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用說,他憤懣不堪,向武帝陳情,想要留下來,為母親守陵,武帝不許。他憂憤不已,重病不起,武帝怕他裝病,派了許多太醫前去診看,這些太醫都是看皇帝臉色行事的,回來奏報,說齊王無病!”
“這些太醫自找死路!太可惡了!”劉淵禁不住拍案怒道。
“可不是嘛,齊王無奈,隻好整肅進宮與皇帝辭行,結果病發,忽然吐血,死在了路上!”那人扼腕歎息道。
“太可惜了,這齊王可不是一般人物啊,為人至孝,謹慎守禮,遠見卓識,也是個雄才大略之人。”劉淵禁不住也頗覺可惜。
“誰說不是呢,齊王一死,武帝也很意外,傷心不已。前去吊唁,齊王之子司馬冏,一邊號啕大哭,一邊說太醫們誤診,害了自己的父親。武帝大怒,怒斥養這些廢物有何用途,齊王之病,如此嚴重,居然看不出來……把前去診病的太醫都給殺了!”
劉淵聞言,表麵沉靜,內心卻頗有波瀾,若有司馬攸在,威望極高,即使太子愚笨,有他輔政,朝堂穩固,大體上是沒有問題的。劉淵還深知,除司馬攸之外,司馬皇室雖然子侄眾多,卻沒有一個可堪大用的,如今朝廷自折肱骨,為禍不遠了。
此時,忽然外麵天色大變,烏雲翻滾而來,想來是要有一場大雨了。眾人一見,茶也不喝了,曲也不聽了,各自散去。
卻說劉淵回府,見狂風一陣,烏雲儘皆被推卷著,過空散儘,落在了天邊,變得赤橙微醺,太陽被彩雲堆疊遮蓋,伸出無數條光柱來,倒也奇妙。
劉淵本就是勇武之人,有百步穿楊之能,他酷愛寶馬,便走向馬廄,給自己的座駕梳理了馬鬃,又看了看草料,每匹馬習慣不同,越是寶馬,越要精心喂養,手下人不停地說,剛剛加了精細草料的……
劉淵很是滿意,回到正堂,突然闖進來一個人,跪在麵前就磕頭,口中哭嚎不已。
劉淵大驚道“出了什麼事?快說!”
來人哭道“左部帥病體不治,殯天了……”
劉淵聽聞父親病逝,如五雷轟頂,後退幾步,穩住身形,道“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我父親怎麼了?”
來人正是左部帥帳下一名傳令官,立刻低著頭,把左部帥劉豹去世的經過詳細說了一遍。
劉淵當時驚得呆愣不已,淚流滿麵,他本就為人至孝,哪能受得了這樣的打擊,抓住來人道“可曾請大夫看視?”
“大帥突然患病,遍請名醫,隻是不效,如今大帥停靈未出,左部無人統領,請公子速回……”說完磕頭如搗蒜,淚如潮湧,幾乎哽咽過去。
於是劉淵換裝急忙進宮,痛苦哀嚎不已,奏請離京,回並州奔喪。
朝廷有製,質子父親離世,若為嫡長子者,可以回歸原屬地,接任父親的職務,再沒有扣留,不讓人走的道理。
劉淵離開洛陽,星夜兼程,馬不停蹄趕回河內,為父親發喪,同時接替父親左部帥之職。
之前匈奴歸附,人數眾多,又野性難服,朝廷怕聚眾生事,就將其化而分之,將匈奴分成五部,都由漢室傳下來這一支劉姓匈奴貴族掌管,畢竟他們有一部分漢家血脈,更加穩妥些。
劉淵任左部帥以後,廣散錢物,招攬名士,他本就輕財好施,為人懇誠,匈奴五部之中,亦有很多豪傑誌士,慕名前來歸附,一時之間聲名鵲起,勢力壯大不少。
這天來了一位布衣求見,名叫劉毅。
劉淵與其促膝長談,驚為奇人,這劉毅麵如冠玉,英俊瀟灑,通身散發著一種飄飄欲仙之感,且博古通今縱橫開闔,兵法奇謀無所不通,劉淵立刻將其奉為座上賓,凡有不決都會問計於他。
後劉毅又引好友王育前來投奔。這王育亦生得身姿挺拔,眉直臉闊,一臉正氣,頗有才學,善於決斷。劉淵甚為歡喜,引為知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天他與劉毅,王育及帳下幾名將軍,前去教場檢視兵卒,卻見四子劉聰正在教場演習,兩邊軍士威武雄壯,槍明戟亮,整肅異常。
劉淵對這個兒子極其喜愛,誇讚他頗有幾分自己當年的風範,劉聰也曾在洛陽遊曆,增長見聞,交朋引友。
難得其子文才斐然,諸子百家,過目稱誦,而且相貌甚偉,臂力驚人。
此時就見劉聰手持一把硬弓,這張弓乃稀世之寶,開弓需三百斤的臂力,一般人是拉不開的。
卻見劉聰居然搭弓,連發數箭,俱都正中靶心,難得麵不改色,氣息如常。可真是天生神力啊。
劉淵大笑道“吾兒,真男兒也!”
劉聰見父親來了,忙把弓箭遞給身邊小卒,跑上前來,施禮問安。
父子把手,談些兵陣之事。
不料此時,有人喊道“詔書來了!請大帥前去接詔!”
劉淵慌忙整理衣服,領著劉聰和眾位官僚從屬,前去跪拜接詔。
黃門宣惠帝詔
“劉淵即日升任建威將軍
五部大都督,
封漢光鄉侯。欽此!”
劉淵欣喜異常,忙接下詔書,又殺牛宰羊,款待傳詔黃門。少不得重金相贈,予以拉攏。
席間,劉淵問道“我離洛陽日久,甚是想念,洛陽之事,久而不聞,請為我講訴一二。”其實劉淵無一日不留意京城動向,所派出的密探也為數不少,信息早已穿梭而來,但是黃門畢竟是皇帝身邊的人,消息更確切些。
黃門小宦官,喝得很是開心,又被左右一陣阿諛奉承,更是飄飄然了,那可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還眉飛色舞,手舞足蹈,更加顯擺起本事來。
喜歡晉末風雲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末風雲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