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他們的級彆都是初次進入特時,李師傅卻已經登峰造極,站在特的頂尖。
然而,這一切並不是他故事的重點。
重要的是,李保國曾經是整個北京城內屈指可數的廚藝天才,他本有望成為國宴的大廚。
但不知為何,他的烹飪評級從頂級的特二級跌落至特。
此後,在鴻賓樓擔任首席廚師,那意氣風發的日子仿佛已經成為過去。
此時,李保國長歎一聲接著道“事實上,我當初本是有機會參與國宴廚藝評判大會的,甚至已經預定好了下一次會議的會長職位。
上次帶你參加考核時,你看到的那位副主席鄭邵彬,那時還隻是我身邊的一個小廚師。"
何雨柱聽到這裡,眼神微微一凝。
那位當初的師兄弟,如今已經成為烹飪界的大人物,而自己的師傅明明具備成為國宴大師的實力,如今卻身處這種境地。
究竟經曆了什麼樣的變故?
的確,“淪落”
這個詞用於形容現在李保國的地位是相對於他本應有的榮譽而產生的感觸。
對於一般人而言,能在三大主廚之一的地位站穩腳跟已經非常榮耀了,這份成就已是他們望塵莫及的夢想。
而對於李保國這樣擁有國家級大廚資格的人來說,現在的境況確實是“淪落”
。
何雨柱安靜地傾聽,沒有打斷,而李保國深呼吸了一下,顯然是在回味著過去的輝煌。
他解釋道“眾所周知,成為國宴大廚是廚藝者的巔峰夢想,那時候出入皆是名流交際,身份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每個廚師都曾向往這一地位。
當年,我也年輕氣盛,對此滿懷雄心壯誌。
但最終在一場技術評審中,因為味覺判斷上的失誤,讓我與之失之交臂。"
原來如此,李保國在那個節點已然是特二級的頂尖廚藝家,隻需再邁上一級台階就能達到國宴廚師的標準。
但在比賽前夕,出於摯友宋楊的邀約,他在眾多宴會之間穿梭,不可避免地與杯觥相碰,暢飲美酒。
從業來,李保國就以海量出名。
九秩
那時是老友的盛情邀約,況且李寶國亦極有涵養,對待任何邀請幾乎來者不拒。
就在考核前夕,他還多是在宴會之中度過的日子。
然而依照李寶國那時的廚藝以及他的天分而言,即便是這樣,也並不妨礙他通過考核的大局。
但遺憾的是,當最後的烹飪比試來臨之時,那些作為頂級國宴主廚的評委們發現了嚴重的錯誤——食材口感的偏離。
自然地,李寶國自己並不信這是事實。
他無法相信,憑自己的手藝,怎會出現這種業餘失誤。
儘管如此,經過多方麵的檢測,評審們得出的一致結論是李寶國此番考核不及格。
這在廚藝界激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轟動。
李保國,那個原本意氣風發的天才,怎麼可以接受這樣的結果?頓時變得神思恍惚、萎靡不振。
後來,在一次非正式的重煮中,李寶國終於意識到了那次表現確屬大意失荊州。
沒多久,他會的副會長席位被撤銷,原有的會長人選資格自然作廢。
接著一連串打擊令李寶國措手不及。
從他踏入這個行業,何時遭遇過如此打擊?那次國宴中的失誤簡直匪夷所思,讓人驚悚。
然而,一切都因宋揚晉升為新副會長有了些微妙的變化。
當初李寶國想要質問究竟時,並非源於自己落差產生的憤懣或好友晉升的好運不公,而是他對那些宴會中的奇怪氣氛疑惑重重。
畢竟,宋揚本性並不是善於交際之人。
事後回想此事,李寶國隱隱察覺事情的不對勁。
而此時宋揚就像避之若蠍,之後兩人再也鮮少相見。
明察秋毫的李寶國並非愚人,自然意識到在國宴考核時遭受暗算。
他試圖尋找他人幫忙聯係宋揚,卻沒有任何回應。
摯友的背離及考核的失落,使李寶國陷入了渾渾噩噩。
昔日自豪的廚藝,漸漸荒蕪於每日的酒精消遣。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