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達趙東平選擇的駐紮地,是在一個村子外麵的曬穀場裡。
穀亦滿看到士兵除了負責炊事的都在進行簡單的訓練,周圍還圍著看熱鬨的孩子和部分村民。
穀亦滿說:“他們居然不害怕這些兵。”
趙三驕傲的說:“我們少爺治軍很嚴的,不擾民不白拿是鐵律,敢犯事就被殺雞儆猴、正軍紀。”
穀亦滿沒想到董孝澤做的那麼到位,不過董家軍治軍一向很嚴是真的。
湘省,尤其潭州的男子想參軍報國的,第一選擇就是入董家軍,董家軍在周圍老百姓的心中也很受尊重。
趙東平坐的車在最前麵開路,他下車後,急吼吼地招呼大家列隊歡迎團長歸隊。
聽清趙東平喊話的士兵們,“轟”地爆發出巨大聲音。
“團長回來啦?!”
“團長回來啦?!”
“團長回來啦!”
董孝澤登上臨時摞起來的幾個箱子上麵,列隊的士兵中爆發熱烈的掌聲。
穀亦滿很意外董孝澤的受歡迎程度。
她不知道的是,她曾經給出去的物資最大的受惠者就是董孝澤帶著的這個團,武器、彈藥充足,吃喝不愁,肉、奶、蛋都是時不時就有的,每個人都有份。
他們也都是農家吃不起飯才投軍的男子,初到軍營時也被董大帥交代過不準禍害百姓,管吃管住,兵餉雖不多,也能每個季度按時發放,平時鍛煉比劃若能得了哪個軍官的青眼相待,更是前途在望。
若是搶了東西或人,不管是搶的什麼,一旦被發現那就會成軍營最底層的雜役,挖糞坑、清馬糞、洗衣等什麼臟活累活都得乾,而且這些犯事的人被打死不追究。
有人就要說軍營的人沒王法,那麼董大帥就會按他的法給你論一論犯得什麼錯,怎麼懲罰,往往論上一遭小命都沒了,十軍棍可不是誰都能撐得住的。
再有人說,就沒人能管住董大帥?有,還多呢,但是你可有門路去求助?
看不慣董家軍的就不要來這裡投軍。
湘省及附近最仁慈的就是董大帥,這是方圓千裡大部分人的共識。
大家歡迎團長歸來的原因很現實,就是他在的時候和不在的時候,軍營真的不一樣。
團長在的時候,紀律很嚴,物資很鬆,離家近的甚至還攢了幾個鹹雞蛋、鹹鴨蛋趁著休假回家的時候捎給家人。
團長不在的時候,武器裝備還和原來一樣,董大帥也沒有給他們沒收。
吃得也和從前在董家軍時的無差彆,粗糧能吃飽,卻吃不好,嘴被養刁一時半會兒改不回來。
所以這麼熱烈的歡迎氣氛就被穀亦滿誤會了,大家在真正歡迎董孝澤歸來,更是期待團長帶著大家吃好一些。
聽跟著團長的百十個老人說過,團長在大家守護滬市時還給大家買過一大箱國外的一種吃食,又苦又香,巴掌大的一塊吃了後就不餓,叫豬什麼力。
也不知道這次團長從國外回來有沒有帶回來一點兒,就算嘗不到,看一眼長長見識也是好的。
喜歡錯位到民國,艱難險阻多請大家收藏:錯位到民國,艱難險阻多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