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念完張士貴的奏報,禦書房寂靜無聲。
隻有李世民口中,時不時發出脆響聲。
“諸位以為此事當如何處置啊?”李世民神情怡然自得,似乎並未因此事影響他享用金銀豆。
一顆接著一顆精準投入口中。
由此不難看出……李世民不怕不上火!
程咬金跟前那碟金銀豆,早在房玄齡換氣讀報之際便已下肚,黑手伸向身旁的魏征。
魏征眼疾手快,將碟子端起來捂在懷裡。
李世民想起之前蘇塵所說,溫泉縣境內有東突厥牧民販羊。
如今看來,幽州雲中兩地大多同樣如此。
“諸愛卿為何一言不發?”李世民手中金銀豆一顆不剩,輕輕拍了拍手中碎屑。
群臣不語……
李承乾知曉蘇塵有任務在身,大唐人口三年內增至2000萬。
否則蘇塵恐有‘返老還童’之危,此事大意不得。
猶豫片刻李承乾出班,小心擺放好座下支踵,跪行於李世民跟前與炭火盆並列。
李世民低坐,李承乾自然不便站立進言。
禦書房地板油光鋥亮,李承乾依舊跪坐,隻是少了支踵。
頓首拜道:“兒臣鬥膽,願剖赤心以陳鄙見!”
李世民麵露些許笑意,平淡開口,“高明,歸坐,麵向諸位師者長輩細細道來!”
“兒臣遵旨!”
李承乾歸坐,分彆向李世民與在場重臣作揖一禮。
諸臣拱手回禮,“臣等,敬聽太子殿下高見!”
李承乾振袖速冠,聲清而氣朗,道:
“張都督所奏夷民歸化之事,實乃父皇聖德感召之祥瑞,天威遠播之明證!
彼輩氈裘之民,非乞降活命求生,實為親沐王化,目睹清平,方生解辮請吏之誠!
此等傾心向化,曠古罕聞,若拒之門外,豈非寒四夷歸附之心?”
李承乾語頓,輕輕振袖,再次向李世民深揖一禮:
“兒臣有三策,伏請父皇聖裁!”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揚,抓起碟中所剩不多的金銀豆,“道來!”
李承乾再拜,繼續道:
“其一,納其歸附,彰我大唐海納百川之量!
可命鴻臚寺會同幽州都督府,速造東突厥部眾名冊。
凡願留者,廢部落舊製,仿漢製以百戶編為裡坊。
擇其貴酋子弟入國子監習禮樂,選青壯驍勇者充‘歸義軍’,分隸幽州諸衛。
又擇年六歲至十二歲孩童入學校受學。
此為此消彼長之漢化之道也!
其二,授田定籍,收其放牧為耕戰。
幽州經亂地曠,正宜授田。可詔:願留者,丁男授口分田三十畝,永業田二十畝;
許以牛羊折抵賦稅,三年免調。
其擅牧者,劃燕山南麓草場為官牧監;其慕農者,遣司農寺老農教習稼穡。
使其居有定所,業有恒產,則亂心自消!
其三……”
“哈哈哈……好,好,好!”李承乾的其三尚未出口,李世民驀然起身向議事書案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