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浩的話音剛落,就聽外頭響起一道有些沙啞的聲音,禦史中丞抬頭看過去,就見一名十五六歲年紀的女子走了進來。
她的臉頰上布滿疤痕,緊接著屈膝跪在了馬文浩身側,“大人,民女是周天佑的妹妹周瑩,我能作證馬文浩買通袁學政,提前拿到了院試考題。”
“我兄長就是提前從馬文浩口中得知了院試考題,之後便去請教了沈姑娘,釀此大禍。”
馬文浩死死地盯著周瑩,當初東陽郡王走的時候告訴過他,隻要他咬死了不認這件事,他會想辦法幫他擺平此事的。
本以為周天佑一家死了,此事萬無一失,誰知道竟然落下一個周瑩。
“你瘋了嗎?你兄長抄襲,你可不要胡亂攀咬我!”
周瑩看著禦史中丞,視線又落在要離開的沈東籬身上,然後低下頭,“民女所言句句屬實,都是兄長與我親口所述,民女願意用性命作保。”
她說著,從懷中拿出一封手書,“大人,這是我兄長過世前留給民女的手書,請您過目。”
手書?
馬文浩看著一封信被送到禦史中丞手中,緊接著跌坐在地上,完了,這下全完了!
這個周天佑竟然給還留了一手,寫了手書留給周瑩。
禦史中丞接過信掃了眼,當即驚堂木一拍,“馬文浩,你還有什麼話好說?”
“大人,小民錯了,小民就是一時糊塗,請大人饒命啊!”
此時馬文浩才知道求饒,但已經晚了,禦史中丞當即讓主簿拿著口供交給馬文浩,“來人,讓他簽字畫押,即刻下獄。”
“大人饒命,小民真是一時糊塗,小民願意指正袁學政泄題,請大人從輕發落。”
很快馬文浩就被拖下去了,禦史中丞才看向跪在地上的周瑩,“你手中既然有周天佑的手書,為何不早呈上?”
“究竟是在包庇何人?”
周瑩手微微攥緊,聲音透著一絲緊張,“回大人的話,民女…民女上呈手書,並非兄長留給民女的,是民女仿寫。”
“但民女所言句句屬實,的確是兄長出事情親口告訴民女的。”
聽到這話,禦史中丞沒忍住又看了眼手書,“你與周天佑字跡,怎麼會如此相似?”
“民女幼時也喜讀書,但家中銀錢有限,隻能供哥哥讀書,民女自小便跟著哥哥學習寫字,久而久之便會模仿一二。”
說到這兒,周瑩忍不住看了眼沈東籬,“此事還要多謝沈姑娘,若非她說需要證據才能給馬文浩定罪,民女也不會想到仿寫手書一事。”
沈東籬也看向禦史中丞,“大人,周瑩此番也算是幫大人破案,您應該不會追究作假證此事吧?”
自周天佑死後,周家一場大火死了三口人,沈東籬便猜到是滅口了,後來她興辦學堂,又遇到周瑩,試探過她的口風。
那日周天佑冤枉沈東籬的時候,她就發現周瑩與周天佑不一樣,她尚有善心,所以便想到讓周瑩作證。
哪怕周瑩沒有證據,但身為周天佑的妹妹,她本身說的話就是一種證據。
若再偽造一封假書信,那些心中有鬼之人自然會當真,隻要拿出去詐上一詐,心智不堅定之人便可能認罪伏法。
“本官當然不會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