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空間,孫洪興把所有的簸箕都拿出來擺好,一共有150來個,然後又給每個簸箕都鋪上厚厚的幾層桑葉,再然後就把那張蠶卵小心的撕開,差不多平均地放在簸箕裡。
有點少,隻夠放十個簸箕的。
這也是孫洪興比較懶,想讓他精細化養蠶幾乎不可能,所以隻能每個簸箕裡桑葉多放一點,蠶卵少放一點,這樣他就可以不用那麼勤快地喂食了。
再說了,按空間裡的時間流速,想要做的精細化,怕是有些難吧,正常情況下,蠶從孵化到結繭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可是放在空間裡呢,最多三天。
這不,等孫洪興第二天從空間裡出來的時候,昨天的那些蠶卵已經全部孵化完成,甚至蠶寶寶都已經長大了許多。
甚至,這一周接下來的六天時間裡,他都收集了兩批蠶繭,其中他隻收集了雙宮繭,單宮繭就讓它破殼後繼續生蠶卵。
這裡科普一個小知識,所謂的單宮繭就是一個蠶寶寶吐的繭,雙宮繭就是兩個寶寶合力吐的一個繭。
在同樣的喂養情況下,雙宮繭和單宮繭的蠶絲品質其實沒有區彆,隻是如果是做手工蠶絲被,那一般會挑選雙宮繭,因為繭子更大,更好操作。
而如果要上機器,比如把蠶繭製作成絲綢,那—般都采用單宮繭,因為在製作絲綢之前,要先把蠶繭抽成絲,過程就是找到蠶繭的頭,然後用一個轉輪去轉,原理就和在家纏針線一樣。
這時候單宮繭就更加省事了,因為它隻有一個頭,在抽絲的過程中就不容易打結。
可是雙宮繭就不行了,因為它有兩個頭。
兩批蠶繭孫洪興一共收了大概十幾個竹筐,加起來也有近百斤,其中第一批其實沒多少,主要靠的還是第二批。
隻給家裡做蠶絲被是絕對夠用了,萬一不夠,那不是還在養嘛。
禮拜天,孫洪興一大早去師傅家送了一批物資,今兒他可沒空在師傅家吃飯,還得去一趟老彭頭那,請他幫忙用竹子做一些製作手工蠶絲被的工具。
把帶來的東西全搬進屋後,孫洪興扶著師母坐下,滿臉討好的笑,“嘿嘿,那啥,師母,我今兒不能在家吃飯了,有點事。”
“那你為什麼不把拾草送過來?”但是師母的態度有點出乎孫洪興的預料。
嘴角抽搐了幾下,看來自己是真的已經不吃香了,不過這時候再去接拾草顯然不太可能,“那啥,拾草今兒得給我幫忙,也沒空,下周,下周我一定把她帶來。”
“行吧,記得啊。”師母倒是沒過多為難小徒弟。
隻是孫洪興走之前,還找到王芊芊,這周沒法補課,讓她自己把之前教的溫習一下,如果覺得完全掌握了,就預習後麵的。
王芊芊乖巧地答應了。回去,先去77號院,找到老彭頭。
要做的東西其實很簡單,就兩樣,第一樣是竹片,這是製作蠶絲兜的工具,第二個就是丈量工具,因為床的大小不一樣,製作出來的蠶絲被尺寸也就不一樣。
就比如孫洪興家,那可是三家人,床的尺寸就有三種,2米?乘2米的,1米8乘2米的,1米5乘2米的,再算上師傅家,那還得多個尺寸,王遠航的床是1米2乘2米的。
所以,得根據實際情況來。
不過既然是在家裡製作手工蠶絲被,要求肯定沒有那麼嚴格,大差不差就行了,隻要不短,稍微寬一點或者窄一點都無所謂。
反正就連被套到時候也是在家裡縫製,隻要等被芯做好了再決定被套的尺寸不就行了?
幾個竹片和幾根刻好印記的竹竿而已,老彭頭和他兒子不到半個小時就給弄完了,連錢都沒收,孫洪興也沒硬塞,過陣子給送點東西來就行了,所謂的人情往來,不外如是
東西是用自行車拉回來的,那些竹竿隻能插在自行車後座固定好,要是用三輪車,那橫著綁,這巷子的路可能不夠寬。
“你們幾個,幫我把東西搬進去。”到院門口後,倒是不愁沒人搬東西,小龍小鳳、何雨水、拾草、還有閻家兩個小的,都在前院玩呢,孫洪興隨便吆喝一聲就行了。
不過何雨水和拾草這兩小姑娘如今孫洪興不見得能使喚得動,好在總有幾個聽話的,隻要他喊乾活,小龍小鳳肯定是最積極的,閻解娣也不遑多讓,而且竹竿也不重,這幾個小家夥肯定能搬得動。
“洪興哥,你弄一堆竹子回來乾嘛?”何雨水就抱了兩根最短的竹竿,跟在孫洪興屁股後麵嚷嚷。
“一會你就知道了,去,都放客廳裡,我一會過來。”打發走何雨水後,孫洪興先回自己屋裡,弄了五竹筐蠶繭出來。
然後才去主屋那邊。
今天大家都休息,人倒是齊,等孫洪興過來的時候,隻有何雨柱和李軍在中院忙著宰羊,答應拾草的涮鍋子今天得安排上。
“洪興,你不是去你師傅家了嗎?怎麼又弄了一堆竹竿回來?”孫燕也是佩服自己弟弟能折騰的勁,一堆竹杠還長短不一的,不知道要乾嘛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