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不眠夜。徐家兄妹的心性修為尚可,在這種焦灼的也靜得下心,入得了定,不做無意義的內耗。養精蓄銳,以待天時。徐恒良知道,既然徐知若說明日有轉機,那明日一定有轉機。隻是他沒有想到,這個轉機竟是個70多歲的老人。
淩晨,聯合國秘書長的專機uno001降落了阿裡什國際機場。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在參加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開羅和平峰會之前,決定親自前往拉法口岸,這個封鎖了加沙成千上萬人救命物資的火線前看個究竟。機艙門開啟的瞬間,寒風裹挾著沙漠的沙粒撲麵而來。他步下舷梯,手攥舷梯扶手,指節發白。
加沙的報告早已被他翻得卷邊,每一頁都浸透了絕望。拉法口岸的封鎖像一道無法愈合的傷口,讓加沙的苦難雪上加霜。自己雖然身為聯合國秘書長,四處奔走呼籲,卻也是於事無補,難有作為。世界依舊野蠻,國家之間看的也終究還是利益和武力。
乘車轉場陸路,此時的淩晨正處於最為黑暗的時候,恰如現在加沙殘酷的處境。六輛白色的豐田陸地巡洋艦,車身上巨大的“un”字母在車燈的照射下,顯得蒼白而孤獨。兩輛埃及軍方的裝甲運兵車一前一後,將其緊緊夾在中間。車隊是沉默的,隻有輪胎碾過砂石路麵的單調沙沙聲,以及無線電中偶爾迸出的、夾雜著靜電的阿拉伯語指令。
車隊在坐標30°58′n,34°20′e處的臨時軍檢點停下來接受最後一道安檢。這裡也是文明世界的最後一道崗哨。一名埃及情報總局的高級官員登上了古特雷斯的一號座駕,在狹小的車廂內彙報著口岸的實時態勢。聽著簡報,古特雷斯的心情更沉重了些。以色列方麵要比他想象的更加難以言喻,至此他不禁對自己將要麵對的感到擔憂。
當車隊最終抵達“零公裡”緩衝區時,古特雷斯透過防彈車窗向外望去,心臟猛地一沉。果然,一切紙麵信息都無法比擬親眼見證的震撼。
一百七十五輛載重卡車,浩浩蕩蕩地排列成五列縱隊,靜靜地匍匐在埃及拉法海關北側的停車場上,如同由時間凍結的雕塑。車身上覆蓋著厚厚的沙塵,訴說等待的之漫長。它們距離那扇決定生死的門,隻有短短四百米。四百米。一個職業運動員衝刺隻需不到一分鐘的距離,此刻,卻成了世界上最遙遠的天塹。
根據報告上所記錄的,這一百七十五輛卡車,分彆有:四十八輛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水車,每一輛都裝著5544瓶1.5升的飲用水;五輛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應急糧車,一百噸即食口糧;還有十二輛世界衛生組織ho)的醫藥物資車。這些救命的資源,全部被以色列以各種理由拒之門外。
古特雷斯推開車門,一股混雜著柴油、塵土和某種難以名狀的焦灼氣息瞬間湧了進來。他邁開步子,沒有隨從環繞,隻有幾名安保人員遠遠地跟著,與第一排卡車的司機逐一握手,他們的手粗糙、有力。掌心因長久的等待而沁出冷汗,衣裳雖不算臟,但也說不上乾淨。很明顯長時間的等待,讓這些卡車司機的處境也很困難。
他登上unicef的第三號水車。車廂的封條完好無損,像一個未被拆封的、關於生命的巨大禮物。他接過助手遞來的黑色記號筆,彎下腰,以近乎虔誠的姿態,在冰冷的車廂鐵皮上一筆一劃地寫下:“un20231020”。他暗暗發誓,今天一定要儘可能的把這些車輛物資送進去。
辭彆這些人,他來到埃及海關的臨時指揮帳篷。並與埃及情報總局副局長ayan,以色列gat聯絡官.tad電話)進行磋商談判。
帳篷裡燈火通明,空氣卻比外麵的沙漠寒冷幾分,混雜著濃咖啡、電子設備散熱和無聲的壓力。這裡是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最前沿的指揮所。桌子的一方,是埃及情報總局副局長艾曼·將軍。屏幕右上角,以色列“領土活動協調處”gat)的聯絡官塔爾·h上校的圖像微微抖動,信號似乎並不穩定。而來自華盛頓的聲音——美國中東人道特使戴維·薩特菲爾德,則通過一部加密衛星電話接入的。
古特雷斯沒有寒暄,直抒胸臆。
“今天二十輛,明天五十輛,後天一百輛。”
古特雷斯的聲音不高,但一個字一個釘,鏗鏘有力。這是他的底線,也是人道的底線。
埃及方艾曼將軍沒有多言,隻是將一份手寫的清單推到桌子中央。那上麵的字跡潦草而急促。
“車輛編號eg113至eg132,”他用指尖點著紙麵,“司機姓名、國籍、身份證號、血型和緊急聯係人,一應俱全。每輛車都配備了gps實時回傳碼流。我們的條件是:四十八小時內必須空車返回埃及境內,否則,我們將視其為‘滯留危險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以色列方塔爾上校:“放行可以。但要滿足我們的條件:第一,每輛車必須在過境後,接受以色列國防軍無人機的二次掃描;第二,司機與物資的詳細名單,必須提前兩小時同步至國防軍南方司令部的數據庫;第三,作為‘善意信號’,哈馬斯必須釋放兩名女性人質。”
美國方特使戴維:“華盛頓可以擔保第一和第二條,但第三條——人質問題必須另開通道,不能和糧水綁在一起。這是原則。”
以色列方的塔爾上校,指尖在鏡頭外敲擊著桌麵,聲音透過麥克風傳來,像急促的雨點砸在鐵皮屋頂上,充滿了不耐煩。
“那就折中,”他似乎早有準備,“——今天放行二十輛車,名單現在就給我們;——無人機掃描改為隨車實時回傳,我們不額外設置停檢點,以節約時間;——人質議題,四十八小時內必須單獨開啟談判。如果同意,驗證碼‘cear20’會在十五分鐘後,發送到埃及邊境旅的戰術郵箱。”
此時埃及方艾曼將軍再次開口,他考慮的不是政治,而是以色列方麵的真實態度,以及他們總是趁機發難的性子:“埃及隻接受一個附加條件:所有司機不準攜帶任何金屬工具進入加沙,連一把維修用的扳手都不行。否則,以方無人機若誤判為武器,後果自負。”
聞言,古特雷斯立刻意識到任何一個模糊地帶都可能成為明天新的借口。他必須用條款的鎖鏈將這脆弱的共識徹底鎖死。
“那就寫進附加條款,”他一字一頓地說道,“第一,所有維修工具由埃及邊境工兵統一保管,空車返回時再交還司機;第二,每輛車必須貼上聯合國與gat的雙重封條,任何一方擅自拆封即視為違約;第三,若因封條破損導致物資被拒收,責任方須在六小時內提交書麵報告,並在二十四小時內安排二次核驗,否則視為自動放棄該批次通行權。”
以防夜長夢多,古特雷斯向前傾身,雙肘撐在桌上,:
“同時,將這一切寫進備忘錄——聯合國保留向世界公開通報每日進度的權利。任何一方造成的拖延或變卦,將由安理會輪值主席在第二天的媒體簡報會上,向全世界說明。”
視頻窗口裡,以色列方的塔爾上校沉默了幾秒,最終開口:“附加條款可以接受,但第三點‘公開通報’必須限定為‘技術性進度’,不得涉及以方任何軍事部署或情報來源。”
“埃及同意。金屬工具的收繳細節,我會派人現場監督,絕不會給你們的無人機任何誤判的借口。”艾曼·將軍表態。
“華盛頓做保。”薩特菲爾德的聲音一錘定音,“名單和回傳數據由我方同步到國會山。若出現人為延誤,國務院將直接向軍方施壓。”
古特雷斯深吸一口氣,胸中的鬱結終於鬆動了一絲。帳篷外,恰好傳來第一聲卡車引擎被喚醒的低沉轟鳴,像是在黑暗的大地上,有人遠遠擂響了希望的戰鼓。
他站起身,疲憊的身體裡重新注入了鋼鐵般的意誌。
“那就這樣。”
“十五分鐘後,我等驗證碼;一小時後,這二十輛車必須啟動;二十四小時後,我們回到這張桌子,談第二批。”
說罷,古特雷斯走出帳篷,應司機請求,古特雷斯與現場穆斯林司機共同麵向加沙方向做晨禮。隨後直直地走到拉法口岸的封鎖線麵前。他站在這裡,肉身盯著以色列方履行放行的動作。
年邁的身軀,在這卡車行進揚起的風沙下顯得搖搖欲墜。但他的堅定又遠超世界上那些逸樂的青壯年,矗立在此,好似山一般宏偉。
此般肅穆,讓那些想從中作梗的士兵隻得放行,他目送這些救命物資的進入,一直到這第一批20輛卡車都被成功放行,這才離去。
喜歡巴彆塔編年請大家收藏:()巴彆塔編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