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的目光透過遠處起伏的丘陵,仿佛看到山那邊的遼闊草原。
“代國公用兵如神,必然知曉知己知彼的道理,屆時帶著詳儘的地形圖前去,總比兩手空空強,至於斷頭路嗎?”
說到這,馬周就看見李恪露出一個神秘的笑容。
“年前,丁鼠在雲州東北十裡處,找到一個名為‘鷹嘴岩’的隘口,那邊的長城腳下坍塌了一個洞口,剛好能容一隊騎兵通過。”
李恪壓低聲音,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
\"正適合我們......去草原上"遊獵"。\"
聽完李恪的話,馬周便明白李恪走這邊,是事先計劃好的。
在他看來,隻要不是臨時起意便好。
他最擔心的就是李恪腦袋一熱,做出一些不計後果的事來。
\"殿下既然早有準備,那臣便放心了。\"
馬周收起地圖,正色道:\"不過突厥雖然在頡利可汗的強製下,耐著性子貓了整個冬天,但就怕總有耐不住性子的部族,我們還是小心一些為好。”
可沒想到,聽完馬周的這句話。
李恪的嘴角反而勾起一抹冷笑:\"那就正合我意。餓的越急的狼崽子,破綻越多。”
“隻要不是一下子冒出超過三千的草原精騎,我慢慢啃,啃上幾天,也能啃死他們。”
“殿下心裡有數就好。”
見到李恪這般成竹在胸,馬周雖不再多言。
而就在李恪與馬周小聲商討之際,燕王衛不愧是李恪安身立命之根本。
整個隊伍穿行在雪丘山林之間,儘管寒風卷著細碎冰碴,拍打在眾人臉上,燕王衛們卻連眼皮都不眨,特製的口罩與護頸將麵容遮得嚴實,隻露出一雙雙警惕的雙眼。
三千人的隊伍,除了戰馬偶爾發出的響鼻聲,竟無半點雜音。
......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作為大唐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對於這場大戰,李靖自然不會大意。
且不說其他幾路大軍,在以雲州為戰場的方圓三百裡境內,李靖已經悄然布下無數斥候。
斥候營的飛騎,每隔半個時辰便要傳回密報。
沙盤上的各色小旗,更是跟隨著情報更迭,不斷變換位置。
宛如一盤錯綜複雜的棋局。
雲州城,定襄道行軍駐地,大帳中。
李靖和尉遲敬德、蘇定方三人討論完接下來幾日,突厥有可能做出的動作。
正商議,今日即將到來的燕王李恪,以及他所帶領的燕王衛,應該駐紮在大軍營地的那一塊區域時。
帳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報——!\"
接著,一名斥候滿頭大汗地衝進大帳,單膝跪在三人麵前,大聲道。
\"稟大總管,燕王衛在渡過桑乾河後,神秘消失,不知去向。”
尉遲敬德聞言拍案而起:\"什麼?燕王衛消失了?你們乾什麼吃的,眼睛是瞎了嗎?又不是三個人,是三千人?就算是三千頭豬,也不可能憑空消失!\"
蘇定方聞言,立馬站起身來,來到沙盤前,朝著那名斥候快速說道。
“你說說,燕王衛最後消失的地方,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