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溫情依舊_四合院:開局一把槍,禽獸全發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24章 溫情依舊(1 / 2)

周陽掛了電話,望著眼前熱火朝天的工地,心裡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豪情。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海外項目的落地,更是中國鋼鐵技術和管理經驗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接下來的日子裡,周陽幾乎把家安在了東南亞的工地上。他帶著技術團隊,從設備安裝到係統調試,事無巨細地指導著當地工人。語言不通,就用手勢和翻譯軟件;文化差異,就耐心地溝通和解釋。他深知,要讓“中國鋼鐵方案”真正在異國他鄉紮根,不僅要教會他們操作設備,更要讓他們理解背後的理念和邏輯。

當地的工程師阿明,一開始對這些“外來的技術”充滿疑慮。他覺得自家的老設備用了幾十年,雖然效率低,但也還算穩定,沒必要大動乾戈換成這些“花裡胡哨”的智能係統。周陽沒有強行說服他,而是邀請他一起參與到設備調試的過程中。

有一次,一台關鍵的軋鋼設備出現了異常振動。按照老方法,需要停機檢查,至少要耽誤半天的生產。阿明正準備下令停機,周陽卻攔住了他,指著“鋼鐵大腦”係統的屏幕說:“阿明,你看這裡,係統已經實時監測到了振動數據,並分析出是軸承的潤滑出了問題,隻需要補充潤滑油就能解決,不用停機。”

阿明將信將疑地按照周陽的指示操作,果然,設備的振動很快就消失了,生產得以繼續進行。這次經曆讓阿明徹底改變了看法,他對周陽說:“周總,我以前真是太固執了,這些智能係統太神奇了,我要好好學習。”

在周陽和團隊的努力下,東南亞智能鋼廠的建設進展順利。一年後,鋼廠正式投產。投產儀式上,當地政府的要員親自到場祝賀,稱讚這是中資企業與當地合作的典範。看著第一卷合格的鋼材從生產線上下線,周陽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與此同時,國內的軋鋼廠也在周陽的帶領下不斷創新。他成立了專門的研發中心,與國內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開展前沿技術的研究。其中,“氫冶金”技術的研發取得了重大突破。

傳統的鋼鐵冶煉主要依靠煤炭,不僅能耗高,還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氫冶金”技術則是以氫氣為還原劑,不僅能大幅降低能耗,還能實現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周陽深知這項技術的重要性,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

在研發的關鍵階段,團隊遇到了氫氣儲存和運輸的難題。氫氣的密度低,儲存和運輸都需要特殊的設備和技術,成本很高。周陽帶領團隊反複試驗,最終研發出一種新型的高壓儲氫罐,不僅提高了氫氣的儲存密度,還降低了成本。

“氫冶金”技術的成功應用,讓軋鋼廠成為了全球鋼鐵行業綠色轉型的標杆。多家國際鋼鐵企業紛紛前來考察學習,尋求合作。周陽也因此成為了國際鋼鐵行業的知名人物,經常受邀參加各種國際會議和論壇,分享中國鋼鐵企業的綠色發展經驗。

在一次國際鋼鐵行業峰會上,周陽作為中國鋼鐵企業的代表,發表了題為《綠色轉型:鋼鐵行業的未來之路》的演講。他用詳實的數據和生動的案例,介紹了軋鋼廠在“氫冶金”技術方麵的探索和實踐,以及取得的顯著成效。

他的演講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台下的聽眾們紛紛報以熱烈的掌聲。一位來自歐洲的鋼鐵企業高管走到周陽麵前,緊緊握住他的手說:“周先生,貴廠的技術和理念令人欽佩,我們希望能與貴廠開展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動全球鋼鐵行業的綠色轉型。”

周陽微笑著回應:“非常歡迎,鋼鐵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全球同行的共同努力。我們願意分享經驗,與大家一起為行業的未來而奮鬥。”

回到國內,周陽把峰會的情況告訴了父親周勝。周勝聽完,欣慰地拍著周陽的肩膀說:“陽陽,你不僅把廠子搞好了,還為國家爭了光,真不錯。”

周陽握著父親的手,感慨地說:“爸,這都是您和老一輩打下的基礎,是時代給的機遇。我隻是做了我該做的。”

時光飛逝,周勝的年紀越來越大,但他依然關心著軋鋼廠的發展。他經常讓周陽推著輪椅,帶他到廠裡看看。看著現代化的廠房、先進的設備和精神抖擻的年輕員工,周勝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而周陽的兒子周子軒,也已經從大學畢業,進入了軋鋼廠工作。他沒有直接進入管理層,而是從基層的技術崗位做起,跟著廠裡的老師傅們學習。周陽對兒子說:“子軒,軋鋼廠的未來要靠你們年輕人了。要腳踏實地,從基層乾起,才能真正了解企業,把它建設得更好。”

周子軒點點頭,認真地說:“爸,我知道。我會努力的,不會辜負您和爺爺的期望。”

在周勝、周陽和周子軒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軋鋼廠不僅在國內鋼鐵行業保持著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企業的發展成果不僅惠及了員工和股東,也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院裡的故事還在繼續,周家人的傳奇也在代代相傳。他們用自己的奮鬥和奉獻,詮釋了責任與擔當,夢想與追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奮勇前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這天,大院裡又像往常一樣熱鬨。孩子們在追逐嬉戲,老人們坐在樹下聊天。周勝坐在輪椅上,看著眼前的一切,對身邊的周陽說:“陽陽,你看咱們大院,多有活力。孩子們都這麼有朝氣,咱們軋鋼廠的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

周陽看著父親,又望了望遠處正在和小夥伴們玩耍的子軒,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知道,隻要這種奮鬥和傳承的精神一直延續下去,軋鋼廠的明天,大院的明天,都會更加美好

周子軒把最新的耐候鋼研發報告攤在周勝麵前的小桌上,陽光透過頂層陽光房的玻璃,在紙上投下暖融融的光斑。周勝戴著老花鏡,手指輕輕摩挲著報告上的參數,渾濁的眼睛裡卻閃著光:“耐候鋼……好啊,當年我們蓋廠房,最怕的就是鋼材生鏽,一場雨下來,牆皮都跟著掉。現在你們能讓鋼材在酸雨裡二十年不爛,真是……真是趕上好時候了。”

周子軒挨著爺爺坐下,幫他把滑落的毯子蓋好:“爺爺,這多虧了您和爸爸打下的基礎。現在我們用的是納米塗層技術,把防腐層像給鋼材穿了層‘隱形防護服’。而且這技術不光能用在建築上,還能做橋梁、做船舶外殼,市場大得很。”

周勝點點頭,又像是想起什麼,聲音低了些:“你爸爸……現在擔子更重了吧?”

“嗯,”周子軒眼神亮起來,“爸最近在忙國際標準的事。咱們的氫冶金技術不是領先嘛,他想牽頭製定全球氫基鋼的生產標準。前幾天跟歐盟那邊的專家視頻會議,從晚上七點開到淩晨一點,結束了還跟我討論條款細節呢。”

周勝笑了,皺紋在眼角堆成溫柔的溝壑:“你爸啊,跟我年輕時候一樣,一工作起來就不要命。不過也好,有你們年輕人幫襯著,他能輕鬆點。”

正說著,周陽的電話打了進來。周子軒把手機遞到爺爺耳邊,周陽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帶著旅途的疲憊卻依舊沉穩:“爸,我剛到布魯塞爾,跟歐盟標準化委員會的人見了麵,初步談得不錯。子軒在你那兒嗎?讓他接個電話。”

周子軒接過手機:“爸,您到了?那邊時差適應嗎?”

“還行,”周陽的聲音頓了頓,“子軒,耐候鋼的市場推廣方案,你再跟銷售部碰一下。還有,德國蒂森克虜伯那邊又發來了新的技術需求,關於氫冶金和智能產線融合的,你抽空看看,提提想法。”

“好的爸,我記下來了。對了,您這次去歐洲,要不要順便看看咱們在蒂森克虜伯的合作廠?我聽李工說,那邊的改造進展挺順利。”

“嗯,行程裡有安排。你在廠裡盯緊點,尤其是‘鋼鐵大腦’的升級,下個月德國專家要來考察,不能出岔子。”

掛了電話,周子軒看著窗外廠區裡高聳的煙囪——那煙囪如今已經不再冒煙,取而代之的是幾座銀白色的氫氣儲罐,在陽光下閃著科技感的光澤。他忽然覺得,爺爺口中“好時候”,真的是實實在在地落在了他們這代人身上。

周子軒回到車間時,正趕上“鋼鐵大腦”2.0版本的上線測試。中控室裡,巨大的屏幕上實時跳動著全廠的數據:原料庫的礦石存量、各產線的能耗曲線、每一卷鋼材的質量檢測報告……像一張精密運轉的數字神經網絡。

張師傅湊過來看熱鬨,咂舌道:“子軒,這玩意兒真能管全廠?我年輕那會兒,調度全靠大喇叭喊,哪有這麼‘花哨’。”

“張師傅,這可不是花哨,”周子軒指著屏幕上一個紅色的預警標識,“您看,三號加熱爐的溫度波動超過閾值了,係統已經自動調整了燃氣供應,同時通知了檢修班。要是以前,得等工人發現異常,再手動調整,少說耽誤十分鐘。”

說話間,檢修班的小李已經拿著工具包跑了過來。他是廠裡新招的大學生,對智能係統特彆熟:“子軒哥,係統說可能是熱電偶有點漂移,我去看看。”

看著小李輕快的背影,周子軒想起自己剛進廠時的笨拙,心裡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些年輕人,就是軋鋼廠未來的希望。

為了讓“鋼鐵大腦”更好地服務生產,周子軒組織了一場“頭腦風暴”會,邀請一線工人和技術人員一起提建議。會上,老操作工王師傅提出:“係統是挺智能,但有時候太‘死’。比如前幾天暴雨,原料庫進水,係統還是按正常流程配料,要不是我盯著,差點把濕礦石送進高爐。”

這話點醒了周子軒。他立刻組織團隊,在係統裡加入了“環境感知模塊”,將天氣、原料濕度等外部因素納入決策模型。改進後的係統在一次突發雷暴中,自動暫停了露天原料的輸送,避免了重大損失。

王師傅拍著周子軒的肩膀說:“子軒,你這腦子轉得比係統還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陽在布魯塞爾的談判異常艱難。歐盟的鋼鐵企業既想引進中國的氫冶金技術,又不願放棄自己在傳統標準上的主導權。談判桌上,法國阿塞洛itta的代表皮埃爾寸步不讓:“周先生,氫基鋼的標準不能完全由你們製定,歐洲有自己的技術體係。”

周陽放下談判文件,平靜地說:“皮埃爾先生,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更是一套經過實踐驗證的綠色生產模式。去年我們的氫基鋼產量已經突破500萬噸,碳排放比傳統工藝降低了65。數據不會說謊。”

他拿出手機,點開一段視頻——那是軋鋼廠氫冶金車間的實時畫麵,乾淨整潔的廠房裡,機械臂精準地抓取原料,看不到一絲煙塵。皮埃爾的眼神有些動搖。

最終,經過三天三夜的拉鋸,雙方達成共識:由中國牽頭製定氫基鋼的基礎標準,歐洲企業負責補充細分領域的技術規範。消息傳回國內,周陽在視頻會議裡對周勝和周子軒說:“爸,子軒,咱們拿到了國際標準的‘入場券’!”

周勝在電話那頭,聲音帶著哽咽:“好……好啊……當年我們想都不敢想,咱們中國的鋼鐵標準,能讓洋人跟著走。”

這場勝利,讓軋鋼廠在國際上的地位更加穩固。美國、日本的鋼鐵企業紛紛拋來橄欖枝,希望能引進氫冶金技術。周陽沒有盲目擴張,而是選擇與日本新日鐵合作,在越南共建一座環保型鋼廠,將中國技術與日本的精細化管理結合起來。

周末,周子軒帶著妻子和剛滿三歲的女兒回大院。剛進院門,就聽到劉大爺洪亮的嗓門:“周老,你家陽陽又上新聞了!說你們廠的鋼材要用到‘一帶一路’的高鐵上!”

周勝坐在輪椅上,被曉蘭推著,正和老鄰居們聊天。看到周子軒一家,他臉上笑開了花:“囡囡,快過來讓爺爺看看!”

小女孩掙脫媽媽的手,跌跌撞撞跑到周勝麵前,奶聲奶氣地說:“太爺爺,爸爸說,鋼鐵是‘鐵骨頭’,我們家的鐵骨頭最厲害!”


最新小说: 快穿之言靈師不炮灰 她的美弱慘老婆是黑芝麻餡兒的 全球熱搜:寡婦島直播爆紅了 北美驅魔:在芝加哥當道士的日子 從下鄉當知青開始,道法通神 娘娘快開門,我是陛下 悍卒:從饑荒帶老婆打獵開始 談什麼感情,拿錢砸我啊大小姐! 帶球上門後,我成陸少心尖寵 隨母改嫁下鄉,三個繼兄寵我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