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二章 堤壩_大明新命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新命記 > 第一一四二章 堤壩

第一一四二章 堤壩(1 / 2)

第一一四二章堤壩

楊振希望陳本兵發揮兵部尚書的作用,從中轉圜,避免孫傳庭在軍心不穩之際與闖逆人馬發動決戰的提議,完全符合沈迅自己的心思。

他也覺得中州局勢危險已極,孫傳庭所部人馬已經成為決定中州局勢走向的關鍵力量,決不能像賭徒一樣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就孤注一擲。

楊振能跟他想的一樣,說明楊振沒有私心,至少他自己這樣認為。

“上次與沈大人見麵之時,本都督擔憂闖逆在開封城北決黃河南岸之堤,水淹開封城,曾托沈大人轉告陳本兵,警醒朝廷與開封城中守將,不知沈大人可還記得?”

“沈某當然記得,而且當時趁著闖逆受傷退去,不僅陳本兵從京師專門簽發了一道兵部照會給保督,而且沈某也寫了信劄遣人送到了開封城,專門又提醒了曾經的同僚高名衡!”

楊振知道,沈迅說的“保督”正是保定總督楊文嶽,此時開封城內職位最高的文官,而他提及的高名衡,則是河南巡撫,是僅次於楊文嶽的人物。

於是楊振點了點頭,接著問道:

“那麼現在情況如何,可曾找到黃河南岸堤壩薄弱之處?”

“是這樣的,都督,沈某去信給高名衡之後,他曾回信給沈某,言稱今年以來中州持續乾旱,滴雨未下,黃河水位平穩,並無水患之憂。但他也說,若是流賊真的三圍開封,意圖挖開黃河南岸堤壩水攻開封城,也隻有一處有可能。”

“哪一處?”

“開封城北十裡朱家寨河段!”

“朱家寨?”

“高名衡信中所言,的確提到朱家寨!”

對於明末曆史上著名的水淹開封城,楊振記得很清楚,但是被人為設計挖開的河段具體位置在哪裡,他並未留意過。

不過此刻聽到朱家寨三個字,他卻突然心中一動。

因為這個名字有點特殊,要知道,大明朝的皇帝可是姓朱的。

所以,不管這個地方是不是開封城北黃河南岸堤壩最薄弱的地方,隻要這個地名落在李自成及其軍事宋獻策的耳朵裡,他們就一定會選擇這個地方開挖。

因為宋獻策是出名了的神棍術士,最講讖緯之學。

當然了,後世對於究竟是誰挖開了黃河水淹開封城,其實說法很多。

其中就有一種說法,認為是河南巡撫高名衡為了打退圍城的李自成大軍,不得已出此下策,自行派人挖開黃河堤壩的。

他們的理由是,高名衡見守城無望,企圖用黃河水衝垮李自成的連營,沒想到水灌入城,淹了整個開封城,屬於弄巧成拙了。

對此,楊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因為這樣的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流賊三打開封,城中守軍仗著有堅城保護,掘開黃河,企圖淹沒流賊大營,倒也說得通。

但是這種說法有個漏洞,那就是被圍了幾個月都束手無策的城中守軍,是如何調兵遣將指揮大批人馬出城十裡挖掘黃河南岸大壩的呢?

要知道挖開懸在開封城頭頂的黃河南岸大壩,可不是一個小工程。

想象一下將近三百年後的花園口吧。

在沒有大型工程機械和炸藥的時代,這樣的工程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在李自成重兵圍困開封城的情況下,高名衡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如果他能夠做到這一點,而且不被幾十萬圍城的流賊所發現,那他就完全有能力率眾突圍出去了。

所以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麼,楊振也不敢妄加揣測。

如果這件事情不是久攻不下的流賊人馬做的,那麼也一定有流賊人馬的聽之任之、推波助瀾,甚至很可能就是圍城賊軍的將計就計所導致。

當然了,原時空到底是哪一方挖開的大堤,對楊振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如今基本確定了最有可能的地點,他自然不能任由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那麼我的第三個建言,就是請陳本兵務必調遣一支人馬駐守朱家寨河段大壩,可從黃河北岸搜集一批船隻,停靠在朱家寨河段附近,保證駐守人馬進可攻退可守,務必防範流賊企圖挖開河堤水淹開封城!同時也應想方設法提醒城中守軍多備船隻,以防不測!”

“這個,傳言去歲以來中州大旱,滴雨未下,開封河段幾近斷流——”

聽楊振說到最後,沈迅甚至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

楊振竟然認為開封城中的守軍也有必要準備船隻?

“正因為中州大旱已久,才要防著突然暴雨成災啊!沈大人進士出身,豈能不知物極必反的道理?”

楊振這個話很不客氣,一說出口,沈迅的神情先是一愣,繼而好似恍然有所悟,然後點頭說道:

“這倒也是。古人雲,全則必缺,極則必反。最怕大旱之後,必有大澇!”

這位兵部分司郎中的確無愧於其進士出身,聽了楊振的話後,不僅一點就透,而且還能舉一反三。


最新小说: 不夜宴 漫威世界的武神 歡迎回到輪回世界 不要對反派動手動腳! 阿姆為妻 柔情鐵血女醫 低低飛過夏天 嫁給先夫他長兄 讓你娶公主,你怎麼想株連九族? 和病嬌邪神婚配,我成了詭異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