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套方案是慶修合理二提前預製好的,兩者都有考慮到,並且不強迫他們接受何種方式兌換。
如此一來,就已經是給足了他們麵子,並且儘可能不觸及他們的利益。
畢竟這些富豪也不是像五姓七望那樣不知死活的和朝廷處處作對,相反他們在地方還十分積極履行朝廷的義務。
若不是白銀極度稀缺,慶修也不會把手伸到他們身上。
他所發下去的這封冊子,便是書寫了兩種方案的利弊,以及白銀利息計算。
他們無需看的太仔細,隻需要稍稍心算一下就能知道收益是多少,或者乾脆選擇直接拿糧食布帛套現。
方案倒是給出來了,但他們的態度在此之前早就已經決定好,絕對不可能拿出太多白銀來給朝廷做準備金!
諸位富豪早就相聚權衡過利弊了,一致認為紙幣必定發行失敗,結果就是朝廷會被這些紙幣換走所有的準備金,最後礙於財政壓力而不得不叫停紙幣發行。
若是那樣,他們上交的白銀豈不是全都打了水漂?
縱然是換物資套現,他們也很難接受。
畢竟現在可是通貨緊縮的大時代,手上攥著白銀可要比物資用處更大,而且市麵上對白銀的接受程度也更高。
慶修沒有督促他們,而是給他們預留了大約一個時辰的時間讓他們仔細看,仔細斟酌。
儘管他早就已經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會作何回應,仍舊在最後給他們每人分發一本冊簿。
“我給諸位十天的時間權衡,若是決定好換物資套現,或者是存入朝廷吃利息,最後可以寫在這封冊子上上交朝廷,然後回家準備好白銀即可。”
慶修說的順理成章,從始至終都沒有問他們的意見,這讓本來就心有抵觸的眾位富豪們心中不爽。
按說這種事情應該是朝廷求他們來幫忙吧,怎就給這個態度?
當然了,慶修就是換上一副低聲下氣的態度,他們也不可能交出真金白銀。
很快便有一人率先發難了。
“唉……朝廷這項政令是好事,我等也發自內心的支持,但是嘛……”
一個年齡較大的老士紳撫摸著胡須,滿臉為難,“這兩年光景並不是很好,白銀銅錢一直都是有出無進。”
“慶國公應當也知道,現在市麵貿易誰都舍不得花白眼,都快以物換物了,咱家早就把白銀花的差不多了!”
這名老士紳名為馬步山,隋朝尚存時,他就嘗常開始做走私貿易生意。
後來大唐新建,他直接放棄了之前的所有走私生意,大量的購田置地,並且還搞了一支商隊走南闖北來做生意,搖身一變成為大唐的新興富戶。
之前隋朝時倒賣走私物資的那些爛,自然也就隨之一筆勾銷了,新朝廷新氣象,能乖乖納稅聽朝廷的話,之前事情一概既往不咎。
但他的好運氣並沒有止步於此,上岸洗白不說,還恰好趕上五姓七望被朝廷和慶修聯手扳倒,直接讓他嗅到了大好機會!
喜歡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