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急忙揮手拒絕,她是農村家庭的一員,白天辛勤勞作至傍晚,一年能領到不多的工分,轉換成糧食票勉強維持溫飽。
談論到城裡餐館簡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四合院內,賈家核心區中坐著媒婆、賈張氏與易中海,他們在客廳裡交談。
“怎樣?姑娘不錯吧?我剛才說過,這次給你們介紹的是絕配!”
媒婆抿了一口茶,還隨手往包裡塞了顆花生和瓜子,這是他們的即興小吃。
聽到屋內賈東旭的反應,他露出欣喜的神情,兩人之前獨處的交談頗為融洽。
這位姑娘不止長得標致,談話也非常愉快,對於急於娶妻的他來說,真是心滿意足,哪怕是最愛潑辣挑刺的賈張氏都對她讚不絕口。
“這個姑娘真的合適東旭!”
賈張氏微笑起來。
聞言,媒婆搓著手,暗自期望著那筆先前承諾的報酬。
然而賈張氏理智地回應“媒婆彆急,還沒定下,等姑娘正式過門那自然會給你應得的。"
媒婆聞言略顯不滿,但又不好明言,心中嘀咕她是小氣鬼。
這時,易中海開口問“中午飯怎麼安排?”
他打算讓柱子加入,他們還有剩下的菜,好款待這位未來的媳婦。
剛才與她的初步交往,讓他確信沒有大礙,至少不像賈張氏般刁難。
不過賈張氏聽後搖搖頭“不必這麼複雜,今天是初次登門,還不確定成功,簡樸一點就夠了。"
這一句話,讓媒婆和易中海麵露尷尬。
賈張氏分明是因為吝嗇而拒絕盛情,而剛剛兩人顯然都很滿意,這年頭,雙方好感已升溫,下一步極可能就要成婚了。
不過,考慮到賈張氏的性格,他們並未再多言。
就這麼決定了,簡單的午餐。
反正無論如何總會吃到這一頓。
對於賈張氏的脾氣,易中海更是懶得浪費口舌,直接去了他家的的地窖取菜——一條五斤的大豬肉,還有兩顆碩大的白菜與一些白蘿卜。
賈張氏雖節省,他並不介意為了給東旭和那位未來的媳婦一個良好印象而略微大方一次。
即便不用叫柱子來幫忙,也要保證菜品質量。
正當大家都在思索如何行事之時,秦淮茹從門外走進來。
“淮茹,你去屋裡陪東旭一會兒,飯菜做好就開飯了。"
賈張氏見到兒媳,立刻熱情地打招呼。
當秦淮茹聽見這話,她的臉色稍微泛起了一絲異樣神色。
如果說剛開始,讓她和賈東旭私下交談並無妨,但現在不一樣了。
聽過柱子的話後,她的態度轉變,甚至有點兒不自在的感覺。
當下,她的聲音柔和地說“賈大媽,我還是去外邊坐著好了。"
——
原本聚精會神聽著二人對話的賈東旭,聞言瞬間麵露呆滯。
他還在期待繼續和秦淮茹深談,沒想到她卻突然提出離開。
賈張氏也稍感意外,她凝視了秦淮茹臉上隱約的難以啟齒的情緒,迅速就明白了過來。
理解啦!
這是少女羞澀的表示!在這個時代,人們的風度很是傳統,兩人僅是淺談已算是不錯的行為。
人家純潔的黃花閨女單獨和兒子聊天,確實有點尷尬。
這麼想著,賈張氏心裡頗感滿意。
她欣賞這種懂禮儀的女孩,相信她嫁給自己的家族也會很合適。
因此,賈張氏決定不再強留。"淮茹,那你暫時和媒婆先坐著,待飯菜準備好後,大家一起吃飯。"
聽到這個提議,秦淮茹連忙緊張地點頭回應,她略顯心神不寧地坐在客廳桌子旁邊。
這讓賈張氏越發確認了自己的猜想。
然而秦淮茹此刻心中所想,卻是擔心自己是否有任何異常的表現被人察覺。
萬萬不能讓賈大媽等人知道自己了解了他們的情況,否則回去時就更為棘手了,她沒有一分錢在身上,還得全靠媒婆帶回老家。
——
北京城四九巷,八寶坑胡同78號院門口,何雨柱遠遠而來,手挽重物,提著兩大斤豬頭肉、一條鮮美的二斤多大魚,還有一雙裝滿茅台酒的瓶子。
拜訪師傅何其隆重。
抵達院門口時,他叩響了門扉。
正值午休時分,木門未啟,何雨柱已經感受到了廚房裡緩緩上升的炊煙香味。
嗅到熟悉的菜肴味道,他的目光頓時閃亮起來,這是師父的手藝。
不久,木門打開,肖秋珍老師娘的身影顯露在外。"柱子,你來啦?”
一確認來人是何雨柱,肖秋珍臉上流露出一絲親切的笑容。
何雨柱回應說“老師娘,今天來看看你們師徒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