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十年。
在這段時間裡,沒有任何關於魔神的消息傳來。
聖劍國那邊,也一直沒有消息傳來,就仿佛是山神都已經消失了一樣。
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石鐵也漸漸不再關心遙遠的魔神。
依靠不在此方結界技術的幫助,全城各行各業,都用上了或單人,或多人,或公用,或私用的訓練空間。
市民們可以在市場上,購買到手持結界球,裡麵就是一個僅供單人或一家人使用的小型空間。
在這些空間裡,高手們不用再擔心,自己一次全力施法之後,就要休養半個月時間來恢複。
如果是完全獨立的私用單人空間,即便是耗儘全力,也隻需要休息兩天,就能讓裡麵的金屬人偶,恢複到它最初的法力強度。
當然了,第一次投放金屬人偶時,使用者還是需要為其灌注自身法力,隻是後續就不需要再重複灌注。
在這段時間裡,關於各行各業的高手模板人偶,也應運而生,並形成了固定的生產線。
它們不僅被放入了各個行業的訓練結界之中,甚至還出現在了市場上,可供個人購買回去。
這些人偶沒有五官,隻有完美適配不同技巧的四肢比例,也沒有其他的人類特征。
一開始,訓練結界針對的,還隻是職業訓練和功法訓練的問題。
漸漸地,市民們逐漸發現,某些娛樂行業項目,它似乎也可以滿足,於是,相關的應用技巧和設計,便也迅速紅火了起來。
特彆是凡人,他們攢錢買到廉價的,不在此方結界球之後。
依靠雜品靈石催動的分身法器,將他們的意識,投入到配套的特製金屬玩偶身上,再進入結界球之中。
因為有靈石為人偶灌注過靈力,於是,不在此方世界裡的他們,便也是可以使用各種法術的納靈高手了。
真正體驗到法術的妙用之後,很多凡人都沉溺在了其中,除了必須的吃喝之外,他們幾乎就生活在了裡麵。
雖然,那隻是個指甲蓋大的小人偶,廉價的不在此方結界球裡麵,也不存在什麼設計元素,純粹就是空曠的一片,但他們也玩得非常開心。
十年時間過去,城市街道上的行人數量,直接少了九成。
就像是某種規則性的觸底反彈似的,突然一天,街道上的人又變多了,並且每天都在增加。
人群的方向,全部是工作。
稍微調查了一番後,石鐵驚訝地發現,有些聰明人,竟利用各部門對不在此方結界球的設計原理,製造出了可以添加到結界球裡的,各式各樣的小玩物。
這些小玩物中,有山石房屋,有動物植物,也有人形玩偶,體積很小,但價格卻都不低。
很快,它們就被人玩壞了,出現了各種不能說出來的東西。
似乎是因為它們的出現,大部分沉溺在結界球裡的市民們,紛紛開始出門工作了。
與石鐵想象中的不同,修為境界的高低,與對結界球的接受程度,竟然完全相反。
凡人愛死了他,金丹們卻看都不看它一眼。
而在這類新式法器的發展過程中,幾乎都是由納靈在主導著設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