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定襄城內的守軍,數量不低於十萬。
想要成功的突襲,還得經曆一場硬戰。
想到這裡,李恪沉聲下令:\"傳令全軍,就地休整半個時辰,補充體力,但不許生火,半個時辰後,準時出發!\"
......
有時候,就連李恪也不得不相信,這曆史也有一些不可抗力。
即便他帶著預知的優勢而來,總是想一點一滴的改變一些曆史,也會遇到這些不可控的阻力。
從惡陽嶺上下來之後,李恪就下令全軍輕裝前行。馬蹄裹布,人銜枚,馬摘鈴,務求悄無聲息。
然而,應了那句老話,“忘川跑死馬。”
在惡陽嶺上,望著定襄城似乎近在咫尺,不過十幾裡路途。
可真正行起軍起來,這才發現這段路途其實不近。
尤其是行軍到一半的時候,天地間不知何時升起了迷霧。
先是薄霧如紗,漸漸濃重如乳。
最後,竟化作伸手不見五指的茫茫白障。
坐在馬匹上的李恪,恍惚間竟然仿佛與史書上的記載重疊——貞觀四年正月,李靖督師北征,以定方為先鋒。遇霧,定方率二百騎掩至頡利牙帳,頡利及隋公主狼狽散走,餘眾俯伏,靖軍既至,遂悉降之。
隻不過,現在這場霧,被李恪先行遇上了。
並且,他的先鋒軍也不是蘇定方,而是唐俊悟。
為了防止他迷路,李恪還將從小在草原上生活的忽倫派給了他做副將。
最重要的是,李恪還給他們下達了一個比較靈活,卻又暗藏小心思的命令。
那就是,若是率他們優先發現了頡利可汗的營地,可以率先發起進攻。
為了讓唐俊悟能夠跟曆史上的蘇定方那樣敢率兩百精騎就夜襲頡利可汗牙帳,李恪還悄悄的給唐俊悟補上了五百人。
李恪自然不能下達那種直接不顧屬下死活的命令,但若是唐俊悟和忽倫遇到這種千載難逢,且能夠留名千古的機會,而沒有把握。
那李恪也無所謂,隻要一旦開打,以頡利可汗現在的膽量,定會如驚弓之鳥般棄營而逃。
事實上,也正如李恪所預料的那樣。
作為前鋒軍的唐俊悟,帶著五百騎兵,在伸手不見五指的迷霧中迷失了方向。
在這樣的又是大霧又是大雪的天氣中,就算是忽倫這位自小在草原上摸爬滾打的突厥俟斤,此刻也隻能握著彎刀,眉頭擰成死結。
他幾乎貼在馬背上,墨綠色的眼睛,死死盯著混著雪水的泥土上,試圖從厚厚的冰雪上,尋見一兩枚馬印,為他指明方向。
可呼嘯的北風裹挾著冰晶,將所有線索都攪成了亂麻。
就在一行人,幾乎陷入絕望之際。
他們的對手,給他們指引了一個正確的方向。
一位在帳篷裡喝酒喝多了的突厥小貴族,哼著不成調的曲子,準備出來解手。
醉眼朦朧的他,一不小心,將帳篷裡麵的火盆,給踢翻了。
熊熊烈火,瞬間點燃了帳篷裡麵的易燃物。
儘管帳篷內的奴隸反應很快,也及時撲滅了控製了火情。
但已經摸索到突厥營地外,相隔不過十丈,正在四處尋找方向的唐俊悟與忽倫等人,還是將這一幕敏銳的捕捉到了。
兩人相視一眼,眼中同時燃起嗜血的凶光。
忽倫的彎刀在掌心轉出凜冽的弧光,刀刃與寒風相撞發出嗡鳴。
\"唐將軍,\"忽倫壓低聲音,手指前方,\"那頂金紋帳篷必是貴族居所,按突厥習俗,可汗牙帳必在百步之內!\"
唐俊悟微微頷首,立即抬手示意全軍集合。
借著火光他仔細觀察,果然在濃霧中隱約可見數頂更為華麗的大帳輪廓。
“唐將軍,我們不負眾望,終於找到了頡利可汗的牙帳所在位置,趕緊派人去通知燕王殿下吧!這麼大的霧,想必燕王殿下這會也該著急了!”
見到成功找到頡利可汗牙帳的方向,忽倫難掩興奮之情,他立即興奮地向唐俊悟建議道。
作為前隋驍果軍的折衝校尉,唐俊悟自然也不會是什麼泛泛之輩。
要不然,他也不會從一眾追隨李恪的土匪頭目中,一躍成為李恪的心腹愛將。
他眯起眼睛,盯著遠處若隱若現的定襄城輪廓,伸手打斷了忽倫的話。
他看向忽倫,眼底似乎有一股火光在不停地跳動。
\"不可!”
聽到唐俊悟的話,忽倫有些不解。
但唐俊悟作為跟著李恪從一兵一卒都沒有的蜀王,一路拚殺到坐擁北方十四州,雄踞一方的燕王。
他自然知道李恪的潛力,他清楚地明白,若論單純的實力和手段,自家殿下在當今陛下的一眾兒子中,都是最出眾的。
雖然說如今,李恪的頭上還頂著一位太子李承乾。
但那位太子,除了出身,哪一點夠資格與燕王殿下相提並論?
儘管他們這些追隨李恪的人,尚且不知道李恪有沒有問鼎的野心。
但他們這些人在心底,其實也幻想著有朝一日,做那從龍之臣,立那擁立之功。
若能在此戰中生擒頡利,不僅能讓李恪在朝堂上的威望直逼太子,更能讓北方諸部徹底臣服。
以自家殿下的年紀,未來怎麼說都有著無限可能。
再則,隨著李恪的地盤和勢力越來越大,追隨燕王殿下的人才也越來越多。
唐俊悟明白,若想緊跟在李恪的身後,不掉隊,就必須抓住每一個機會,為殿下立下不世的功勞。
他舔了舔乾裂的嘴唇,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低聲道。
“忽倫埃斤,\"唐俊悟壓低聲音,眼中精光閃爍。
“你如今初入燕王麾下,尚未站穩腳跟,就算是燕王殿下對你們這些這些草原豪傑青眼有加,可沒有實打實的軍功和政績,說到底,底下的人誰也不會真的服你們?”
“而你們,也需要一場實實在在的軍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說到這,唐俊悟的右手重重的指向前方不遠處的定襄城。
“現在,定襄城就在眼前,你敢不敢跟著唐某,去博一個封侯拜相的前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