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了李恪這個前麵賑災的榜樣。
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對這次賑災之事蠢蠢欲動。
實在是李恪在救災之後的聲望,榮升之快,幾乎可以說,比之太子李承乾也要更勝一籌。
這讓李承乾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危機感。
要知道作為太子,威望和地位,最好都要保持在皇帝之下。
隻有這樣才能確保自己的地位穩固,順利繼承大統。
但李恪的崛起卻如同一顆耀眼的新星,在朝堂和百姓中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雖然說,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非常的懂事,不願留在長安,也沒有流露出要跟他爭奪東宮之位的意思。
但是,無論是朝堂之內,還是民間,總會有人時不時拿他與燕王李恪做對比。
而讓太子李承乾心裡很有壓迫感的就是,在年前,也就是冬日皇室狩獵的時候。
在他與魏王李泰比試射箭的時候,因為地震的原因,差點誤傷到父皇李世民。
李承乾覺得,他必須在這次賑災中有所作為,展現出自己的領導才能和擔當。
唯有這樣才能重新贏得李世民的信任和百姓的擁護,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
所以,在房玄齡與杜如晦提出以工代賑的辦法,來對付這次旱災的時候。
還不等李世民和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一行朝廷上的大佬,推薦這次賑災的人手。
太子李承乾就站了出來,朝李世民拱手道。
“父皇,兒臣身為太子,也想為這次受災的百姓做些事情,希望父皇將此次賑災之事,交由兒臣。”
麵對突然出列的李承乾,李世民一臉欣賞的點了點頭,眼中露出一絲欣慰之色,然心中亦有幾分疑慮。
畢竟,上次賑災施粥的時候,想著鍛煉一下這三個兒子,讓太子李承乾、蜀王李恪、魏王李泰這三個兒子,一人負責一處施粥地點。
最後,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表現平平,隻有那個滿腦子鬼點子的李恪完成了任務。
眼下賑災救命,雖然,自己現在的物資和底蘊,比起去年要好上很多。
但李世民仍對李承乾此次主動請纓有些擔憂。
畢竟賑災之事關係重大,關乎百姓生死與國家穩定。
李承乾見李世民未立刻應允,又急切道。
“父皇,兒臣深知此次旱災之嚴峻,亦明白百姓之疾苦。兒臣定當不辱使命,以實際行動回報父皇之信任與百姓之期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