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潞安之戰_大明天啟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天啟帝 > 第32章 潞安之戰

第32章 潞安之戰(1 / 1)

王嘉胤、吳延貴在臨縣之戰敗逃後,與高迎祥取得聯係,然後自青龍渡南下前去會師,曹文詔、孫傳庭則順勢收複了永寧州。

在各路官兵的合圍打擊下,義軍無法安心待在原地發展壯大,隻好繼續南下逃避,一路上沒有補給,缺衣少食,隻能通過搶掠百姓來補充軍資。

王二死後,王自用、王之爵收攏敗軍,商議一番後決定跟隨闖軍的步伐,離開陝西另尋出路,隨後在韓城渡過黃河,進入到山西平陽府地界。

王家軍、闖軍及王嘉胤、吳延貴部會師於吉州,然後占據平陽府治臨汾縣,才發現平陽府一帶基本已人去樓空,臨汾百姓已經跟隨平陽衛北上汾州府。

義軍四麵進擊,大掠周邊州縣,幾天後相繼占據了絳州和解州。

不久,闖軍強攻蒲州,蒲州守禦千戶所死守城池,全員戰歿。

義軍占領蒲州,控製了整個平陽府,使得晉西南成為農民起義第二個根據地,大量流民和小股義軍雲集而至。

李自成和張獻忠聞訊,率部進攻潼關,全殲潼關守軍,兩部人馬進入河南地界。

六月二十二日,在陝州擊潰弘農衛,占領陝州城。

二十五日,李自成、張獻忠兩部包圍洛陽。

新任河南巡撫楊天錫一方麵緊急向朝廷求援,一方麵調各地衛所彙集開封。

七月六日,諸路義軍首領於平陽府會盟,身在河南的李自成和張獻忠也派出代表參會。

會上推舉高迎祥為義軍盟主,再次高舉“開倉賑災,均田免賦,救濟黎民,推翻暴政”的口號,結成第二次義軍聯盟。

會後,高迎祥整頓各路義軍,統一調度,分兵進擊。

七月十日,義軍大舉進犯潞安府。

高迎祥手下大將劉哲、黃龍率六萬餘闖軍,吳延貴率部三萬餘人合攻長治縣。

潞安知府張泰階率潞州衛、沈府中護衛登城防守;

沈王世子朱效鏞大散沈王府家財招募鄉勇,犒勞守城將士,並親率家丁家仆登城協防。

各地官軍聞訊,緊急向長治增援,潞安之戰爆發。

七月十日夜,澤州的寧山衛一接到張泰階求救信,匆匆忙忙就連夜出發北上。

十一日清晨,在高平縣以北的長平關一帶,寧山衛遭王嘉胤部伏擊被包圍,激戰一上午,寧山衛指揮使及官兵兩千餘人戰死,殘餘士卒向義軍投降。

七月十二日,曹文詔率部南下經隰州向臨汾縣逼近,黃得功、周遇吉率太原左衛、太原右衛、汾州衛、平陽衛進攻霍州。

王之爵、王自用率部在霍州據城死守,黃得功、周遇吉一時奈何不得。

同時,孫傳庭率三千營直接馳援長治,沁州守禦千戶所官兵主動充當先鋒南下開路,在屯留縣以北為闖軍劉哲部所阻。

沁州官兵悍不畏死,以大無畏的勇氣反複衝擊對方防線,在三千營側翼攻擊下,最終擊潰敵人,劉哲隻好率部退守屯留縣。

義軍姬關鎖部自沁源縣一帶出擊,從側翼襲擾,策應劉哲,遊蕩於五漓山一帶,從後方騷擾官軍。

“顯道神”高加計、“鄉裡人”劉浩然、“活地草”賀宗漢各率部活躍在潞城、黎城、襄垣等地,跟官軍打起了遊擊戰。

孫傳庭受困於此,不勝其煩。

七月十三日,曹文詔部連戰連捷。

在蒲縣擊潰義軍“九條龍”部,陣斬賊首九條龍;同日下午又在蒲縣南郊擊潰“搖天動”部,陣斬賊首搖天動;十四日,於襄垣縣以北擊敗“混天王”部,義兵驚懼,爭相渡河逃亡,混天王落水後失蹤。

曹文詔欲渡過汾水,奈何遍尋船隻不得。

七月十四日夜,黃得功、周遇吉組織敢死隊趁夜攻城得手,王之爵被部下所殺,王自用僅帶數十騎逃回臨汾。

十五日,黃得功、周遇吉出霍州,到達臨汾以北的高河北岸,形成對平陽府的夾擊之勢。

高迎祥見勢頭不對,果斷放棄臨汾,義軍各部分兵向東、向南退入大山之中。

七月十五日,河南彰德府彰德衛、林縣守禦千戶所經壺關入潞安府地界馳援長治縣,突然出現在義軍身後,長治守軍趁機出城突擊,義軍大亂,吳延貴死於亂軍之中。

孫傳庭聞訊率部發揮騎兵機動優勢,繞過屯留縣,直擊黃龍部側後,黃龍部被三千營多次衝陣,數萬義軍承受不住崩潰。

黃龍拋棄部下,僅率一千親衛老營逃走,會合劉哲後向西遁入山中。

七月十六日中午,潞安府戰鬥結束。

黃龍、劉哲西逃,賊首吳延貴授首,義軍各部死亡兩萬餘人,投降、被俘數萬人,剩餘各部四處逃散。

各路官兵傷亡約六千人,主要是寧山衛被殲及長治守軍陣亡不少。

潞安一役以官軍大獲全勝告終,也標誌著義軍第二次聯盟的破產。

王自用逃回臨汾後,收攏潰兵僅得幾千人馬,原本從陝北帶出來數萬人的隊伍損失殆儘,元氣大傷。

高迎祥棄守臨汾,王自用帶著殘兵敗將投奔了王嘉胤。

王嘉胤聽聞好兄弟吳延貴敗亡,來不及悲傷,接納了王自用組成新的“王家軍”,一路劫掠向南逃遁。

“王家軍”最早由王二和王之爵創建,是陝西最早正式扯起反明大旗的隊伍,是拉開各地農民起義序幕標誌性的一支隊伍。

後來,在宜川會盟時吸納了王自用等數支中小義軍隊伍,雖然一直以來實力不是很強,卻是各路義軍中影響力、號召力最強的隊伍,是所有農民起義軍中“開山鼻祖”般的存在。

王自用收攏的潰兵基本上都是最早跟隨王二、王之爵的老營人馬,清一色陝西農民,是最為憎恨腐朽的大明官府的一批人。

所以王嘉胤和王自用一合計,為了保持在民間及義軍中的聲望和影響力,最終決定還是繼續沿用“王家軍”的旗幟。

王嘉胤和王自用反思總結了自從起義以來,一路上的失敗教訓,發現王家軍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組織、沒有紀律,領導核心鬆散,隊伍戰鬥意誌不強,並針對這些問題開始了對王家軍的整頓改製。

喜歡大明天啟帝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天啟帝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人:演過戲嗎?你就神格麵具! 五分鐘寫歌,高冷女上司戀上我 車禍後,我的前女友全都來了 棠落江珩 千金算卦,總裁破災 開局娶女囚,我成就最強悍卒 高嫁豪門,我靠直播花錢火遍全網 世界生存係統 一代大醫在民間 四嫁帝王,三位前夫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