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欲要修道,先修其身,以正其心’,最好的方法是‘以才修身’,比如讀書明理、學習琴棋書畫,以養寬而栗、柔而立、願而共、治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實、強而義九種品性。
“二是‘凡生靈皆平等,不可互相而食’。這個提出的前提是,九牧一直傳言吃了聖獸的肉,可以百毒不侵,喝了聖獸的血,可以提高修為。而且,世人都知道,這是得到驗證了的。”
“世人都知?”
“大決戰前,聖獸白額虎大人為了增加此去勝算,悄將自己的血肉分給前去決戰的眾人,未戰先死。約此二事之後,本就心灰意冷的三賢隱退,聖獸重歸山林。”
天上問“那這之後的事呢?”
“三賢、聖獸隱退後,九牧將那年記為賢曆元年。過了三兩年後,九牧已有五個門派,分彆是極沐寒的淩霜門、冰目原的傲雪門,永牧州的四玄門,海慕濱的林川門,以及荊木邦的荊棘門。淩霜門、傲雪門是冰雪門分裂而來,算得上成立已久,四玄門是三賢欽點成立,林川門有大賢者夫婦坐鎮,荊棘門有荊棘真人坐鎮,另外四大家族認為,擁有修道天賦的人本就稀少,這可能會使得有修道天賦且願意修道的人都湧去這五個門派,造成其他地方修道者少之又少,他們不願眼看著己城的修道者流失,他城的實力坐大,於是在賢曆五年,九大家族在永牧州聚齊,最終采取了冰雪門的辦法,九牧仍稱九牧,可實際分為兩方勢力,一方是有門派的五城,極沐寒、冰目原、永牧州、荊木邦、海慕濱,一方是還未設有門派的四城,良穆都、原睦邑、雨幕府、駐暮城,兩方勢力各自培養弟子,每過三年,兩方互相切磋道藝,這便是‘四五之分’。
“可在第一次比試後,‘四城’又有異議。他們說,‘五門’畢竟有五城,‘四城’卻隻有四城,這樣下去,九牧遲早成為‘五牧’,為免發生許多年前九牧九城互相蠶食、進而引發整個九牧動蕩的悲劇,最終決定,‘五門’的每一個門派最多有七個入室弟子,‘四城’的每個城最多有九個嫡傳弟子,對於非入室或者嫡傳的弟子,隻能修行基礎功法,這樣下來,五門、四城的實力才能互相製衡,這便是‘七九之約’。
“這樣的勾心鬥角,終於讓荊棘真人難以忍受,真人說‘九牧本是一體,‘四五之分’已是自毀城牆,門派的初衷本就是為了傳道,‘七九之約’不是與此背道而馳嘛?’於是將荊棘門搬出了荊木邦,以讓這樣的爭鬥停止,可事與願違,‘五門’、‘四城’仍在,隻是荊木邦與駐暮城互換了身份罷了。”
天上取出地圖看了看,道“這樣一來,良穆都、原睦邑、荊木邦、雨幕府這四城,從地勢來說,的確更利於互通有無。”
“駐暮城孤懸於九嵩山以東,對‘四城’來說,的確可有可無。‘四城’已取地利,‘五門’便取人和,五門雖遠,可關係更為親近。”
天上想起當日寒泉冽說的話,心道“難怪北地弟子能去荊棘門探討道義。”暗暗點頭後,問“是不是因為淩霜門、傲雪門對外稱冰雪門,所以二門的入室弟子總共不能超過七個?”
辛夷撥弄著竹筏下的江水,聳了聳肩“反正‘四城’是這麼說的。”說罷,久久望向天上的背影,靜靜等待。
天上察覺出不對,回頭問“怎麼了?”
“你說怎麼了?我說了這麼久,你呢?該你說了,你是來自哪一城呢?修行的又是哪一道?”
天上道“我並不是九牧之人。”
一聽此言,辛夷猛地起身“你不是九牧之人?”將天上細細觀望一番,而後緩緩坐下。
“你不相信?”
“我相信。剛才我所說大多都是兩位恩人說的,可我的親人也曾給我說過一件事。”
“什麼事?”
“這個我也不知道怎麼說,等我們到了南方的一個地方,我再告訴你。”
天上點頭“好。”
“天上大哥。”辛夷忽然用很……大概是尊敬的語氣喊了一聲。
“怎麼了?”
“如果欠人恩情,不能回還,該怎麼辦?”
“你說的是你和你那兩位恩人的事嗎?”
辛夷遲疑了一下,才道“嗯。”
天上知她重重心事,顯然並非因此一件,但不論如何,都不影響他的答案,“人們幫助彆人,不一定是為了讓彆人幫助自己。”
“那是為了什麼?”
天上仰頭望向晴霄星海,道“是為了彆人也去幫助彆人。”
辛夷抱緊天相,陷入沉思。此時入夜,大好江風,催送扁舟淩波去……
喜歡雪上情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雪上情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