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九章 騎兵_大明新命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新命記 > 第一一九九章 騎兵

第一一九九章 騎兵(2 / 2)

如此一來,的確為楊振節省下了大筆原本用於餉銀支出的銀子,整個金海鎮的財政狀況因此好轉了很多,也有了較大的餘力投入到彈藥的生產、戰船的修建和重炮的鑄造上麵了。

這本來是一個好事。

但是,後來各路反饋,包括楊振自己也發現,僅僅以地代餉,或者給予入伍豁免稅賦錢糧的待遇,甚至包括以土地酬功,其吸引力還是不夠大,激勵作用不夠明顯。

平時也還罷了,到了戰時,不給予參戰將士一定的直接獎勵,不僅體現不出平戰轉換的差彆,而且也體現不出前線與後方的差彆。

所以,在崇禎十五年的年底,各種津貼補貼製度,便以白紙黑字明文規定的方式應運而生了。

在某一些人看來,這是楊振從原來立場和做法上的一種倒退,將會導致金海鎮的兵役與屯田相結合的分田代餉、從軍免稅製度,再次退回到以前的花錢招募和雇傭營兵的老路上去,而所謂津貼補貼,也不過是變相的軍餉罷了。

但是,對楊振來說,這是一種因時製宜、因地製宜的折中。

與純粹的以地代餉相比,各種津貼補貼製度的出台,的確會增加總鎮府在軍費方麵尤其人頭費方麵的支出。

但是這種支出隻在戰時有,隻在軍前有,或者隻在集中訓練的時候有,隻在駐地偏遠艱苦的地方有,隻在特定的時期和特定的人員範圍內的發放。

這樣做,既能更大程度上的激勵將士用命,同時也能為楊振和金海鎮節省下大筆真金白銀的軍餉支出。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楊振在全麵推行“以地代餉”製度之後,又推出了各種津貼補貼製度。

這一次長安堡之戰,陣亡的大部分將士,都是“正兵”以上的身份,單以一個正兵的戰時軍前津貼計算,其陣亡後向其家眷持續發放六十個月的津貼,那起步就是一百二十兩白銀。

對於一般的移民“屯戶”家庭來說,這筆額外的津貼可不算少了。

而楊振之所以這麼“大方”,也是因為拿下遼陽城後,他很快就能從城中收獲一大筆銀子。

而且,接下來還要去打遼陽城,麾下士卒傷亡在所難免,這個時候拿敵人的銀子激勵自己麾下士卒奮勇作戰,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了,楊振也不希望看到自己有太多的傷亡。

畢竟陣亡一個正兵的撫恤如果都按六十個月的戰時軍前津貼發放,陣亡一千正兵,光撫恤就是十二萬兩,同樣是無法持續的。

若是攻城戰打贏了,那還好說,若是打輸了,那麻煩可就大了。

好在剛剛結束的長安堡之戰,給了楊振很大的信心,他相信經此一戰,接下來遼陽城守軍恐怕隻能固守了,這樣一來反而好打了。

當然,經過長安堡之戰,楊振也越發認清楚了自己的短板,那就是騎兵太少,騎兵太弱,今後必須大幅度增加對騎兵的投入。

除了繼續大批量搜羅戰馬之外,還要大批量的擴充和訓練騎兵,尤其是最精銳的重裝騎兵。

什麼狗屁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事實上這個謠言真正的說法應該是重騎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這次長安堡之戰,清虜騎兵來了那麼多,其中真正稱得上重騎兵的大概也就是此次充當他們全軍先鋒的那數千巴牙喇而已。

後續趕來的所謂主力,人馬數量雖然很多,但其戰鬥意誌和戰鬥能力都差不少,要不然祖克勇、敖日金他們很難逃得出來。

而且楊振麾下,要是能有六七個營的齊裝滿員、人馬都披甲的重騎兵,那麼這一次長安堡之戰,他能把來犯的兩萬多清虜騎兵打個全軍覆沒,根本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逃走一萬多人。

清虜來犯的騎兵之所以中了埋伏還能逃走那麼多人,主要是因為楊振這一方快速行動能力太差了。

唯一能派上用場的金海東路三個騎兵營,除了葛朝忠那個重騎兵營還擁有繼續作戰的實力之外,另兩個都被打殘了,已經沒有能力參與後來的追擊了。

而尾隨其後追擊作戰,才是擴大戰果的最好時機。

但是由於沒有足夠的騎兵,楊振最後白白浪費了這個大好時機。

不過楊振也不氣餒,清虜那邊有滿蒙騎兵的優勢,他自己這邊也有火器犀利的優勢。

最重要的是,這一次長安堡之戰雖然沒有將來犯之敵兩萬餘人打到全軍覆沒,但是卻把充當清虜大軍先鋒衝在最前頭的那四五千人打得傷亡慘重。

那四五千人可都是兩白旗主力人馬中的精銳巴牙喇,比起許多被編入阿禮哈超哈序列裡的一般滿蒙牛錄,楊振更希望優先把這些精銳的巴牙喇乾掉。

當然,楊振事前也沒有想到,一個遼陽城居然有實力出動這麼多的巴牙喇,差一點打得祖克勇、敖日金他們全軍覆沒。

相應的是,仔細看過戰果統計文書的楊振內心也有點疑惑,為什麼遼陽城有實力出動這麼多的巴牙喇,難道多爾袞親自來了?

就在長安堡之戰結束後的當天夜裡,楊振拿到的情報解開了他心中的疑惑。

(本章完)

喜歡大明新命記請大家收藏:()大明新命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鞋廠女工論道,她知道那麼多! 紅樓雙姝記 鬥羅:掌控能量的我有驚世智慧! 咬春婚 一世之尊 道醫贅婿 侯門嫡女慘死重生,世子爺日日輕哄 諜戰1937:我的外掛是手機 為了簽到我成了傳說中的神經病 二婚窮老公,竟是頂級真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