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無言以對,明知蘇塵乃一剽竊之徒,卻無憑證指認。
“小子,滕王閣位於洪州何處啊,為何朕從未有過耳聞?”
蘇塵轉身看向李世民,“那當然,滕王閣……二十多年以後才開始修建呢!”
蘇塵前世去過滕王閣不下三次,有一次還是免費。
滕王閣主閣一層,就有李淵第二十二個兒子李元嬰生平事跡。
李元嬰在山東滕州受封滕王,後調任洪州都督,元嬰好歌舞建一閣命名滕王閣。
滕王閣始建於永徽四年。
李世民輕哼一聲,蘇塵對答如流,卻也不打自招。
“嗯!”李世民不動聲色無心揭穿蘇塵,隨即問道:“陳蕃既為你……偶像,‘後漢書·陳蕃傳’所載陳蕃事跡,想必你應當知之甚詳!”
蘇塵背在身後的那隻手捏了捏拳頭,不慌不忙點點頭,“還……還行吧!”
天可憐見,蘇塵唯一知道陳蕃其人,便來自於必背古文滕王閣序,其他一概不知。
李世民又點了點頭,“陳蕃十五歲,其父友人薛勤造訪,見其庭院糟雜。
問曰:何不灑掃以待客?
陳蕃答: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李世民說完,看向蘇塵笑了笑,“由此可見,你小子與你偶像之誌截然對立!”
蘇塵眨了眨眼撓頭抓腮,喃喃自語:“安事一室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特麼的!和我說的正好相反啊!”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後世演變之語。
最為相近的出處來自辮子朝作家劉蓉‘習慣說’中的: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陛下,我偶像說的沒錯!”蘇塵思考了一會,決定把彎的說成直的。
李世民看了下手表,淡淡一笑,“接著講!”
“陛下,陳蕃的意思是男子漢大丈夫立於世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對此,我深表認同!比如我可以三天不洗腳,五天不洗澡,這些都是小事!”
“但是,軍隊卻不一樣!”
李世民提起些許興趣,隻因蘇塵提到了軍隊。指著身旁的座位,“細細道來!”
蘇塵點點頭落座,看向對麵的李承乾問道:“大舅哥,你認為軍人的天職是什麼?”
李承乾緩緩起身,問話的是蘇塵,但李世民正望著他。
隻見李承乾皺眉深思十數息,向李世民拱手一禮,答道:
“昔周亞夫治軍細柳營,天子禦駕而不得入。守防士卒擋駕曰:軍中隻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
此為以法紀為天威,以服從為命脈也!
「孫子兵法」亦有雲: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
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士卒亦當知無令而進,與無令而退,皆死之律!
若夫李陵提步卒五千涉匈胸之境,雖戰至矢儘糧絕,其初亦必奉詔而行!”
李世民聞言頗為滿意的點點頭,眼角餘光瞥了一眼蘇塵。
隻見蘇塵一臉嫌棄的表情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繼續說道:
“古之良將常言:‘兵者,凶器也;戰者,危事也!’”
“非上下同欲,如身使臂,何以決勝疆場?”
“是故,服從二字猶如甲胄護軀,戈矛指敵。無此則軍不成軍,國將不國!”
“昔班超投筆從戎,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誌效命西域!其功雖著,終不離服從二字!”
啪~啪~啪!
“好,好,好!”李世民聞及此處,滿是讚賞的目光看向李承乾,雙手不禁拍起坐椅扶手。
李承乾引用三次曆史名人典故,清晰闡述了服從二字。
喜歡大唐:開局碰瓷長樂公主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碰瓷長樂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