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是,讓你們每家每月拿出七八百文錢供孩子讀書,也不是長久之計,彆回頭那些臭小子沒學出什麼名堂,反而在掏了家底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村自己辦個學堂,然後請夫子來教,這樣一來,我們也能省下一些束修錢,孩子們在村裡也不必考慮往返和吃喝的問題”
對於李村長的話,村民很是讚同
李六順見自家大伯看向李秀才一家的方向,想到請夫子,心下了然
“大伯,若是從外麵請夫子,想來給的束修也不便宜,不如請李老秀才和李家大哥李春生當夫子,我見他們家的三郎、四郎、五郎目前就由他們啟蒙。
何況人家一家三代讀書人,如今更是有兩個秀才功名,就連李春生也是童生,想來教村裡的孩子們綽綽有餘
而且都是一個村子裡的,想來束修會便宜一些!大不了農忙的時候,我們各家多幫襯一些李家”
李六順的話也提醒了村民
是啊!他們村裡可是有兩個秀才的,又何必去外麵請夫子
“六順說的對,村長伯,要不你去幫大家夥問問李老秀才願不願意當娃娃們的夫子,實在不行,讓他家老大春生來也行,我聽說他家大郎之所以能考上童生,就是由寒生啟蒙的”
“是啊!村長,你去問問吧!”
……
村民們七嘴八舌的催促李村長
半晌李村長才點頭
“行吧!我去問問,不過你們得保證成不成日後都彆為難李家人,畢竟人家李家人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也不欠你們的。
當然,若是李秀才答應了,你們日後一定要好好報答人家,記得李家人的好”
“村長,你放心,若李家人答應,我們定然記得李家人的好,不僅如此,我們還讓家裡的娃娃,也對李秀才一家好,我們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也都知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道理,
若李秀才不樂意當娃娃們的夫子,那也說明咱們家的娃娃過於不討喜,哪能怪李秀才一家呢!”
說這話是李秀才的鄰居陳氏,她對李家人的人品最是清楚,而且她也很是羨慕李家孩子們的懂事
尤其是在知道自家臭小子也想讀書後,她早就想去問問李春生和李秀才了
村民們也連忙表態無論李秀才答應與否,他們都無怨言
村長聽完這才答應去李家問問
送走了周家人,李家人還沒來的急問李秋生那野豬和老虎賣了多少銀子,村長就敲響李家院門
將村長迎進院子後,問明來意
李家人都是一驚
李甜甜躲在大房門口偷聽到村長想請自家爺爺和大伯做夫子,嘴角一笑
但她看見自家爺爺猶豫的神情卻有些不解
一旁看著自家小侄女偷聽的李春生無奈一笑
“糖寶,偷聽牆角之事,可不是君子所為”
李甜甜頭也不回的對著自家大伯說
“大伯,我又不是君子,我隻是個小女娃”
對於她的狡辯,李春生無奈的搖搖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見他不說了,李甜甜走向李春生
“大伯,你也聽到村長請你和爺爺做夫子的事了,我見爺爺麵有難色,難道他不想教村子裡的孩子們?”
李春生沉思了一瞬,然後無奈的說
“糖寶,你爺爺和我都是讀書人,傳道授業解惑乃是讀書人該做的,我們又怎麼可能不願意呢!
想來你爺爺是顧慮我的身體,也顧慮村民們會因為嫉妒說些什麼難聽的話!畢竟這一天來,明眼人都能看見我們李家的變化”
李甜甜對此不以為意
“大伯,咱們李家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掙得每一分錢,都不是傷天害理而來,為什麼擔心彆人說什麼
何況他們嫉妒羨慕,也隻能說他們無能,跟我們有什麼關係,而且日後我們蓋了大房子,有了更多的銀子後,他們就不嫉妒羨慕了?
說到底,我們家的事關彆人何事,我們不要理會就好!而且有三伯在,諒他們也就說些酸話而已!
至於你的身體,你這段時間的治療,大概也能感受到變化,何況教書育人雖耗神,但你此時的身體也是可以應付的,何況不是還有我在嗎?”
李甜甜這明顯讓李春生做夫子的話,就差直白的說了
李春生又怎麼聽不出
對此李春生了然一笑
“好,既然甜甜讓大伯和爺爺做夫子,那我們就去”
李甜甜笑著點頭,乾嘛不去,自家爺爺和大伯的文才當個啟蒙夫子綽綽有餘,並且也能為家裡多掙些銀子,何樂而不為
李春生拉著李甜甜的小手,走出房門來到正跟村長說著話的李老頭旁
“爹,村長,我想當村子裡夫子”
石桌離大房門口很近,李老頭對於李春生能聽見他和村長的談話也不意外,但他沒想到自家大兒子會同意
直到他看見小孫女甜甜的對自己笑,他才意識到是自家孫女說服了大兒子
思及此李老頭也鬆了口
“村長,既然春生同意,那就如你所說吧!但醜話我還是要說在前頭,你也知道我不能日日在學堂,我家春生身體又不好,我不想因為什麼閒言碎語讓春生傷身,
何況每個人的資質都不同,我們作為夫子隻能負責傳道受業解惑,可不能保證村裡的孩子都成才”
言下之意就是彆因為孩子不努力,村民們就說是他們沒教好
李村長點頭
“李秀才你說的對,這一點我會跟村裡人說,當然你放心,若是有人再說些什麼,我這個村子也第一個不放過他們”
這話李村長說的聲音極大
李甜甜看了一眼院外,內心一笑
這村子是故意說給院門外的村民們聽的,但也挺好,省的自家爺爺再費口舌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為了讓孩子們儘早去學堂讀書,李村長決定將祠堂旁邊的那兩間屋子作為學堂
祠堂因為年初剛修繕完,裡麵隻要簡單收拾一番,再添些桌椅就可以做學堂
而村裡的孩子從五歲到十五歲之間,凡是能出得起束修的,都可以送去學堂
“李秀才,那你說這束修多少合適?”
都是同村人,李老頭並不打算要太多束修
“村長,同村而住,我也深知各家都不富裕,不如就每人每月二百文,其他筆墨紙硯和書冊各家自理,你看如何?”
喜歡天賜福娃,李家小女富可敵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賜福娃,李家小女富可敵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