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講到了趙武靈王一生的波瀾壯闊。晚年失足,被其囚禁於沙丘後活活餓死,那麼本章就講一下另外一位雄主那就是在戰國時期比較厲害的魏惠王,魏惠王,也被稱為梁惠王,姬姓,魏氏,名罃,魏罃是魏武侯之子,帶他出生四年後其父魏武侯繼承君位。魏武侯在位時,並未冊立太子。正因如此,待到魏武侯去世,由其子魏罃與魏緩因爭奪君位而爆發魏國內亂。這時,魏罃據有鄴城和上黨占據上風,遂自立為君,是為魏惠王。公孫頎先後遊說趙成侯和韓懿侯,希望他們攻打魏國,借機除掉魏罃,趙、韓兩國成功被遊說,然後就組成聯軍攻打魏國,很快就攻克了魏國城邑葵。魏罃派兵迎擊趙軍,結果魏軍在濁澤大敗,魏罃也被圍困。然而這時,趙成侯想要殺死魏君、扶持魏緩、割取魏地,韓懿侯卻想要讓魏國一分為二,雙方意見出現了分歧,不歡而散。魏罃也因此脫困。七月,魏緩終於頂不住了,於是出城逃到邯鄲,準備後以重整士氣,招兵買馬繼續作亂。魏罃知道魏緩逃往趙國,於是魏罃出兵伐趙,在平陽擊敗了趙軍,最終殺死了魏緩,從而保住了君位,同年,魏軍又先後在馬陵與懷分彆打敗韓軍與趙軍,也算為先前被圍出了一口惡氣,
魏罃自從取得君位後,就麵臨著齊、秦兩麵的威脅。果不其然蠢蠢欲動的齊國就派田壽伐魏包圍觀城,魏不得已獻觀求和。同年,魏大夫王錯出奔到韓國,
魏惠王四年,魏惠王與韓懿侯在宅陽會盟,並在武堵築城,共同抗擊秦國,結果為秦所敗。接著秦又打敗韓魏聯軍於洛陰,秦開始戰勝魏於河西一帶,魏國一看秦國不好惹呀,於是魏國轉頭就攻打宋國,並順利奪取儀台。兩年之後秦獻公發兵攻打魏國,攻入河東,在石門大敗魏軍,斬首六萬。由於趙國出師救魏,秦國才退兵。是為石門之戰。次年,秦國又攻打魏國的少梁,為國。實力不足頂不住,於是又向趙國求救,趙成侯不計前嫌又出兵來救。魏國依靠趙國的救援才擋住秦國的攻勢。
誰想到一年之後魏和韓、趙之間因利害衝突而發生大戰。魏相公叔痤曾大敗韓、趙聯軍於澮水北岸,生擒趙將樂祚,取得趙的皮牢就在這年,秦國乘機派庶長國伐魏的少梁大敗魏軍,俘虜了魏將公孫痤,攻取了龐城這年魏國雖然戰勝了韓、趙兩國,卻被秦打得大敗,在秦、齊東西兩方的進逼下,魏惠王采取了三項措施來應付時局一是遷都大梁,二是重新與諸侯結成友好關係;三是推行改革增強國力。魏國領土主要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東和今河南省北部的河內,國都原在安邑,地處河東,受秦、趙、韓三國包圍,隻有上黨山區有一線地可以和河內交通,如果趙、韓聯合攻魏,切斷上黨的交通線,再加上秦的進攻,形勢就岌岌可危。因此,在魏惠王九年,魏惠王就遷都大梁了。魏在遷都大梁前後,曾極力圖謀在中原開拓土地。
魏國在遷都的前一年就攻取了趙國的列人和肥之地。這兩地就在趙都邯鄲東麵,造成對趙國的嚴重威脅。次年魏又送給趙國榆次和陽邑兩邑,同時又取得趙的泫氏、濩澤。大概也在這個時候,趙國把突入魏國境內的舊都中牟送給魏國,而魏把繁陽、浮水一帶給了趙國,魏惠王十一年,趙、韓、魏瓜分了晉國公室僅剩的領土。魏惠王十三年,韓派使者把突入到魏國境內的平丘、戶牖、首垣送給魏國,要求交換土地。等到魏以土地與韓交換時,魏又從韓取得了通過太行山的交通要道軹道和鄭鹿。這是在魏的壓力下,三晉之間調整交換了土地,使得魏在中原的大片土地連成一塊,造成十分有利的形勢。不過有意思的是三晉趙魏韓三國。多次交換土地。還造成了有許多飛地的尷尬局麵,他們是相愛相殺。互相攻伐。在他們看來,他們是三個不同的國家。而對於東邊的旗鼓,還有西邊的秦國,南邊的楚國以及東北的燕國來說。趙魏韓三國是一個國家分裂出來的。你不打他,他就會明爭暗鬥互相攻伐,你若打他,他們便會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如果想打一方必須先派逝者穩定好,另外兩方才能保證成功,秦獻公打師門和少梁,就很好的證明了有困難。最不對付的魏國和趙國竟然互相出兵援助,這才導致了秦國是慘勝的局麵,
書歸正傳自從魏國遷都到了大梁,戰國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各國間拉攏與國的活動空前活躍起來,魏國也不例外。趙魏韓三國就像走親戚一樣。不是你和他會盟,就是我和你見麵,有的時候也是相互攻伐,有的時候還是一致向外,比如說趙國幫助魏國攻打齊國,同年魏國攻取韓國的朱,並包圍韓國的宅陽,迫使韓昭侯和魏惠王在巫沙結盟,隨後歸還厘於韓。由於魏國對於韓、宋、魯、衛等國加施壓力,最終,魯共侯、宋桓侯、衛成侯、韓昭侯等小郭頂不住衛國施加的壓力,全都入魏國見魏惠王。表示了順從,魏軍很滿意,
魏惠王十五年,魏惠王入齊和齊威王會見,並曾一同到郊外田獵,魏國國君為了彰顯自己的國力,於是說到道你彆看我國家小,但我國家有稀世珍寶,我國有一個。臉盆大的夜明珠。放在車頂之上能照亮百裡,齊國君主不屑一笑的說道我國家雖然沒有什麼稀世珍寶,但我有幾個大臣。他們分彆鎮守在東南西北,西邊和北邊的趙國和燕國隻要看到我那位鎮守的大臣他就不敢越過邊界前來侵犯,我鎮守南邊的大臣,在那裡一日楚國就不敢輕舉妄動,我有如此多的能人異士。能照耀千裡國土。這不比你那稀世珍寶要強的多嗎,這番言論把魏罃懟的無言以對隻能悻悻離場,同年又和秦孝公在杜平相會;還攻打宋國的黃池,並贈送趙國建造宮室的木材。各大國國君的會見如此頻繁,就說明了這時期形勢的緊張。大國國君相互會見,目的在於爭取與國;大國迫使小國入朝,則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喜歡不切實際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不切實際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