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帝舜姚重華_烘爐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烘爐記 > 第30章 帝舜姚重華

第30章 帝舜姚重華(2 / 2)

執政之初,重華便決心修訂曆法。他召集了天下最聰慧的智者,夜以繼日地研究天象,推算節氣。終於,一部全新的曆法問世,它更為準確地指導著百姓們的農耕漁獵,讓生活變得更加有序。

祭祀大典也是重華著重舉行的大事。他深知天地神明的敬畏對於國家的安寧至關重要。在莊重的儀式中,他虔誠地祭祀上天,感恩著上蒼的庇佑;祭祀著天地四時,祈求風調雨順;祭祀山川群神,希望大地富饒,護佑子民。

諸侯的信圭,象征著權力與信任。重華將諸侯的信圭收集起來,又精心擇定吉日,召見各地諸侯君長。那是一場隆重無比的典禮,彩旗飄揚,鼓樂齊鳴。重華重新頒發信圭,目光堅定地注視著每一位諸侯,傳遞著他對忠誠與責任的期望。

即位的當年,重華便踏上了巡守之路。他馬不停蹄地前往各地,祭祀名山,以表對山河的尊崇。每到一處,他都召見諸侯,詳細詢問百姓的生活狀況、農耕收成。他走進田間,與百姓親切交談,親嘗民間疾苦;他步入市井,了解商賈貿易,謀求繁榮之道。

重華規定以後每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諸侯的功績。對於那些儘心儘力、造福一方的諸侯,他予以豐厚賞賜,加官進爵;而對於那些貪婪暴虐、魚肉百姓的諸侯,他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歲月流轉,在重華的治理下,國家日益昌盛。田野裡麥浪翻滾,百姓們安居樂業;城市中商鋪林立,繁榮熱鬨。諸侯們對重華敬畏有加,紛紛效仿他的仁德治理之道,儘心儘力地為屬地百姓謀福祉。

而重華,依舊奔走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他的身影成為了百姓心中的希望,成為了國家繁榮的象征。他的努力與智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這個古老國度的前行之路。

黃帝曆473年,帝堯駕崩,天下縞素,重華守孝於靈前,悲痛欲絕。三年之間,重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一心緬懷帝堯之恩德。

孝滿之後,重華決心繼承帝堯之遺誌,讓天下百姓能安居樂業。黃帝曆476年,重華在政治上開啟了一番前所未有的興革。

此前,雖已舉用皋陶、契、棄、伯夷、夔、龍、垂、益等賢臣能士,但他們職責不明,事務多有混亂。重華深知如此下去,難以造福百姓,於是在朝堂之上,他鄭重地頒布新令。

他望著下方神情肅穆的臣子們,聲音堅定有力“棄,吾命你為田疇之官,掌管農業之事,務必讓百姓糧倉充實,免受饑寒之苦。”棄出列,跪地領命,眼中滿是擔當的決心。

“契,從今往後,你擔任司徒之職,推行教化,讓百姓知禮儀,明道德。”契向前一步,拱手稱是,神情莊重。

重華的目光轉向威嚴的皋陶,說道“皋陶,任你為‘士’,執掌刑法。執法需公正嚴明,不可冤枉一個好人,也不可放過一個惡人。”皋陶抱拳應答,聲如洪鐘“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垂,朕命你擔任‘共工’,掌管百工之事,打造精良器具,促進百業繁榮。”垂恭敬行禮,接下使命。

“益,你為‘虞’,掌管山林。要讓山林豐茂,物產富足,並合理取用。”益領命謝恩,心中已有規劃。

“伯夷,‘秩宗’一職交由你負責,主持禮儀,使我朝禮節周全,彰顯威嚴。”伯夷麵露喜色,深感責任重大。

“夔,你為樂官,掌管音樂和教育,以樂育人,以聲化民。”夔身姿挺拔,自信應下。

“龍,‘納言’之職非你莫屬,負責發布命令,收集意見,萬不可有疏漏。”龍鄭重一拜,言辭懇切“臣定當儘心儘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重任已分,眾臣皆感受到重華的殷切期望。重華接著說道“朕規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績,由考察三次的結果決定各位愛卿的提升或罷免。望爾等勵精圖治,造福百姓。”

此後,眾臣各司其職,不敢有絲毫懈怠。

棄走遍田間地頭,指導百姓農耕之術,推廣新的種植方法,田野裡的莊稼日益繁茂,百姓們豐收的喜悅傳遍了每一個角落。

契開辦學校,講學授課,走街串巷宣揚道德規範,社會風氣日漸醇厚,鄰裡和睦,尊老愛幼之風盛行。

皋陶執法公正,惡徒聞風喪膽,好人得以安寧,天下犯罪之事逐漸減少。

垂監督著工匠們精心打造,各類工具越發精巧,工藝水平不斷提升,為百業發展有力支撐。

益守護著山林,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山林中的物產源源不斷地供應著民生所需。

伯夷精心設計禮儀規程,每逢重大典禮,場麵莊重而有序,展現出國家的威嚴和繁榮。

夔創作了眾多優美的樂曲,在民間傳頌,孩子們在音樂的熏陶下茁壯成長,人們的心靈得到了滋養。

龍勤勉地傳遞政令,收集民情民意,讓重華能及時了解民間疾苦,政令的推行也更加順暢。

三年轉瞬即逝,到了考察政績之時。重華親自巡查各地,所見所聞令他倍感欣慰。田野豐收,百姓安康,禮儀規範,百工興盛……各項工作都有了嶄新的麵貌。

在重華的英明領導和群臣的努力下,這片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黃帝曆510年,天下洪水泛濫,滔滔巨浪如猛獸般席卷大地,所到之處,房屋倒塌,農田儘毀,百姓流離失所,九死一生。

重華站在高處,望著那一片汪洋,痛心疾首,憂思如焚。他發誓一定要找到能治水之人,拯救天下蒼生。

在這片災難中,有一個叫禹的青年,他所在的部落雖也遭受水患,但死亡人數卻極少。這個消息傳到了重華的耳中,引起了他的注意。

重華派人尋來禹,隻見這青年身材魁梧,目光堅定,渾身散發著一股不屈的力量。重華認定禹是一個有能力治水的人,於是把禹找到身邊,語重心長地說“禹,如今洪水肆虐,百姓苦不堪言。我命你為水正,負責治理這滔天洪水,你可有信心?”

禹單膝跪地,拱手道“承蒙帝君信任,禹定當竭儘全力,不負使命!”

禹領命後,即刻踏上了治水之路。他帶著一群誌同道合的族人,沿著水流勘察地形,研究水勢。為了摸清洪水的規律,他風餐露宿,日夜不休。

治水的過程充滿了艱辛。洶湧的洪水一次次衝垮了他們辛苦築起的堤壩,但是禹從不氣餒。他總結失敗的教訓,不斷改進治水的方法。

歲月匆匆,禹治水已經多年,與家人聚少離多。其間,他曾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聽到屋內妻兒的歡聲笑語,他多想進去抱抱許久未見的孩子,安慰一下日夜操勞的妻子。但一想到那仍在洪水中受苦的百姓,他便狠狠心,扭頭繼續踏上治水的征程。

在禹的不懈努力下,他發現治水不能一味地堵,而應因勢利導,疏通河道,讓洪水有處可去。於是他帶領眾人挖河開渠,引洪水流入大海。

終於,經過十三年的艱苦奮戰,洪水漸漸退去,江河複歸平靜,曾經被淹沒的土地重新露出,人們又可以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

天下大定,百姓歡呼雀躍,對禹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重華親自表彰禹的功績,禹之名傳頌天下。

在黃帝曆541年,重華決定南巡,以察民間疾苦,鞏固統治。他帶著一眾隨從,離開了都城,踏上了這充滿未知的旅程。

重華的馬車在崎嶇的道路上緩慢前行,一路風塵仆仆。然而,命運的無常卻在途中悄然降臨。重華年邁的身體終究難以承受路途的艱辛,黃帝曆542年,在一個寂靜的夜晚,他崩於途中,享年92歲。消息傳開,猶如晴天霹靂,令整個隊伍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遠在都城的娥皇和女英,得知了重華駕崩的噩耗,心如刀絞。她們曾與重華共度風雨,恩愛相伴,如今陰陽兩隔,怎能不讓她們肝腸寸斷。娥皇女英無法接受這殘酷的現實,終日以淚洗麵,泣血而亡。她們的愛情故事,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千古悲歌。

一時間,天下縞素,萬民皆哀。重華一生,仁德愛民,功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他推行五教,規範人倫;治理洪水,開墾農田;選賢任能,整頓吏治,諡號舜帝。他的離去,讓百姓們感到無比的惋惜和悲痛。

在整理舜帝遺物時,眾人發現了舜帝留下的遺詔。遺詔中表明,傳位於大禹。大禹,這位治水有功的英雄,深受舜帝的信任和器重。舜帝深知大禹的智慧和才能,相信他能夠繼承自己的遺誌,帶領百姓走向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

大禹得知舜帝駕崩及傳位給自己的消息後,悲痛中充滿了責任與使命感。他深知自己肩負著整個天下的重擔,不敢有絲毫懈怠。大禹回到都城,在眾人的擁戴下,登上了帝位。

登基大典上,大禹望著台下的臣民,心中感慨萬千。他發誓要繼承舜帝的仁德,不辜負舜帝的重托,為天下百姓謀福祉。他決心繼續弘揚舜帝的治國理念,完善各項製度,讓國家更加安定和諧。此時,禹52歲。禹子啟101novel.com歲

喜歡烘爐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烘爐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寶可夢:從大嘴娃開始的鋼係天王 靠撿垃圾我飛升仙界 回頭無岸 我能看見狀態欄 我來主宰萬物 穿越到遊戲世界當蛇精 寵妻如命夫人乖乖到碗裡來 孔雀羽 意外墜崖開局繼承老祖修 凡人:開局撿個仙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