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五章 希望_大明新命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新命記 > 第一零二五章 希望

第一零二五章 希望(2 / 2)

由於祖克勇的建言,楊振在崇禎十四年的夏天,叫袁進率領金海西路水師營的船隊,趕赴遼西以及山海關沿岸,在薊遼督師府與山海關兵部分司的關照下,將出身薊遼的軍中老兵的家卷,能找到的儘數接到了金海鎮分田安置。

祖克勇的老母、弟弟以及其他家卷,就是在這一次的行動中來到金海鎮安置的。

如今,祖克勇及其麾下官弁士卒們渡海遷來的家人親卷,已經在莊河堡以北英那河下遊兩岸,按照分田令分得到了大片肥沃的土地,從此可以安居樂業了。

至於跟隨楊振一起渡海東征倭奴國的將士們,更不用說,東征倭奴國期間人人都發了一筆不小的橫財,東征歸來之後更是盼著早日再有這樣的行動。

除夕之夜,楊振帶著幾個旅順口的主要將領與隨從,再次來到白玉山大營,與大營將士同吃年夜飯,繼續兌現自己與所有將士同甘共苦的誓言,所到之處皆是一片片一陣陣歡呼“都督威武”之聲,軍心士氣可見一般。

與此相應的是,崇禎十五年的正月初一,金海伯楊振帶著金海伯夫人仇碧涵以及自己的長子一起,出城探訪了城外白銀山下一處老移民屯所,進到了一個趙姓老屯戶的家中。

老屯戶五十歲上下,夫婦倆有一個長女和兩個兒子。

長女早已出嫁,如今雖隨夫家居住在屯東頭。

長子已從軍,現在安東城。

次子剛滿十八歲,已經報名應募抬槍營,年後就要離家入營作輔兵。

老屯戶一家院子不小,有三間坐北朝南的土坯房,居中的一間是灶房,進門就看見左右兩個火燒的正旺、鍋裡冒著熱氣的大灶台。

灶房左右各開一小門,通向左右兩間房。

右邊一間是兩個兒子的,現在隻有小兒子居住,整個房間裡,除了一鋪土炕之外,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有,有限的空間內層層疊疊堆滿了各種筐筐簍簍。

楊振上前掀開了一個,從裡麵摸出來一塊又乾又硬的番薯乾,隨手遞給了抱在懷裡的已經一歲半多的兒子。

不到兩歲的小孩啥也不懂,不管拿到什麼東西都先往嘴裡送。

楊振將那塊又乾又硬的番薯乾放到他胖乎乎的小手裡之後,他立刻就往嘴裡塞,雖然咬不動,但咬得專心致誌,不亦樂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振的長子,如今已經有了對外公布的大名。

就在這次渡海東征倭奴國勝利歸來以後,楊振正式給長子定名楊征倭。

這名字要多難聽有多難聽,金海伯夫人仇碧涵一肚子的不樂意。

可是這個名字是楊振親自起的,而且拍板決定了,誰也沒有辦法改變。

楊振抱著兒子,看了看幾乎被當成倉房的老屯戶兒子的房間,然後轉身進入左邊那間。

這間房是老趙夫婦居住的,裡麵除了有一鋪土炕以及土炕上簡陋的木頭炕桌,還有土炕角落裡卷著的鋪蓋,也沒有彆的什麼家具了。

楊振也不見外,把兒子往熱乎乎的土炕上一放,自己拉著金海伯夫人往炕沿上一坐,就跟一直處在不知所措狀態中的老趙夫婦嘮起了家常。

楊振問的主要是收成和溫飽。

而屯戶老趙夫婦躬身站著回答了楊振的各種問題。

直到楊振入門向他們自我介紹,他們才得知,來者乃是金海伯楊振楊都督。

他們要跪,楊振不讓他們跪。

同時,楊振讓他們也坐著說話,他們又不肯坐下。

楊振的噓寒問暖,令屯戶老趙夫婦受寵若驚。

相應的,他們在白銀山屯落戶安家,免費獲得了土地,又因為長子從軍,減免了所有應繳的公糧,對金海伯楊振早已感恩戴德了。

如今楊振更是到了白銀山屯,進到了他們家裡,夫婦二人早已經全程處在迷湖狀態當中了,楊振問什麼,他們就忙不迭的回答什麼。

而楊振從他們這裡,也了解了較早一批移民屯戶目前的真實生活情況。

老趙夫婦一家的情況不算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屬於中間情況。

比他們條件好一些的,講究房舍條件的額,已經不住土坯房了,而是拿銀子或者糧食換到了三澗堡的水泥,用石頭和青磚蓋起了結實的磚石房子。

至於比他們差一些的,雖然也不缺吃,也不缺穿,但是住的地方,仍是剛剛來到此地落腳時挖建的半地下的地窨子。

楊振陪著妻兒,帶著隨從,在白銀山前屯走了一圈,雖然沒再次進入哪一家,但是對這些老屯戶們的基本情況也了解了個大概齊。

而大年初一楊振的到來,也讓整個白銀山前屯沸騰了起來。

儘管天氣寒冷,幾乎滴水成冰,但是聽說金海伯楊都督到了屯子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湧到了那條貫穿整個屯子的道路上。

一等楊振離開的馬隊緩緩經過人群,各種歡呼問候之聲此起彼伏,喊成了一片。

有喊楊都督公侯萬代的,有喊都督世子長命百歲的。

一張張凍得通紅的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或好奇或興奮的笑容,他們眼裡看見的,仿佛不是高高在上威名赫赫的將軍,而是自己的靠山,甚至是自己的親人。

這樣的感受很奇妙,同時也讓楊振感到很振奮。

如今楊振治下的屯戶百姓,與之前楊振在前往京師路上所見的那些蓬頭垢麵、流離失所,在饑寒交迫中宛如行屍走肉的饑民相比,已經完全煥然一新了。

那些人已經被饑荒、瘟疫、匪患折磨得麻木不仁了,他們苟活一天是一天,對未來已經不抱希望,甚至是已經絕望了。

但是金海鎮治下的這些屯戶百姓則完全不同,他們生氣勃勃,對未來充滿信心。

楊振也由此意識到,他必須給麾下所有人以信心和希望。

一旦將領士卒們,屯戶百姓們,有地有糧,能吃飽穿暖,並且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更好,知道自己的日子有奔頭,那麼他們的精神麵貌自然就會截然不同了。

楊振奮鬥來奮鬥去,其最大的意義或許就在於此了。

喜歡大明新命記請大家收藏:()大明新命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獸魂戰紀:從契約靈狐到獸域共主 混世宇宙大將軍 重生六零家屬院,紡織女工要翻身 投奔渣爹被棄?軍區大佬卻爭著寵她 驚!嬌知青竟是國家的寶貝疙瘩 保姆作家劉青青 70年代狼崽子的嬌氣包 重生八零,先踹了白眼狼兒女 快穿之雲煙化雨 基因科技之生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