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世濤將軍長得有點像威嚴版的小品演員黃紅。
跟他稍微寒暄幾句,趙頌就開始跟他討論起打擊計劃。
而核子加農巨炮也在建設之中。
巨炮280毫米口徑,70倍身管長度,賦予了它前所未有的射程與威力。
常規榴彈之下,方圓四十餘公裡皆在射程之內;
若置於岸防基座,射程更可延伸至四十五公裡;
而低阻增程彈的加入,更是讓它的射程躍升至七十八公裡之遠。
如果升級電磁加速線圈,則可以將炮彈打到兩百公裡遠的超遠距離。
隻可惜,現在還沒有相對應的重型車輛能夠拖動這個大家夥,
改造成列車炮也來不及了。
隻能先做成固定式的基座巨炮。
經過仔細測算,趙頌決定將巨炮放置在橫濱和江戶之間的位置。
從這裡可以一炮打到我孫子的小鬼子後勤基地,配合核子炮彈的巨大威力,除非小鬼子能遊過150米寬的大河,逃到對岸。
否則全都在打擊範圍之內。
黃昏之前,三門巨炮建設完畢。
修長的大炮被六角鋼架支撐在環形炮座之上,炮管從掩體中探出,前端卻巧妙連接著一根直徑超過一米的奇異套筒。
它如同天文台穹頂下的巨型天文望遠鏡,以接近60度的仰角窺視著遠方。
四十公裡內的所有鬼子目標,都落入其冰冷的視線之中。
兩架殲六在空中飛行了一天,將鬼子的活動範圍全都畫在其中。
至於幕府軍,能通知撤退的都通知過了。
還沒有撤退的就聽天由命吧,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對著航拍照片劃定的區域,程世濤將軍和參謀人員在地圖上用圓規畫著一個個圓圈。
趙頌湊上去問道“你在地圖上畫這麼多圈乾嘛?”
程世濤解釋道“首長,這些是一萬噸當量核子炮彈的殺傷半徑,給他算上30的重疊冗餘,今晚每門炮大約要發射50發炮彈。”
“三門炮那就是150萬了。”趙頌咂麼咂麼嘴“都夠我建個軍事基地的了。”
看來使用核彈的效費比不高,隻是見效比較快。
“你這個炮打一晚上,小鬼子不都跑了?”趙頌問道。
“我們兩門炮從兩邊往中間打,一門炮從中間往兩邊打,他們都被包在中間,往哪裡跑?”
程世濤笑道“他們如果能夠承受高溫和輻射區跑出去,那該當他們不死。”
趙頌哈哈笑道“那倒是,不過,如果用飛機扔航彈的話,是不是打擊效率更快?”
程世濤答道“飛機扔核彈確實速度快,但是都是高空投擲,帶降落傘的話,不但打擊不準確,如此近的敵我距離,也容易造成附帶傷害。”
“另外,打擊範圍不平均,直接的後果就是需要更多核彈才能達到同樣的打擊效果。”
那就是要花更多的錢。
趙頌了解了,點點頭道“那就先放一炮,聽聽響。”
隨著一聲轟鳴,炮火劃破長空,直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