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模擬山穀訓練雷鳴天機的教育設計,雲上堂房內的所有學生,都很快掌握了操控雷鳴天機的技巧。
隻是受限於他們的境界,雷鳴天機的距離和速度,還無法達到上萬公裡的高空,或者無法在那樣的高度上保持穩定。
真正能上天測算數據的,其實隻有堂房中的金丹長老,也就是方宙一人而已。
比起他那個心理毛病一堆的哥哥,石鐵對他還是比較放心的。
作為第二紀元之後的新生兒,方宙是第一個突破金丹的市民。
而且他的突破過程,城主沒有直接參與,也沒有過多少幫助。
他完全是依靠城市教育,萬國通行的工作磨礪,還有自身的悟性,才成為的金丹。
不論從天賦還是努力程度上,在整個城市之中,想要找到比他更優秀的人,恐怕都不容易。
而這位第二紀元新生代的第一人,也確實沒有辜負城主的信賴——雖然他本人都不知道這一點。
又是幾個全城歡慶的節日之後,關於大地運行速度和角度的數據,便已經被方宙測算了出來。
他將此數據,立即拿到了餘霞金造廠雲上分廠,以供其製造出合適的法器試驗品。
同時,雲上堂房內部,也開始以此數據,展開了一係列的教學材料編寫,以及各種法器的製作練習,和遠距離操控法器的實踐教學。
全程目睹著這一切的發生,石鐵的內心,充滿了希望和欣慰。
又是一段緩慢而平靜的時間過去了,餘霞金造廠雲上分廠,已經成功造出了第一代試驗品。
作為雲上耳目塔的研發製作負責人,餘霞用浮空法力托著已經試驗過好幾次的試驗品,來到了城主麵前。
巨劍劍柄,離地數千米高空,風輕無雲。
仔細觀察之後,石鐵發現,眼前的這個半球,和放置在金丹山西側的那個,竟完全不一樣。
那是個,和它在私心堂內投影出來的玩意,幾乎一模一樣的東西。
能明顯看出來,它主要的組成部分和聚死半球一樣,隻是半徑小了十幾倍,其他的法台設計都在這個部件的外側。
餘霞語氣驕傲的解釋道“之前造聚死半球時,我用了一些抗腐蝕性高的材料,這次造的東西要吸收太陽光,我就換了一種材料。”
“考慮到它的主要功能是傳音台,不需要太大的體積,所以我們就隻做了這麼大。”
“內部的設計,也略微調整了一些,能更好的保持熱量的聚集,不會在內部引發爆炸,也不會讓材料融化變形。”
“在具有屬性的靈力之中,火屬性對接觸材料的破壞,其實是最嚴重的。”
“一年兩年或許沒事,時間久了,裡麵的東西,肯定會出問題。”
“我就想了個辦法,把外殼和內殼層層分離,隻要知道結構原理,就能用特殊的工具打開,使用新的材料更換。”
“我想把這個東西,叫做‘聚陽半球’。”
石鐵連連點頭,並主動省略了,餘霞話裡摻雜的大部分專業名詞和動詞,隻保留下他能聽明白的。
看著比一棟房子還是大了幾圈的東西,他努力思索了幾秒,才建議道“你做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