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闔閭對孫武說道先生會排兵布陣那麼我找一些人先生操練起來,讓寡人開開眼界如何,孫武說行啊,然後闔閭就讓身邊的兩個愛妃。帶著50個宮女站在下方,先生請,孫武定睛觀瞧,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慮。他暗自思忖道“看這闔閭的神情,似乎並未抱有善意啊!難道說……他是想要借此機會來試探我真正的實力不成?”孫武目光如炬地注視著闔閭,試圖從對方的細微表情和舉動中尋找答案。然而,闔閭卻表現得異常淡定,讓人難以捉摸其真實意圖。孫武心想也罷,既然如此,那我就索性順水推舟,看看闔閭究竟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吧!孫武向闔閭施禮說道大王那從現在開始,這群宮女就是我的兵士了,敢問大王,我可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呀,闔閭心想。我讓你給我演戲出醜,你還給我要起了權力,當然有了,隨便你調令,寡人旁邊的武士任你調遣,這是令旗和令劍先生請拿好,孫武接過令旗和令劍,立馬換了一副態度,令旗一擺,大聲說道全軍站好,我現在封你二位。妃子為左右隊長,眾人以她二人為頭,同時指派自己的駕車人和陪乘擔任軍吏,負責執行軍法。
這時孫武擺動令旗,調動人馬,可是下麵的宮女,一個個的笑得花枝亂顫。交頭接耳。根本不聽孫武的號令,孫武說這次可能是我作為指揮,沒有說清楚,來我再說一遍,我一舉令旗讓你們集合,你們就要集合,讓你們往左你們就往左,讓你們往右你就往右,你們二人為左右隊長,如果犯錯不聽號令,皆為你二人之錯,出錯先斬你二人,這時候孫武說,既然講完現在給我集合,一甩令旗,但下麵的宮女。並沒有聽孫武的號令,反而是一個個的捧腹大笑,隊形大亂。孫武便召集軍吏,根據兵法,斬兩位隊長。吳王見孫武要殺掉自己的愛姬,馬上派人傳命說寡人已經知道將軍能用兵了。沒有這兩個美人侍候,寡人吃飯也沒有味道。請將軍赦免她們。孫武毫不留情地說“臣既然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孫武執意殺掉了兩位隊長,任命兩隊的排頭充當隊長,繼續練兵。當孫武再次擊鼓發令時,眾宮女前後左右,進退回旋,跪爬滾起,全都合乎規矩,陣形十分齊整。闔閭失去愛姬,心中不快。孫武便親見闔閭說“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這是兵家的常法,為將治軍的通則。對士卒一定要威嚴,隻有這樣,他們才會聽從號令,打仗才能克敵製勝。”聽了孫武的解釋,吳王闔閭怒氣消散,便拜孫武為將軍。在孫武的訓練下,吳軍的軍事素質有了明顯提高,糧草兵馬國力民生全部治理的井井有條,是時候攻打楚國了,為了更好的攻打楚國孫武與伍子胥共謀利用唐、蔡兩國與楚國的矛盾,將其爭取為吳的盟國。隨即與伍子胥等佐闔閭統領大軍攻楚,吳王闔閭在先後滅掉歸附楚國的小國徐國和鐘吾國後,想趁機大舉伐楚,但孫武認為楚國實力仍很強,便進言道“楚國是天下強國,非徐國和鐘吾國可比。我軍已經連滅二國,人疲馬乏,軍資消耗,不如暫且收兵,蓄精養銳,再等良機。”伍子胥也勸吳王道“人馬疲勞,不宜遠征。”並獻策說“現今楚國內部不和,我軍如用一部人馬出擊,楚軍必定全軍出動,等楚軍出動後,我軍再退回,這樣經過幾年後,楚軍必然疲憊不堪。那個時侯,便可考慮大舉伐楚。吳王采納了伍子胥的建議,將吳軍分為三支,輪番騷擾楚軍。當吳軍的第一支部隊襲擊楚境的時候,楚國即派大軍迎擊。待楚軍出動,吳軍便往回撤。而楚軍返回時,吳軍的第二支部隊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輪番襲擾楚國達6年之久,吳軍先後襲擊楚國的夷、六、潛等地,致使楚國連年應付吳軍,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費,國內十分空虛,楚軍將士疲於奔命,鬥誌沮喪。
蔡國國君蔡昭侯、唐國國君唐成公,為報楚令尹子常(囊瓦)的勒索和被拘三年之仇,背叛楚國,與晉、吳結盟,使楚北側失去屏障。應蔡國之請,晉、齊、魯、宋、蔡、衛、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薛、杞、小邾18國諸侯在召陵會盟,共謀伐楚。同年,晉國又指使蔡國出兵攻滅楚之附庸沈國。楚國於同年秋發兵圍攻蔡國。吳國君臣認為傾全力攻楚的良機已至,決定以救蔡為名,經淮道秘密繞過大彆山脈,從楚守備薄弱的東北部突入楚境,對楚國實施打擊。
而吳國這邊吳王闔閭為了表達對吳子胥的重視,吳王闔閭就親自掛帥,以孫武、伍子胥為大將,闔閭的胞弟夫概為先鋒,傾全國3萬水陸之師,乘坐戰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趨蔡境。子常見吳軍來勢凶猛,不得不放棄對蔡國的圍攻,回師防禦本土。當吳軍與蔡軍會合後,另一小國唐國也主動加入吳蔡兩軍行列。於是,吳、蔡、唐三國組成聯軍,浩浩蕩蕩,溯淮水繼續西進。進抵淮汭後,孫武突然決定舍舟登陸,由向西改為向南。伍子胥不解其意,問孫武“吳軍善於水戰,為何改從陸路進軍呢?”孫武答道“用兵作戰,最貴神速。應當走敵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個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遲緩,吳軍優勢難以發揮,而楚軍必然乘機加強防備,那就很難破敵了。”說得伍子胥點頭稱是。就這樣,孫武挑選3千5百名精銳士卒為前鋒,迅速地穿過楚北部的大隧、直轅、冥厄三關險隘,直趨漢水,深入楚腹地,不出數日,挺進到漢水東岸,達成對楚的戰略奇襲。當吳軍突然出現在漢水東岸時,楚昭王慌了手腳,急派令尹子常、左司馬沈尹戌、大夫史皇等,傾全國兵力,趕至漢水西岸,與吳軍對峙。
左司馬沈尹戍鑒於分散在楚國各地的兵力尚未集結,易被吳軍各個擊破,難以阻止吳軍突破漢水的防禦;又針對吳軍孤軍深入,不占地利的弱點,主張充分發揮楚國兵員眾多的優勢,變被動為主動向令尹子常建議由子常率楚軍主力沿漢水西岸正麵設防。而他本人則率部分兵力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迂回吳軍的側背,毀其戰船,斷其歸路。爾後與子常主力實施前後夾擊,一舉消滅吳軍。子常起初也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議。可是在沈尹戍率部北上方城後,楚將武城黑卻對子常說“如果等待沈尹戍部夾擊,則戰功將為沈尹戍所獨得,不如以主力先發動進攻,擊破東岸吳軍,這樣令尹之功自然居於沈尹戍之上。”大夫史皇也說“楚人討厭你而讚揚沈尹戍。如果沈尹戍先戰勝吳軍,功在你之上,你的令尹之位也就難保了。最好趕快向吳軍進攻。”子常一聽,覺得有理,於是改變與沈尹戌商定的夾擊吳軍計劃,不待沈尹戌軍到達,擅自率軍渡過漢水攻擊吳軍。
喜歡不切實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不切實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