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在長安城的乾道鋪設,那城外,所有村莊的官道仍然還是黃土路甚至是泥路,那些運輸的車馬仍然是要在上麵行走,效率不變,用水泥鋪路的意義又在何?”
“依我看,如果不能把此物推廣開來,在全國範圍廣泛用上,這水泥還不如不燒,根本沒有意義!”
張四光以及他身後那一眾官僚們都啞口無言。
道理屬實是這個道理,但還是那個老問題,他們產不出來這麼大量的水泥啊!
不過慶修也沒多少沮喪,他知道自己早晚得麵對生產力的問題。
不把這一關解決,他就是打造出來再多器械也是無用。
“如果用現有的東西來製作水泥,那自然是效率低下,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專門製作出一種器械,隻用來燒製攪拌水泥,對此專門作出改進,那不是能把效率大大提升?”
慶修刻意提醒張四光。
“可以這樣?”張四光微微一愣,他之前倒完全沒有想過這一方麵。
這也正常,清秀的想法是工業時代的定製流水線。
為專門一種產品,定製一套專用流水線,把某一方麵性能利用到極致。
古人想不到這一點,並非是愚蠢,而是他們根本不需要那麼大量的產能來製作出某種單一的產品。
他們更看重的反而是通用性,各個方麵都能派上用場,對他們而言才是最大化利用。
張四光和諸位工匠們特地就此議論起來,發覺慶修的想法還真可行。
畢竟他們所需要的水泥已經是一個大到驚人的量,絕對不能用之前小工坊生產的模式來製作了。
“罷了罷了,這些事情就不必由你們操心了!”
慶修乾脆一揮手,大包大攬:“其他的事情,你們全不用管,我現在隻需要你們為我把水泥的質量繼續提升,至少硬度還要再加強一些,用什麼材料調和都行!”
有慶修許諾,他們當場鬆了一大口氣。
如此一來最麻煩的事情他們根本不需要操心了。
“那此事還有勞慶國公多多上心,我們自然會儘力而為!”
慶修隨口應了一聲,他現在心裡想的則是如何搞來更多的燃料,解決動力問題。
“看來還得找陛下商量一下……”
……
次日,早朝上。
“要人?好說,你要多少勞力,派遣到何處?”
剛一開早朝,慶修便直截了當地向李二提出需要征集民夫勞力的要求。
按照他的說法,這次需要的勞動力極多,甚至還得需要當地的軍隊、廂軍配合,動靜不小,所以得有李二的全力支持。
李二雖然不了解,但他心想至少也得是征召上萬級彆的民夫。
否則他自掏腰包都能解決,根本不需要稟報朝廷。
“大概……五萬民夫吧,除此之外還需要抽掉兩萬的廂軍,去往漠南雲中鎮。”
這個人數讓李二當場大吃一驚!
雲中鎮是雁門關外,漠南少有的耕地,但相對於關內而言也算是太過貧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