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繼續說道:“陛下!貞觀二年春秋兩場科舉取士二十人,去歲二十六人,與官吏外流相較實為杯水車薪。”
當下科舉錄取率極低,若無出眾之才即使進士榜前三者,短時間內無法入朝為官。
李世民雙手捧起水杯,拇指摩挲著杯口,深邃的目光看向長孫無忌,而後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
“啟複舉薦製?”
在場六人雖算不得世家之流,但無一例外皆為士族。
往上數三代,皆有族人入朝為官。
貞觀二年初,蘇塵尚未進入李世民等人視線之前,為了杜絕世家門閥人才壟斷輸出,李世民禁絕了官員舉才製度。
按照前隋以及武德年間舊例,五品以上官員,歲舉一人。
李世民放下手中不見熱氣上升的水杯,身體後靠,眼神中有一絲複雜之色。
心知長孫無忌等人心思,且斷定不存私心。
但此例再開,恐難再次杜絕,如若不然大有朝令夕改之嫌。
十幾分鐘的沉默,李世民瞥了一手腕上的手表,無聲輕歎:
“公等可知,當初朕力排眾議推行科舉,正是為了打破門閥壟斷,廣開寒門進仕之階,使天下有才之士儘入朕彀中,此乃國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今……朕要開倒車,複行易生黨同伐異,門蔭複熾之製?”
房玄齡等人噤若寒蟬,無人敢應答,默默低著頭,如坐針氈!
片刻過後,魏征起身向李世民深揖一禮,“陛下,臣有話說!”
李世民伸手虛禮,麵色平淡開口,“玄成請講!”
魏征直起身再次對李世民拱手一禮,聲間光亮目光炯炯有神,“臣啟陛下!今時不同往日,且放眼曆代五百年,哪個王朝能與我朝現今光景相媲美?”
“糧食、物產、醫療、交通、民資、軍械,乃至日漸完善的全民識字!”
“陛下收服朔方,派出十二位各部屬官,伊吾歸唐派遣三十位六部官員!”
“假以時日……東突厥儘歸唐土,為使統一施政官員從何而來?”
魏征話語稍頓與李世民對視幾息。
李世民嘴角扯起一絲笑容,抬手示意魏征繼續往下說。
“懇請陛下新時施新政,令京官五品以上以及各州刺史都督,各舉所知,唯才是舉,不限門弟!”
“所舉之人經吏部銓選、陛下親試,合格者授以實缺,以充各部急務!”
魏征說完作揖一禮,等待李世民做出回應。
“臣等附議!”眾人紛紛起身出列,躬身拜道。
“陛下,科舉取士乃萬世良法,如涓涓細流,而如今朝廷用人卻如江河決口,亟等堵漏!”
“舉薦之法雖有弊端,然其選人迅捷!”
“所舉之人多為地方或部衙曆練多年,熟悉庶務之乾才,稍加考校便可赴任,以解各部缺員之困!”房玄齡語氣輕緩向李世民剖析科舉與舉薦製利弊。
官員舉薦他人入朝為官,並非簡單安排同族或是有利益關係的白身,多數是將京外品銜較低的外官推舉入朝。
此時蘇塵默默無聲來到禦書房,走到書房門口時,正好聽到魏征的最後一段發言。
老李親自將他接來皇宮,而後另行安排內侍駕車前往秦王府。
李世民視線被擋,沒能覺察蘇塵的到來。
思量幾許,李世民心中已經沒有太多排斥舉薦製,“諸位且歸坐,此事明日早朝再議!”
“謝陛下,陛下聖明!”
房玄齡等人道謝歸坐,長孫無忌第一個發現眾人身後的蘇塵。
“各位早啊!”蘇塵滿麵笑容揮手向眾人打招呼。
喜歡大唐:開局碰瓷長樂公主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碰瓷長樂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