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色黑的更是仿佛能夠滴出水來。
但好在他控製的好,轉眼間便恢複如常,倒也沒被眾人看出端倪。
而台下的眾臣,卻也被李孝恭的進言,驚得麵麵相覷,殿內一時議論紛紛。
長孫無忌則微微眯起眼睛,手指輕輕敲擊著笏板,心中暗自盤算。
李孝恭今日突然為李恪發聲,莫非是受了誰的暗示?
唯有房玄齡與杜如晦兩人相視一笑,時不時的看上一眼河間郡王李孝恭,低頭開始耳語起來。
“晚些時候,要不我們兩個做東,到醉仙樓跟郡王賠個禮,道個歉。”杜如晦壓低聲音,目光地掃過正在義正言辭的李孝恭。
“要不還是過兩天,這會看他正在氣頭上,彆碰了釘子。”房玄齡撫須輕笑,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況且......\"
“況且什麼?”杜如晦湊近房玄齡,聲音壓得極低道。
“況且,雖然我與你跟燕王李恪的私交,雖說算的上不錯,可他那個醉仙樓的酒菜,可不是一般的貴,就算是我兩的俸祿,吃上一回,也夠肉疼的。\"房玄齡搖頭苦笑道。
杜如晦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忍俊不禁。
\"老房啊老房,都這個時候了,您還惦記著酒錢?”
說話間,他脖子往前伸了伸,看向一臉嚴肅的李孝恭道。
“這次要是不好好地賠禮道歉,跟郡王十幾年的交情,恐怕是要到頭了。”
房玄齡聞言,也是輕輕歎了一口氣:\"也怪我們倆思緒不周,竟然把他給忘記了。”
“不是有句老話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既然我們沒有考慮好,這不就要付出代價了嗎?”杜如晦苦笑著回答道。
“不過,若是去醉仙樓的話,我倒有個不必多花費銀錢的法子。”房玄齡忽地湊近杜如晦,一臉儒智的說道。
杜如晦眼前一亮,壓低聲音道:\"哦?杜相有何妙計?\"
房玄齡神秘一笑:“聽聞醉仙樓允許自帶酒水,我們不是有燕王送的“仙人醉”嗎?直接帶過去就好,這樣隻用付菜肴的錢,能省下一大半銀錢。\"
杜如晦先是一怔,隨即撫掌小聲笑道。
“妙啊!還是老房你高明啊,既全了禮數,維護了與郡王的情誼,又不傷荷包,你這算盤打得精!”
從河間郡王李孝恭站出來開口的那一刻。
房玄齡和杜如晦便明白,為何李孝恭今天的火氣這麼大。
除了皇室宗族中,好不容易出現了一個在領兵打仗上頗有天賦的燕王李恪。
不想埋沒他的領兵才華,以及想要儘快幫助大唐打破僵局外。
更因為剛才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在剛才建議北上運送糧草的副使人選時。
竟將他這位大唐開國宗室名將給遺漏了。
要知道,除卻現在北伐大軍的那些名臣良將,真正適合協助太子李承乾前往草原運送糧草的人選。
不是郭孝恪,也不是李君羨,而是他河間郡王——李孝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