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這裡也有很多東西賣啊。”
“你去問問要不要票票?”
阿珠去問了。
女服務員白了阿珠一眼。
“在這裡買東西,當然要票。”
也就是說需要糧票,肉票,布票,油票這些等等。
這些東西,本來就是計劃時代的產品,供銷社按照每個地方的消費供應量進來的。
除非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可能供求會多很多。
現在是平常時間,就沒有那麼多了。
對於這裡的供銷社女服務員來說,愛買不買,有票有錢就賣,沒有的,如果有關係也行,反正無論賣不賣,都是公家的事。
至於不擔心如果長時間沒有賣掉會發臭,或者爛掉,或者過了保質期。
她們是真的不擔心,反正不是自家的,她們也沒有業績和銷量考核要求,賣不賣都是一樣的工資。
楊銘看到這裡。
他突然又想到今早看到那家旅館掃樹葉的阿姨,還有那三位塗牆壁的工人。
沈先生,張秘書沒想到供銷社這裡的服務員態度那麼差,怪不得這裡生意那麼差。
當他們過去想嗬斥這些女服務員的時候,楊銘急忙拉住他們說道:“這不能怪她們。”
當初楊銘回老家經過那些招待所,他就知道了。
這些人都是一樣的,因為她們做多做少一樣的工資,因為在物質缺乏的年代,這些屬於國有的供銷社,她們根本不擔心賣不出去東西,甚至,許多人還要托關係來買供銷社的東西。
像許多人沒有票票的情況下,那麼隻能通過托關係,通過人情關係來解決。
久而久之,也就養成了這些人這種服務態度。
但是,隻要九十年代後,各大城市,大量個人超市出現後,那麼供銷社受到的衝擊是最大的,根本就沒有一點競爭力。
無論是商品價格,還是服務態度,都相差太大了。
也就是說,像這種供銷社,即使後來還是處在,和現在看到的供銷社已經大不一樣了。
沈先生,張秘書確實很驚訝,以他們的眼光來看待,已經是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因為這些女服務員的態度,已經是非常僵硬的那種。
楊銘和沈先生,張秘書出來後,楊銘說道:“你們真的不要怪她們,這是國內二三十年形成的。等個人超市,甚至,國外超市進入後,這些人都要重新找工作,到時她們的服務態度會是完全反過來。”
“楊先生,你的意思是到時供銷社沒有了?”
“不是沒有,是很難和其他超市競爭。”
沈先生,張秘書都很驚訝。
他們知道,如果去過香江那邊,看過那邊的超市服務員態度,都知道會是這樣。
這些供銷社的商品,價格方麵根本沒有優惠,還要票票,根本無法和私人的超市競爭的。
“如果我讓公司在羊城開幾家大型超市,那麼到時最先倒閉的就是這些供銷社。”
楊銘不介意在張秘書,沈先生麵前說這些話。
倆人也是點點頭。
楊銘相信,這倆人會是分彆和老先生,錫老提醒的。
即使到時供銷社想改變過來,那麼也太難了。
其實,供銷社這些,也是現在國內一個縮影,隻要和這些相關的,基本上都是這樣。
從供銷社出來。
楊銘在羊城逛了大半天。
楊銘準備回友誼賓館吃午飯。
再離開這裡的時候。
經過上午那家普通旅館。
讓楊銘沒想到,掃樹葉的還是那兩個阿姨。
至於那三個工人還是在那裡塗那個牆洞。
期間,樹上有沒有落葉,或者他們有沒有去塗其他牆洞,楊銘不知道。
看到這裡,楊銘搖搖頭。
這些都是需要改變的。
他知道,很快可能都會衝擊到這些人。
沈先生,張秘書看到這一切,倆人神色更加難看。
現在羊城在他們看來,在國內已經算是最好的城市了,也是屬於最開放的地方了,哪裡想到,還是有這些東西存在。
如果是在國內其他城市,那真的不敢相信,會是如何?
爆更第一章!
求訂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