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暫且不說,李世民又一次將朝廷中難以解決的沉重負擔,附加在他身上。
似乎從未真正考慮過他的處境與難處,隻知一味地索取。
這讓李恪的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有無奈,有失望,也有一絲不甘。
隻不過,看著會議室中依舊義憤填膺的眾人,他知道此刻不能任由這種負麵情緒蔓延下去。
他非常理解大家的情緒,畢竟兩萬石糧食對於北疆來說確實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眾人見討論了好一會兒,身為主心骨的李恪,一句話都沒有說。
他們也漸漸安靜下來,目光紛紛投向李恪,等待著他的決策。
隻是這一幕,讓一旁的馬周非常的不滿。
把你們召集過來,是商量問題解決問題。
你們倒好,這才剛剛開會,就欲把問題,甩到殿下身上。
馬周的臉色,一下子就變得非常難看起來。
“咳咳”
馬周出聲咳嗽了一下,然後目光如炬的掃視了一圈眾人,嘲諷的說道。
“正所謂,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你們身為殿下麾下的臣子,如今一遇到問題,便隻想著將難題推給殿下,而不想著自己去思考解決之法,這豈是為臣之道?”
馬周的話語擲地有聲,一下就讓眾人低著頭,麵露愧色。
見到眾人知錯,馬周的語氣稍緩,繼續說道
“諸位,此事也無需妄下定論。曆來朝廷府軍出征,有關糧草之事,向來有其既定之規,當攜帶麥飯九鬥,米二鬥,自籌武器補給。”
說到這,馬周將目光投向臉色不太好看,一直未曾開口的李恪身上,接著說道。
“殿下,北地不盛產糧食,此時陛下與朝中大臣,應當是心知肚明,不如我們上書一封,朝陛下和朝中諸公申述一下,不是我們不想配合討伐大軍,實在是力有不逮。”
“我們可詳細說明北疆的實際情況,百姓們剛剛恢複生產,糧食儲備極為有限,若強行籌集兩萬石糧食,必將使北疆陷入困境,甚至可能引發民變。”
“同時,我們也可以提出一些替代方案,比如我們可以派遣一部分兵力參與討伐,或者提供其他物資支援。殿下以為如何?”
聽到馬周的話,眾人這才驀然想起。
在李恪的改革下,封地上的士兵,已經由府兵製,直接改成了募兵以及職業化。
以往無論是前去護衛商隊也好,還是與突厥發生局部的摩擦也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