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老師的講解,不僅是小朋友們學到了知識,就連網友們也學到了很多很多。
“如果不是老師講解,我還真不知道很多古詩詞是寫實的呢,我一直都是以為他們都在想象。”
還想著古人的想法,真是天馬行空。
現在才了解到,原來並不是他們的想象,天馬行空,而是他們見多識廣。
——【我怎麼這麼不信呢?如果說寫詩有很多是寫實的話,那麼畫畫呢?】
——【對啊,我看很多那種古代的國畫都是奇形怪狀的。】
怎麼可能是寫實呢?
就在大家疑問的時候,冰冰老師又帶領大家去了新的地方。
“現在呢,咱們去這一片最有名的荷花池。”
正好這個時間段非常的合適。
很快大家就來到了一片河源之中,隻不過有一些荷花已經敗掉了。
“這個就是荷花,荷花開的時候咱們大家都知道長什麼樣子,那它即將要敗的時候或者說是枯萎的時候的樣子,我們並不清楚。”
現在大家就來看一看真實的景象和吳大師畫的殘荷這幅畫到底有什麼不同?
當一幅畫和實景進行對比的時候,大家才知道網上流傳很廣的那一幅殘骸,並不是什麼小學生的簡筆畫,而是吳大師的圖。
這幅圖不是想象,也不是意境,而是真實寫照。
當大家看到真實的蠶和景象時,才了解到原來大師有些畫並不是在畫意境,而是在畫事實。
一瞬間大家好像知道了,為什麼要實地勘察?為什麼要出來學習?隻是為了一首古詩詞而已。
——【我終於知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句話的含義。】
如果不是因為一次遊玩,根本不知道古詩詞的景象是多麼的寫實。大師的畫中是多麼的寫實。
甚至對這些話對這些詩詞有了具象化的認識。
——【怪不得歐燦會經常帶這群小朋友們出來玩,果然有玩兒的意義。】
——【他們現在條件好了,三四歲就能知道古詩詞和真實世界的鏈接。】
哪像我們之前,隻會死讀書,讀死書,甚至為了應試教育很多古詩詞都不懂其中的意義,但依然死記硬背。
學習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難道不是培養孩子們的興趣塑造他們正確的價值觀,等他們長大後可以自由且堅定的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
而不是應試教育下出來的粘貼複製一般的思想。
老師的講解下,大家知道了詩詞和真實景象的結合,古畫和真實景象的結合。
大家知道學詩詞並不是隻學它的內容,會背會默寫,更要學習他們的本質思想。
古代大家們想為大家所有人傳達的那種溫文爾雅,為了目標堅定選擇的正確思想。
網友們再一次的羨慕起花朵幼兒園的小朋友們。
——【我應該現在出生,然後進花朵幼兒園學習,就不會隻背詩詞,卻不懂其中含義了。】
我們學習不該這樣,我們學習不該為了考試而學。
應該像這樣,把學習融進到每時每刻的生活中。
在大家都在跟著冰冰老師學習時,有一波小朋友已經自發的和歐燦忙了起來。
“穿羊肉串太危險了,你們剝蒜吧,洗洗青菜小蔥。”
歐燦安排幾個小朋友幫忙,不讓他們碰一些危險物品。
看到畫風突變,網友們還有些接受不了。
——【為什麼有些小朋友在學習,有些小朋友在玩,有些小朋友就得乾活呀。】
在食堂裡,在學校裡這樣做也就算了,都出門了,為什麼不能一視同仁?這不是在浪費孩子們的時間嗎?
——【這個做飯確實是有些好處,但是也不能一直做呀,那不成老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