去曾經過瓜田李下的故事,要剿滅盜匪,必然軍隊要進入平春。而軍隊進入平春勢必會引起薑囧和諸葛瑾的警惕,甚至會產生衝突。”
劉備對簡雍道:“此事易也。我們不想和董仲穎開戰,儘管我派遣義陽人魏文長給董仲穎的手下製造一點麻煩,但是卻秉持著鬥而不破。同樣,董仲穎派出的這兩個縣令也沒有和我們開戰的意思。諸葛瑾始終對著魏文長秉持禮節,即使心高氣傲的魏文長也對於諸葛瑾非常佩服。平春的賊寇雖眾,但是薑冏的軍隊卻沒有一次超過分界線,隻要派人和他說清楚事情,這兩人必然不會攻擊我們的軍隊。”
孫乾建議說:“不如用魏文長的義陽兵,他已經和諸葛瑾打了很長時間的交道了,我願意成為文長的副手,來調和雙方的關係。”
劉備卻搖了搖頭道:“之前我用魏文長去施壓於諸葛子瑜,卻被諸葛子瑜用誠心化解,如果我這一次再用魏文長去對付盜匪,恐怕諸葛子瑜會懷疑我有所圖謀,這就是過猶不及的道理。更何況魏文長過去是劉琦的部下,現在在我的手下時間不長,體現不出我對於盜匪的重視。”
聽到這句話,張飛出來說道:“大哥,要不我去吧。”
劉備搖了搖頭道:“三弟,你不合適。你雖然勇力絕倫者,有上將之器,但有時候卻對待彆人不夠柔和,我害怕你和諸葛子瑜等人產生衝突。”
張飛想要說些什麼,卻被關羽攔了下來,關羽說道:“兄長,不如我去。”
劉備點了點頭道:“二弟麻煩你了。”
關羽隻帶了本部校刀手二百人而去,在進入平春境內之前,他派出孫乾作為使者,前去見了薑冏。
果然,和劉備所說的一樣,對於關羽這樣的行為薑冏並沒有任何的反感,反而讓你送上了勞軍的肉食和酒水。
薑冏對關羽說道:“平春的盜匪非秦王所為,我們已經消滅掉大部分了,隻剩下臥牛寨的盜匪了,臥牛寨易守難攻,賊頭周倉又悍不畏死,急切之間難以攻破。”
關羽聽聞薑冏的話語道:“此事易也,看我去去就來。”
關羽於是吩咐軍隊前去臥牛山,到了山下關羽親自叫陣,卻看到一個大漢伏地就拜道:“關將軍,周倉來投靠你了。”
周倉的腦海之中不由的出現了這樣的一句話:“命運的饋贈總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