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紛紛起身,像往日商議朝政大事那般,各就各位入座。
大唐均田製承襲魏晉前隋,田地分配由口分田和永業田組成。
口分田產權歸朝廷,百姓需承擔調租庸三稅。不可繼承買賣,乃朝廷稅收來源。
永業田屬私有性質土地,可繼承和買賣。
“太子,其三是為通婚導俗否?”李世民對李承乾的稱呼變了。
李承乾躬身作答,“父皇聖明,兒臣欲言其三正是胡漢通婚導俗!”
“還請父皇明鑒!昔漢武徒匈奴於五原,終釀邊釁。
今我大唐以仁德納其心,以州縣化其俗,使氈帳子弟誦孔孟,控弦之士衛疆土,此非徒得數萬丁口,實開天下大同之新局也!
若成此功,則漠北諸部必望風歸義,父皇之業當遠邁秦漢!”
嘖~嘖,如果蘇塵在此,想必定會對李承乾豎起大拇指:‘閣下何不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區區幾千東突厥牧民移民大唐,就想趕超秦漢功績。
你這麼牛,咋不上天呢?
“哈哈哈……”李世民放聲大笑謙虛的擺了擺手,自知與秦漢之功差距甚大。
目光看向房謀杜斷,“諸位愛卿,方才太子之言,諸位可有計較?”
此時眾人換了場地,不再跪坐於地。
房玄齡起身出列,看向李承乾目露讚許,朝李世民深揖一禮。
“太子殿下洞燭機行,臣觀此三策拆部曲、授田畝、導風化,實乃兼取管子‘編戶齊民’之智,賈生‘三表五餌’之謀!
其策如良工琢玉,環環相扣!”
言及此處,房玄齡向李承乾作揖一禮,“殿下所慮甚遠,廢部落舊製如去腐肉,置歸義新軍若鑄堅鎖。”
李承乾拱手還禮。
李世民點點頭,目光轉向杜如晦。
杜如晦起身向李承乾作揖讚道:“太子銳氣可喜,思慮可嘉,臣由衷拜服!”
李承乾聽出杜如晦有後話,態度謙卑作揖還禮,道:“承乾年輕氣盛,淺見如始孩學步,還請杜尚書點醒指正!”
“臣,萬萬不敢!”杜如晦不再虛禮,麵向李世民深揖一禮:
“臣啟陛下,殿下三策可行可信,然臣有三憂,不吐不快!”
房謀杜斷,杜如晦為人為官性格主要體現在‘斷’。
不管斷什麼,它就是斷。
李世民大手一揮,“克明儘管道來!”
古人就是禮多,杜如晦再次一禮,豎起一根手指,道:“臣一憂,胡漢雜居,小隙或成大釁!”
“當嚴令胡夷訟事皆由漢官審理,其族內若有私刑者,當斬!”
“二憂虛耗國庫,免賦三年,當以牧民現蓄牛羊充三成入官牧,既可減輕草飼壓力,亦可增隴右軍需!”
緊接著杜如晦豎起第三根手指:
“三憂北疆軍力失衡,歸義軍萬不可聚屯,當分隸營州、薊州、媯州三鎮分而治之。主將必以秦王舊將任之!”
杜如晦言罷收聲,作揖一禮。
李世民輕拍書桌,伸手一禮,“好,玄齡、克明請歸坐!”
房、杜二人躬身再拜歸入坐次。
“將此奏報命人火速送往朔方,麵呈頡利!”李世民將張士貴奏報文書遞出。
“喏~!”李德躬身上前接在手裡,正欲退下派人送書,忽然想起越野車出差了。
“啟奏陛下,侯爺明日方歸,可否……”
“此事不急!”李世民點點頭,伸手拿回文書。
令道:“去,命人準備火鍋食材,今日午膳朕與諸位甘露殿暢飲!”
“喏,老奴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