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顆飛將軍在張國淦壓陣的明軍工程隊伍前三四十步的敵人堆裡轟然炸開,使得在自軍排槍過後仍在勇猛衝來的清虜守軍,瞬間倒下一片。
飛將軍手榴彈的碎片很難對敵一擊致命,但是卻能讓大多數被彈片擊中的敵人喪失繼續作戰的能力。
一下子幾百顆手榴彈從天而降,落入正在衝擊而來的清虜人群之中然後爆炸,其造成的傷敵效果,比起上千杆火槍一起發射更加令人觸目驚心。
已經聽命衝了兩波的清虜守城隊伍,仿佛是聽到了誰的號令一樣,隻是轉眼間的工夫就迅速後退了。
可惜的是,衝出來的想再撤回去卻並不容易。
包括剛剛衝上城牆缺口處,卻被外麵的場麵震懾住不知所措的那些清虜守軍,雖然及時收住了前衝的勢頭,但卻躲不過明軍攻城隊伍的第三波收割。
被火槍手們和擲彈兵們保護在身後的飛雷炮營將士們,終於紛紛打響了他們攻城的第一炮。
隨著一聲聲短促有力的炮聲響起,一顆顆遠比飛將軍手榴彈大得多的爆炸彈,快速越過頂在明軍攻城隊伍最前麵的火槍手頭頂,直接落在了大批清虜守軍搶先一步占據的那段缺口處。
隨即劇烈的爆炸此起彼伏,那段城牆缺口處擁擠的大批清虜,幾乎被一掃而空,而僥幸未被炸死炸傷的那些,也在驚恐之下抱頭鼠竄。
張國淦抓住時機,猛地吹響掛在脖子上的鐵哨子,隨即喊著命令手下衝城。
緊接著各營、各哨、各隊的武官相繼吹響了鐵哨子,尖銳刺耳的哨聲就是總攻的命令,頂在前麵的火槍手們蜂擁而上。
那些上了刺刀的,直接用刺刀將擋在自己麵前的清虜傷兵捅死,那些沒上刺刀但是裝好了彈藥的,則追著掉頭逃跑的清虜守軍將他們擊斃在逃跑的路上。
憤怒的哈寧阿衝下城頭,妄圖命令大批轉身往城內逃跑的麾下繼續回身作戰,卻被自己的兒子女婿領著一批護軍簇擁著,也逃向了東門。
大約兩刻鐘之後,被自己的親屬家人裹挾著逃出東門的哈寧阿,撞上了在牛莊城東門外埋伏已久的張天寶所部人馬。
哈寧阿及其親信從人被炸身亡,哈寧阿被人更是身首異處。
而跟隨出逃的其他人,在哈寧阿死後選擇了就地投降。
守候在牛莊北門外的另一支征東軍隊伍,甚至一炮沒放,就俘虜了從北門出逃的大批城中人馬。
當然,收獲最大的,還是率先攻入城中的張國淦手下多營混編的攻城隊伍。
哈寧阿及其身邊親信的出逃,徹底瓦解了牛莊城內守軍的士氣,也使得楊振預判中可能會出現的殘酷巷戰並沒有出現。
先前楊振勸降時不肯投誠的八旗漢軍隊伍,在張國淦他們大舉入城後,迅速倒戈,麻溜利索的割掉頭上的金錢鼠尾,成為了張國淦他們的帶路黨。
但與以往做法不同的是,楊振在張國淦他們攻入城中之後及時進了城,並在第一時間下令叫停了各種濫殺無辜的行為。
當日傍晚,牛莊城內外,一切塵埃落定。
俘獲清虜丁壯八百四十二口,清虜老弱婦孺六千六百九十一口。
俘獲清虜包衣阿哈青壯五千一百七十六口,老弱婦孺三千一百一十四口。
另外繳獲天佑助威大將軍重炮三門,其他大將軍炮、佛朗機炮、虎蹲炮三百餘門。
還有馬一千八百八十四匹,騾六百七十一頭,牛四百三十七頭,銀六萬多兩,糧七千石,以及彈藥、弓箭、布匹、兵甲等物一批。
根據俘獲的兩白旗漢軍牛錄章京李喜全等人的供述,楊振算了一下,赫然發現,牛莊守軍僅僅傷亡了三千人左右,就徹底崩潰了。
如果排除掉出逃過程中,被張天寶他們在城外截殺和俘虜的人丁,那麼直接死於守城作戰的清虜,包括旗下漢軍在內,也隻有兩千五百多人而已。
這點人看起來不少,但是實際上隻占城內可利用的青壯丁口的兩成多一點。
由此可見,這兩年來,尤其是黃台吉死掉以後,清虜八旗的戰鬥力到底下降得有多厲害了。
一旦八旗漢軍與清虜八旗不再是一條心,或者說得不到清虜八旗的信任與重用,他們產生了嫌隙與裂痕,那麼清虜八旗的戰力也就沒有多麼可怕了。
畢竟,清虜八旗的人口在那裡擺著呢,就算加上八旗蒙古所有牛錄的人口,也不過幾十萬人而已。
而其內部的八旗漢軍,以及曆年掠奪而來的、原本出身漢家的那些包衣奴才丁口的數量,卻已超過了八旗所有滿、蒙牛錄的丁口數。
一旦八旗漢軍,包括八旗滿、蒙牛錄下麵出身漢家的包衣奴才們,與他們的滿蒙主子離心離德,那麼多爾袞的大清國就注定要玩完。
(本章完)
喜歡大明新命記請大家收藏:()大明新命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