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卑職有兩點考慮,可讓多爾袞無法疑我,即使疑我,也隻能遷怒於我,或許會罷我戶部右參政之職,但卻不能無故殺我,因為卑職在鑲黃旗下有世職,為三等甲喇章京,世領舊部三牛錄。”
一等甲喇章京,對應的是大明武官職務裡的參將一職。
二等甲喇章京,對應的是大明武官製度裡的遊擊一職。
至於三等甲喇章京,所對應大明武職還在遊擊以下,比如所部兵馬不多的遊擊,或者是遊擊之下的營官都司,說是甲喇章京,可比牛錄章京並沒有高出多少。
如果不是世職,那就更不值錢了。
然而鄧常春在被迫投降的時候,可是何可綱麾下的副將之一,對應授職的話該是梅勒章京才對。
楊振聽了之後,終於知道為什麼祖澤潤會認為他有反正之心了。
“你說。”
“其一,此次前來蓋州洽談糧價,是碩托請旨,多爾袞恩準後起行的,卑職全程都是聽令而行,碩托他們被都督扣押,與卑職毫無乾係。
“其二,都督將卑職放歸之後,卑職回到盛京會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如實稟報,屆時卑職所說,句句屬實,一切都是真的,多爾袞又將如何疑我?”
“如實稟報?!”
“正是。”
“就連我要你回去做內應的事情,也如實稟報?!”
“沒錯。”
楊振一時訝然,在場其他人也都一時色變。
但與楊振不同的,楊珅、張國淦等人,這時看著鄧常春的眼光裡先是震驚,然後是不信任,最後,就像是看傻子一樣看著他。
不過,楊振的心裡,這時卻有些恍然,大概知道鄧常春打的是什麼主意了。
但他沒說話,他需要認真評估一下鄧常春這個人。
因為,鄧常春回去後,對楊振來說,就等於失控了,究竟是給自己做真內應,還是以此為脫身之計,回去後接著做清虜的官,全在鄧常春本人的一念之間。
但是沒等楊振做出判斷,鄧常春先開口了。
“以眼下情況,除了如實稟報,沒有更好的法子可想,也唯有如實稟報,才解釋得通,多爾袞才有可能繼續信任卑職。”
“不,他也仍有很大可能不信任你,甚至殺了你!”
“也許,但是多半不會,因為大清國,不,清虜那邊,眼下形勢複雜,八旗錢糧優先供應滿蒙旗丁,各旗漢軍糧餉克扣嚴重,上下人心浮動。”
說到這裡,鄧常春抬頭看著楊振,繼續說道:
“想必都督已經知道二月底析木城兵變的前因後果了,起先析木城內漢軍牛錄之所以出現大量逃人,不,之所以有人來歸,就是因為錢糧短缺。
“從去歲冬月到今春正月,該處駐防滿蒙牛錄口糧減三成供應,漢軍牛錄減五成,到二月裡,駐防滿蒙牛錄減至五成撥給,漢軍牛錄拖延至月底仍未能撥付到營。
“該處漢軍領班牛錄章京劉國臣為部下推舉,率眾鼓噪乞食,被本旗甲喇章京額和內失手打死,事發之後,梅勒章京羅碩袒護額和內,誣稱劉國臣煽動漢軍牛錄鬨餉嘩變。
“結果,不僅不處置額和內,反倒要懲處劉國臣部下參與乞食之人,於是造成該處漢軍大批出走,至於之後的事,想必都督已經知道了。”
鄧常春說到這裡,停頓了下來,似乎是在等楊振的確認。
楊振衝他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的確已經知道了。
就在崇禎十六年三月初二的夜裡,楊振拿到了祖克勇叫人快馬送來蓋州城的一封捷報。
祖克勇捷報的內容,大大出乎了楊振的意料。
因為類似的事情,以往隻可能出現在缺吃少穿的大明朝邊軍營寨裡邊。
當然了,如果考慮到他們原本就是同一種人,那也就不奇怪了。
自從上次蓋州城的軍事會議之後,祖克勇就親率金海東路一部兵馬,從鳳凰城向西轉進到了析木城東南三十裡的孤山子。
祖克勇在這裡,一邊派人往析木城方向巡哨,一邊在秀岩城以北、鳳凰城以西廣大地區安排移民編戶圈地,預備開春屯墾。
同時也在等待機會,伺機出兵奪取析木城,以便實現在戰略上牽製海州城清軍和策應楊振北上奪取遼陽城的目的。
這本是上一次蓋州軍事會議上定下的進兵策略。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在祖克勇想著如何奪取析木城的時候,二月二十八夜裡,有百餘名“清虜”,從析木城方向一路逃至祖克勇孤山子大營附近,向金海東路巡哨請降。
祖克勇聽說消息,帶人趕了過去,將他們繳械後帶回營地,一經審問,很快就搞明白了緣由,確定是析木城的兩白旗漢軍由於長期缺糧發生了嘩變。
身為遼西軍伍出身的將領,對這種事情自然是不陌生的。
加上祖克勇一貫有著比較敏銳的戰場嗅覺,迅速從中發現了一個拿下析木城的前所未有的機會。
就在次日淩晨,祖克勇以葛朝忠營為主力,帶著被收入營中的那些從析木城嘩變出逃的兩白旗漢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抵近析木城東門外。
(本章完)
喜歡大明新命記請大家收藏:()大明新命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