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移步坐了下來,麵帶些許笑容,饒有興致看向蘇塵。
結合蘇塵之前言語,李世民輕易便理解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含意。
一旁的李德低頭,偷偷抬眼瞅了一眼李世民,微不可察搖頭暗歎一聲。
前一秒好似見到蘇塵欲拔刀相向,此刻便將之前的怒氣拋向九霄。
“陛下啥意思?”蘇塵小心翼翼,試探著在李世民旁邊坐下。
“哼~”李世民不屑的輕哼,看向李承乾比劃手指,示意他與蘇塵辯駁。
李承乾作揖一禮,坐到蘇塵與李世民對麵。
“妹夫可知曉陳蕃?”
“陳方?”蘇塵搖頭表示不認識。
無論誰問及蘇塵何人何事,蘇塵總以最常見的字作為參考。
例如李世民口中的髹漆,到了蘇塵嘴裡便成了修漆。
李世民又是一道輕蔑的哼笑聲,同時心裡有些得意,蘇塵好像隻對唐朝的曆史了解比較多。
好在蘇塵已免疫了旁人對他的輕視。
與懸梁刺骨挑燈夜讀的古人相比,自己確實沒什麼文化。
李承乾早有所料,蘇塵曆史欠佳人儘皆知。
“陳蕃,東漢名臣,以清謙正直忠君愛國著稱。
因其禮賢下士,昔年任豫章太守,得聞隱士徐孺子造訪特設一專榻。
徐孺子到訪時將專榻放下,待其離開便將床榻收起,以示尊重!”
蘇塵聽到此處,隻覺牛頭不對馬嘴。
李承乾之言與李世民的質疑,以及剛才自己的提問,在蘇塵看來毫無乾係。
李承乾不知蘇塵心中所想,隻因蘇塵不知陳蕃其人,故以典故介紹陳蕃。
“現今常以陳蕃榻、徐榻隱喻禮敬賢能的高士之風!”
蘇塵眼神突然有了一絲變化,陳蕃榻三個字放一起,蘇塵好像想起了什麼。
李承乾介紹完陳蕃,開始辯駁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繼續說道:“昔時陳蕃十五歲……”
“大舅哥你等會,你說的陳蕃,是艸頭蕃?”
李世民父子相視一眼,大惑不解。
“然也!”李承乾點頭應是。
“嘖~!”蘇塵輕輕一拍巴掌起身,“你早說啊!東漢的陳蕃誰不認識?”
“你聽我……”蘇塵突然收住話語,瞅了李世民一眼。
心思百轉得意一笑,腹誹道:‘看不起我是吧?嘿嘿,我給你露一手!’
蘇塵正了正身形,單手背在身後,“實不相瞞,東漢名臣陳蕃乃鄙人偶像!”
“曾幾何時,鄙人與好友相聚滕王閣。應邀借景作序,以表對偶像之思!”
李世民望著單手背後,腦袋微仰的蘇塵,恨不得一腳踹過去。
“哦?且念來聽聽!”李世民強忍上前揍人的衝動淡淡開口,他不信蘇塵會作詩填賦。
蘇塵點點頭,清了下喉嚨,“嗯~哼!”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引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
‘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蘇塵用時兩分鐘,聲情並茂抑揚頓挫將‘滕王閣’背誦至此段。
李世民父子目光大放異彩,不是對蘇塵的才華驚歎。
乃出自對原作賦者的欣賞。
“鄙人不才,酒後草作!見笑,見笑!”蘇塵此刻臉部反甲效果疊加,不受外來任何傷害。
在大唐,隻有長樂公主聽過蘇塵背誦滕王閣序,蘇塵不擔心露餡。
拱了拱手看向李承乾,道:“大舅哥,知道了沒?駢文中的陳蕃就是東漢名臣我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