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若是袁天罡出麵交涉一番,就能與唐俊悟一行解除誤會,甚至得到唐俊悟一行的幫助。
但因為這件事牽涉太廣,袁天罡不敢讓太多人知曉。
他隻能裝作視而不見,帶著寶音公主快速穿過戰場。
......
這次由李恪搶先發動的定襄城突襲戰,與曆史中大致的情況類似。
喝多了酒水,還沒有徹底清醒過來的頡利可汗,誤認為是李靖節製的征討大軍已經打了過來。
膽小怕死的他,拋下自己的女眷、部眾,帶著親信倉皇逃竄。
他騎著一匹快馬,在風雪中狼狽逃往磧口方向,企圖以後再東山再起。
而在定襄城後隋的太後寢宮內,失去突厥大軍保護地後隋女眷們也是亂作一團。
其中一位差不多二十來歲的青年人,也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朝著一位年過四十,卻因為保養得當,如同二十多歲的少婦一般的婦人,急切地說道。
\"母後,大唐已經打過來了,突厥人敗了,頡利可汗也拋下我們獨自逃命去了,我們現在也趕緊跑吧?隻要我們速度快些,我們應該還能跟上頡利可汗的隊伍...\"
這位青年不是彆人,正是由東突厥上任可汗,處羅可汗扶持的隋王——楊正道。
至於那名美貌與氣質都極其出眾的婦人,則是隋煬帝的皇後蕭氏。
在竇建德俘虜了蕭皇後和楊正道後,突厥上任可汗處羅可汗就派遣使者,到竇建德處,將蕭皇後和楊政道迎到了東突厥。
竇建德因為還要依靠突厥的力量,對付大唐,迫於突厥的壓力,不得不將蕭皇後和楊政道交出。
從此,蕭皇後便帶著傳國玉璽和部分隋朝宗室,在突厥的庇護下建立了一個名為“大隋”的小朝廷。
立楊政道為“隋王”,東突厥境內所有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交給楊政道管治,複立了\"大隋\"政權。
楊政道在定襄城設置百官,依照隋朝製度,儼然建立了一個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小朝廷。
隻不過這個朝廷,隻能居於定襄城一隅,就算是巔峰時期,也不過堪堪一萬多人。
完全就是突厥人用來牽製大唐的一枚棋子罷了。
那婦人——也就是大隋太後蕭氏,聽到楊正道的話之後,猛地一拍案幾,厲聲喝道。
\"糊塗!\"
她美目中閃過一絲銳利,\"你以為頡利那個懦夫能逃到哪裡去?唐軍既然敢夜襲定襄,必定在沿途都設下了埋伏!\"
楊政道被嚇得一哆嗦,結結巴巴道:\"那...那我們...\"
看到這位自己不惜出賣美色,扶持了十幾年的\"隋王\"如此懦弱,且沒有主見。
心灰意冷的蕭太後,眼中也不由的閃過一絲失望。
這位南朝梁皇室後裔,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曆經隋煬帝皇後、宇文化及淑妃、竇建德寵妾、兩代突厥可汗之妃的傳奇女子,此刻也終於露出一絲疲憊之色。
她緩緩起身,走到窗前,望著城外衝天的火光,幽幽歎道。
\"十六年了……從江都宮變那夜起,本宮帶著你東躲西藏,輾轉各方,所求不過是一線生機。\"
她轉身凝視楊政道,聲音忽然淩厲:\"可你呢?除了在頡利可汗擺出一副懦弱無能的模樣,整日隻知飲酒作樂。”
“我讓你在頡利麵前偽裝成人畜無害地樣子,不是讓你真的變成一個懦夫!這麼多年,你告訴我,你可曾想過複國?\"
蕭皇後的話,像一道道利箭,刺得楊政道麵色慘白。
他踉蹌後退,撞翻了案幾上的青銅酒樽,酒液潑灑在地毯上,如同鮮血般暈染開來。
楊政道額上滲出冷汗,嘴唇顫抖著卻說不出半句辯解。
是啊!這麼多年來,他何曾真正想過複國?
不過是借著\"隋王\"的名號,在突厥人的庇護下苟且偷生罷了。
蕭太後看著孫子這副窩囊模樣,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道兒,你也彆想著逃了,外麵廝殺正勝,雙方都殺紅眼,你手低下那些一次刀鋒都沒有見過的人,如何護得住我們。”
說到這,蕭皇後不露痕跡的捏了捏藏在懷裡的“傳國玉璽”,臉色故作淡定的說道。
“如今這天下,誰也護不住我們,逃到那裡也沒用了,如今也隻有向大唐俯首稱臣這一條路。放心,這些年我也派人到外麵打聽過了,李淵的兒子,李世民是個好皇帝,應該不會為難我們孤兒寡母的。\"
說完,還怕楊政道憂心,又繼續說道:“當年在江東,原以為大隋就剩下你這一縷血脈,不曾想李淵的兒子李世民還娶了阿摐的女兒為妃,還生下了如今的燕王李恪。”
說到李恪,蕭皇後眼睛看向楊正道,“你不是還私自聯係過他嗎?你我若以禮歸附,憑著這層親緣,也算有了三分薄麵。”
可誰料,楊政道聽到她的話之後,大驚失色道。
\"皇祖母!我們可是大隋皇室,怎能......\"
\"閉嘴!\"
蕭太後厲聲打斷,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你以為現在還是你祖父在位時的光景嗎?\"
站在窗前的她,氣憤的用手指了指外麵越發靠近的喊殺聲。
\"十六年了...本宮帶著你輾轉六主,為的就是保住楊氏最後一點血脈,匡扶大隋,可你呢?這麼多年又做了什麼?十幾年前蝸居於一城,十幾年後還是如此...\"
楊政道被問得啞口無言,隻能低頭沉默。
蕭太後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情緒,繼續道:\"本宮知道你不甘心,但眼下形勢比人強。李唐已經坐穩了江山,我們若再執迷不悟,隻會白白送命。\"
聽到殿外喊殺聲漸近,蕭太後迅速整理好鳳冠霞帔,穩穩坐在椅子上。
她最後看了楊政道一眼,低聲道:\"記住,待會無論發生什麼,你都要說之前那一切都是突厥人脅迫的。與我們無關,至於能不能活下來......\"
話音未落,殿門被猛地踹開。
正是費了好一頓搜索,從而找來的寶音公主與袁天罡一行。
聽到這番聲響,等到楊正道看到拿著明晃晃的刀劍,如同兵匪一般的寶音等人,這貨直接嚇得攤倒在地。
倒是蕭太後從容起身,對著寶音公主等人盈盈一拜,強忍著心中的害怕,朗聲說道。
\"還請將軍轉告大唐皇帝,大隋太後蕭氏攜隋王楊政道,歸順大唐,餘生隻做大唐順民。”
她眼角餘光瞥見癱坐在地的楊政道,不由暗暗歎息——這個不成器的孫子,終究還是需要她這個做祖母的,為他鋪最後一條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