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師堂的少女是天才,她選擇散功,那幾乎是絕對的事情,不是現在就是未來的某個時間。
那其他的外來者呢?
丹藥學院的人彙報說過,很多外來人都有散功需求,還特意開發了一種散功藥。
但具體的數字是多少呢?
有多少人已經接受過散功了呢?
報告裡說,他們大部分都是叫藥師上門散功。
藥師在城裡屬於稀有人群,出診一次,費用絕對不低。
這樣的費用,外來者都能承擔?
想了這麼多問題,石鐵突然想起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為什麼城裡沒有大型醫院。
曾經的舊城,是有醫院的,麵積非常大,也不止一個,都是他親自規劃出來的。
後來,隨著全民開始納靈,醫院的存在就沒太多意義了。
畢竟,納靈本身就能治愈大部分的疾病。
而且,治愈類法術又不難學,隻是很難精通,它都無法治愈的疾病,之前的醫院,也沒辦法。
到舊城後期的時候,醫院就幾乎已經沒有什麼病人了。
新城建立時,石鐵甚至完全忘了,健全的城市,至少應該存在一個醫院。
雖然城裡的私營藥館,也有簡單的病房,但他們畢竟是自營買賣,商鋪總體麵積就不大,能容納的人不過幾人而已。
想到這裡,石鐵才想起,城裡那幾十萬,卡在了築基期的普通市民,頓時覺得自己辜負了他們的信任,愧為城主。
築基期的市民們,在哪兒看病療傷呢?
此時石造廠還在海外待命,自然不可能讓他們回來接單。
而石鐵又是個,一旦發現了問題,就急躁不行,無法等待的性格。
也便不再管劫生石造廠回來看到醫院,會不會埋怨他了。
在他的腳下,是南城區與宗門之間的一大片空白區,原本的陡坡早就已經被碾平,隻是還沒有人來這裡開發。
從地圖上來看,這裡隻是南城區的腹地,還遠遠沒到邊界。
外來人通過考核的概率非常小,很多人甚至幾十年都無法通過,現在他們大部分人,還沒有資格購買房產,更沒有資格在城區建築房產。
這片為他們準備的城區,自然也就空著很多地方。
在原本的計劃裡,石鐵現在應該已經召集全程官員,商議決定海外塔樓的各種細節規則。
但此刻,他的內心隻想著儘快把醫院給建起來。
掉頭往宗門更南方的位置,飛出數百公裡,他終於見到了連綿起伏的岩石山脈。
依靠線火術,他切割下了巨大的石料,全部塞進洞穴空間。
大約將洞穴空間都塞滿了,他才直接以傳送陣回到了南廣場。
南城區裡,距離最近的房屋,還有約三十米的距離,與海邊約兩百米的距離,石鐵先以法術在地麵畫出了一個大框。
然後,他將洞穴空間裡的石料取了出來,以浮空術將其全部懸浮空中。
接著,用線火術切割石料,成四塊長五百米,高五十米的梯形大石板。
每一塊石板的頂部,寬度約三十公分,底部則是三米左右。
四塊石板以方形立在畫好的框上,又從石料小山裡,切出四條方形石柱,放在四塊石板的兩端,再以固土術將石板與石柱,還有地麵融合一體。
緊接著,石鐵繼續從石料小山裡,切割出四條長五百米,寬十米,厚一米的石板,放在了已經融合成體的,四堵牆的頂部,再次融合。
本來,他想的是,切一塊長寬五百米的石板來做頂板,但又擔心它會塌,而且也不利於采光。
幾百年前的住院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了,住院病人,對陽光有多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