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國這時也留意到了李保國“李師傅?你也在這裡?”
楊國濤仍在試圖理解,他不解地說“王隊長,你們沒弄錯吧?柱子是李師傅新收的徒弟,連灶邊都沒站幾日啊。”
這話讓整個房間瞬間陷入沉默。
麵對李保國,楊國濤繼續澄清“柱子雖是我的徒弟,但這麻婆豆腐是新學不久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包容。”
確實沒錯,這道豆腐隻是今早教學的結果。
聽完李師傅的話後,王衛國和張春明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天才,這就是他們眼前的這個孩子嗎?
————
當眾人離開包間時,一種異樣的寂靜充斥著空間,楊國濤的心中充滿了興奮。
柱子竟然年紀輕輕就有這般天賦,他麻婆豆腐的美味甚至連軍事管製委員會的人都不住稱讚。
因此,他果斷任命柱子為主灶,每月工資三十八萬元,還要負責每日兩道菜品。
之所以沒有一步提拔至大廚頭銜,一是因何雨柱的菜肴種類尚未豐富,二是鴻賓樓的大廚們必須通過烹飪技能認證,這是獲得大眾認可的必要條件。
然而,何雨柱展現的天賦顯而易見,成為大廚隻是早晚的事情。
甚至有朝一日,鴻賓樓還能出現第二位主廚也未可知。
觀察著李保國和何雨柱的態度,楊國濤明白兩人尚有私密話題,所以他體麵地表示明日上班他會正式宣布這個決定。
隨著楊老板離去,李保國領著何雨柱來到後院,四周無人,安靜無比。
一直默默的何雨柱首次打破沉默,向師傅提問“師傅,今天的麻婆豆腐應該可以算入門了吧?”
他真的很認真,知道自己入行時間不長,除了通過係統學到的精湛廚藝,還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和提高。
李保國儘管內心驚訝無比,但他性格穩重,還是努力克製住自己的情緒,微笑著說“你說的是入門?其他人豈不是沒法混了?!”
聽到這話,李保國心底卻狂熱思考這都算入門,其他人的豈不是得提高幾個層級?
接著,他坦誠相告“還好,我對你的了解,你的態度是認真且努力的。
雖然你在一天之內就把麻婆豆腐練得如此出色,但這道菜的精妙之處還需更多的練習和熟練把握火候。
說到入門,以你現在的能力,已足矣。
但是,如果你希望進一步考取烹飪資格,那就更需要刻苦鑽研了。”
說著,李保國絲毫沒有保留地表揚了他的才能。
柱子的性格與能力也使李保國堅信他不會因為一時的成功而忘乎所以。
聽完李保國的話,何雨柱朝著李保國深深地鞠躬“師傅,您過獎了,我的技藝還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我還需要繼續努力。”
李保國的話讓他對自己的麻辣豆腐手藝有了初步認識。
然而,他並未因此而自我滿足。
係統的提升讓他的烹飪技巧爐火純青,不論是切菜、和麵還是炒菜都無可挑剔。
但他知道,像師傅這樣從小磨煉而成的大廚,他們對烹飪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處理手法,更是寶貴的無形財富,不能僅靠速成來掌握,需要通過不斷地體驗和練習來深化領悟。
看到柱子的回應,李保國心中的滿足感越來越強烈,他已經將他視為真正的傳人。
柱子的才華說不定能彌補他過去所錯過的一切,成為自己的。
“對了,楊老板剛才跟你提起主廚的工作,雖然你的烹飪技術沒問題,但為了消除閒言碎語,等些日子,我還是建議你去考取一張廚師執照吧。”
如今,烹飪行業的相關規定已然完善,比如這個廚師執照,它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一步步往上晉升是必要的。
拿到中級證書後,兩年後才能挑戰高級;而更高層次的是特級廚師資格。
在中國能達到特一級彆的廚師屈指可數,北京全市也隻有五個名額。
曾屬頂尖的李保國如今隻能被視為特彆,略顯落伍。
雖然李保國和楊老板深知何雨柱的烹飪水平,但他們明白需要大眾的認可。
幸運的是,由於李保國的推薦,何雨柱不需要從初級開始,可以直接準備中級的考試。
麵對這樣的提議,何雨柱認真對待“師傅請放心,我會儘快考取中級證書的。”
既然自身已有紮實的技藝,並且有師傅指導,中級證書對他來說不是難事。
同時,李保國忽然提議“如果你後天晚上有空,帶雨水分前來我家做客,既然收你做了徒弟,也要讓你師娘見見。”
聽到這話,何雨柱連忙答應“徒兒一定按時赴約。”
李保國不僅收自己為徒且幫著解決工作,並耐心教導烹飪,按照情理他也應該親自登門拜謝。
不過鑒於當前條件有限——因為是新員工,飯店隻在月初發放薪水,第一筆錢要到下月才能領,何雨柱此刻隻能將這件事記在心裡,計劃月初領工資之後,帶上美酒上門拜訪師傅以表感激之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行了,彆搞得那麼拘束,回頭告訴我雨滴喜歡吃什麼,讓你師父的夫人幫著做飯,你得知道,你師父夫人的廚藝可不賴呢。
"
"雨滴丫頭啥都吃得,我們就隨意準備些就行。
再說,哪能讓師父夫人親自下廚呢?師傅,到時候我會親自下廚,正好邀請您和夫人品嘗一下我的廚藝心得。
"
李保國聞言,微笑應承了下來。
廚房忙碌一陣後,鴻賓樓終於停止營業接納客人。
在最後一批客人離去後,何雨柱簡單整理,與廚房的師兄弟們打聲招呼,便提著兩個餐盒踏向院門。
夜晚八點整。
何雨柱來到院門前。
如今已是隆冬,儘管天色依然漆黑,但也還未那麼迅速落下。
當何雨柱提著餐盒經過時,能看到院子裡不少人圍坐在木椅上交談甚歡。
眾人注意到他的身影,紛紛投去目光。
尤其是他手中的兩個餐盒尤為矚目。
“嗬,柱子這會回來了?”
“聽聞他這幾日在鴻賓樓當徒弟呢,看來找到工作了嘛。”
“當廚師好,吃的不愁,瞧那餐盒,塞得滿滿的。”
“真沒想到,何大清跑了,何柱一人帶著妹妹也能把日子扛過去。”
雖然與他打著招呼,私下裡眾人卻在竊竊私語。
對於這些,何雨柱並未放在心上,回複一聲問候,便徑直走向中院。
進了中院,何雨柱便看見易中海和賈東旭在院子裡專注研究一些機械零件。
"一爺爺對東旭挺重視的呀。
"
何雨柱瞥了一眼後便收了視線,剛準備回屋,易中海也留意到了歸來的孩子。
"柱子,剛下鴻賓樓的班?”
易中海隨口道,並無聲無息地掃視了下何雨柱手上的餐盒,心中不禁微詫。
前兩天柱子還說過要去鴻賓樓當學徒,今天怎麼就帶菜回來了呢?
根據易中海了解,確實有的廚師可以帶回一些菜肴,但這並非新徒弟的權利。
"這飯菜是鴻賓樓發給你的?”
聽完易中海詢問,何雨柱停頓了一下,回答“是的,一爺爺,我現在已經在鴻賓樓工作了,剛剛可以上灶,這都是師父關照,特意讓我帶回來的。”
這句話讓易中海心中一震!
何柱在鴻賓樓待的時間未久,竟然已有了登灶的能力?
看起來他在烹飪天賦上似乎頗有優勢啊。
頓時,易中海心中的想法開始轉動。
師父關照是自然的事情,自己不就是帶著賈東旭回家加強訓練嘛。
距離鋼鐵廠的技能考核已經迫在眉睫,這些天何雨柱都在為賈東旭特彆訓練。
通過考核後,賈東旭將正式成為鋼鐵廠的一員。
在這個時代,當工人被視為崇高的職業,人們視工廠裡的工人如同金元寶一般珍貴。
屆時,僅憑工資收入,賈東旭就能得到二十幾萬元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