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太子、魏王再賑災_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麼當皇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42章 太子、魏王再賑災(1 / 2)

貞觀三年,三月。

在李恪離開長安後不久,李世民就將房玄齡進封為左仆射,杜如晦為右仆射,行使宰輔之權。

雖然,在此之前,兩人就已經在朝中架空了李淵那一代的老臣,行使了宰輔的權利。

但是,畢竟沒有正式的名號。

如今李世民正式加封他們為左、右仆射,這無疑是對他們能力的高度認可和對他們過往功績的肯定。

而身為尚書右丞的魏征,則調任秘書監,負責整理典籍、參與朝政謀劃以及為李世民提供明智的諫言。

與突厥連年的大雪災不同,這幾年的大唐也接二連三的遭遇不同的自然災害。

貞觀二年的旱災和蝗災,便是對大唐的一次嚴峻考驗。

這兩場幾乎一起而來的自然災害,導致關中大地乾裂,莊稼枯萎,蝗蟲漫天飛舞。

關中大部分百姓們流離失所,齊聚長安。

若是按照曆史原來軌跡,這兩場巨大的自然災害,會導致大唐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

關中百姓的流離失所,會引發一係列的社會動蕩不安,治安問題也會隨之凸顯。

大量的災民湧入長安,給長安帶來巨大壓力,糧食供應緊張,物價飛漲。

除了引起很長一段時間的混亂,還會餓死無數百姓。

但好在當時的長安城中,有著蜀王李恪的存在。

心生憐憫之心的李恪,不忍這麼多大唐百姓遭受苦難。

使出了渾身解數,賑災施粥,以工代賑,建造藍田縣。

在物價上漲的時候,更是不惜花費大量的錢財,跨國購買糧食,以平息物價。

可以說,李恪的這一係列舉動,成功的救下了來到長安的那些災民,也讓整個長安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

一時間,關中的百姓家中,都供起了李恪的長生牌,他們口口相傳著李恪的善舉,將他視為救星一般的存在。

正所謂命運無常,貞觀三年,也就是今年,大唐再次爆發了旱災。

隻不過這一次,長安城中,已經沒有了李恪的身影。

前往封地任職的他,自然無法幫助朝廷協助這次賑災任務。

但好消息是,這一年的大唐恢複了不少的國力,朝廷在應對此次旱災時,也有了更多的底氣和資源。

再加上,有了李恪上一次救災的經驗,朝廷此次應對旱災更加從容有序。

因此,房玄齡和杜如晦決定借鑒李恪曾采取的以工代賑之法,組織大量災民參與水利工程建設和道路修繕等工作。

這樣既為災民提供了生計,又為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貢獻了力量。


最新小说: 我的鍋是異世門 開局製卡師,一張核心找五年 工程師的學霸係統 全球詭異婚配,我的老婆是詭帝 從長征到長津湖,我氣吞萬裡如虎 仙路誅仙2 一封淒美的分手信 高武紀元:開局加載田伯光模板 全家騙我養私生子,重生老太殺瘋了 降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