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帝舜姚重華_烘爐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烘爐記 > 第30章 帝舜姚重華

第30章 帝舜姚重華(1 / 2)

在黃帝曆450年,平陽西南數百裡的一個小小村落裡,姚重華誕生在了一個普通的農家。他那雙奇異的重瞳為他帶來了“重華”這個名字,然而,命運卻未曾因這獨特的標識而對他展露過多的溫柔。

重華的童年在母親離世的悲傷中蒙上了陰影,父親新娶的妻子給這個家庭帶來的不是溫暖,而是悍戾與不公。尤其是弟弟象出生後,重華的日子愈發艱難。家中的美味食物和溫暖衣物總是優先供給後母所生的三個兒女,而重華常常隻能餓著肚子,在寒冷的夜裡瑟瑟發抖。

每一個清晨,當陽光灑在破舊的農舍,重華總是默默起身,開始他一天的勞作。儘管後母對他百般刁難,他卻總是以一張笑臉相迎,那謙卑恭敬的姿態,仿佛從不知怨恨為何物。

有一年的隆冬,寒風刺骨,重華身上單薄的兩件單衣根本無法抵禦嚴寒。鄰裡的秦老漢目睹這一幕,心中不忍,他邁著蹣跚的步子來到姚家,好言相勸,希望他們能送重華去讀書,而不是讓他在如此年幼的年紀就曆經生活的艱辛。但後母堅決地拒絕了,堅持要重華去放牛。

好在村裡的教書先生心地善良,聽聞了重華的遭遇後,心生憐憫。在秦老漢的熱心幫助下,重華得以在放牛的間隙來到學堂,一邊放牛一邊學習。

在學堂裡,重華就像一塊乾涸的海綿,拚命汲取著知識的甘霖。他從先生的教誨中領悟到,一個人縱使擁有聰明睿智的天賦,經天緯地的才華,仁聖忠和的品德,若沒有“學問”二字的滋養,也難以成就一番大業。

“要求學問,必須讀書;要能讀書,必先識字。”先生的這句話,重華牢記在心。他白日放牛時,口中念念有詞,溫習著所學的文字;夜晚在昏暗的油燈下,用樹枝在地上比劃著,練習書寫。

時光荏苒,重華在艱苦的環境中日益成長。他不僅學識漸長,更領悟了為人處世的真諦。他深知誠實乃立身之本,每一個承諾都如同千金之重。無論是麵對同伴還是長輩,他的言語都如清澈的溪流,真摯而純淨。

而那腳踏實地的實乾精神,也在他一次次的勞作中得以錘煉。放牛時,他精心照料,使得牛兒個個肥壯;家中的雜務,無論多麼繁重,他都一絲不苟地完成。

歲月悠悠,重華曾經瘦弱的身軀逐漸變得結實,眼神中流露出堅定與從容。他那顆在困境中飽受折磨卻愈發強大的心,正等待著命運的轉機,終有一天,他要讓自己的光芒照亮這個曾經給予他無數磨難的世界。

十六歲的重華,已然生得高大,如成人一般。但在他的生活中,卻沒有同齡人的輕鬆與快樂。後母的嚴苛,讓他一天到晚都在田間勞作,甚至不準他回去吃中餐。

驕陽似火,重華的汗水滴落在土地上,瞬間便消失不見。其他人勞作時,尚有片刻休息,可他卻不敢有絲毫懈怠。當有人問他為何不回去吃中餐時,他總是平靜地答道“農家以節儉為本,一日兩餐足矣,何必三餐?”那堅毅的眼神,讓人既心疼又敬佩。

儘管日子如此清苦,重華卻從未有過抱怨。相反,他抓緊一切時間學習。他師從八歲的兒童蒲衣子,這在旁人看來或許是不可思議的,但重華深知,學問不分長幼。

在蒲衣子那裡,重華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他明白了,行走時腳步要穩重,雙手要恭敬,目光要端正,嘴巴要知止,聲音要安靜,頭部要挺直,氣息要肅穆,站立要守德,為人處事要不偏不倚,無懈可擊。

重華將這些道理銘記於心,並付諸實踐。他在田間勞作時,姿態端莊,內心專注,仿佛每一次彎腰插秧都是在進行一場莊重的儀式。漸漸地,他的舉止風範傳遍了當地,人們對他敬重有加,稱譽不斷。

然而,命運似乎並未因此而善待他。他無緣無故被後母三次逐出家門。第一次,他默默地離開,找了一處破舊的茅屋棲身,卻依舊每天回來完成應當的勞作。第二次,他在荒野中獨自度過了幾個寒冷的夜晚,但心中的信念從未熄滅。第三次,他望著家門,眼中閃過一絲失落,但轉瞬即逝,轉身走向未知的遠方。

這些挫折沒有打倒重華,反而使他更加堅定。他的德行與堅韌,引起了部落首領的注意。首領驚歎於他在逆境中所展現出的品質,決定賦予他重任。

從此,重華的人生迎來了轉機。他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為部落帶來了繁榮與安寧。而曾經那些苦難的日子,成為了他砥礪前行的基石,鑄就了他偉大的一生。

堯帝在四嶽的舉薦下,知曉了重華的賢能與正直。經過一番考察,堯帝對重華的品行甚為讚賞,決意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許配給他。

出嫁前夕,堯帝慈愛地囑咐兩個女兒“為妻為婦,‘柔順’二字至關重要。男子多剛強,女子若也剛硬,夫妻難以和睦。若遇分歧,為妻者當見機退讓。”娥皇女英深知父親的期望,點頭應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完婚之後,重華帶著娥皇女英回見父母,怎料遭到父母的冷眼拒絕。而那後母所生的弟弟象,初見兩位嫂子的絕色容顏,心中便起了邪念。

自此,重華一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儘管如此,娥皇女英毫無怨言,儘心儘力地操持家務。然而,象卻覬覦著兩位嫂子的美貌,趁著重華外出勞作之時,時常前來騷擾,試圖用甜言蜜語勾引她們。

娥皇女英何等聰慧,怎會不知象的不軌心思。但她們不敢得罪象,唯恐他在父母麵前搬弄是非,詆毀重華。象見她們不敢反抗,愈發得寸進尺,漸漸起了殺意。他心想,唯有除掉重華,才能將兩位嫂子據為己有。

於是,象與母親密謀,先是讓重華去修補屋頂,然後放火燒屋,想要將重華燒死。娥皇女英發覺了他們的陰謀,提前準備好水桶,在火勢剛起時便全力協助重華逃脫。

一計不成,象母子又心生一計,哄騙重華去疏通深井,然後用泥土封住井口,企圖將重華活埋在井中。好在娥皇女英時刻警覺,聽到井下異常的聲音,急忙召集鄰裡幫忙,最終救出了重華。

麵對象母子的屢屢加害,重華卻總是心懷寬容,不記前嫌。他對娥皇女英說“他們雖是不仁,但畢竟是我的親人,我願以真心感化他們。”娥皇女英被重華的善良和大度所感動,夫妻三人的感情愈發深厚。

在經曆了無數的艱難險阻後,象母子終於被重華的寬容和娥皇女英的善良所打動,真心悔過。一家人終於迎來了平靜和睦的生活。

而重華的仁德與寬容傳遍了四方,百姓們對他敬愛有加。堯帝知曉重華的種種事跡後,對他更加滿意,決定將天下禪讓於他。重華即位後,勵精圖治,與娥皇女英一起,開創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

經過一係列的事件,堯越發欣賞重華,決定將他召到京城。

重華初到京城,堯雖對其欣賞,卻也未曾立刻賦予他高位重權,而是小心翼翼地委以一些初步的重任,以觀察他是否真的具備治國之才。而重華也深知堯的用意,每一項任務皆儘心儘力,不敢有絲毫懈怠。

重華心懷天下,深知人才對於國家治理的重要性,他大舉推薦有能之士。在他的推舉下,眾多賢才紛紛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緊接著,重華接受了更為嚴峻的考驗。他“賓於四門,納於大麓”,無論是麵對烈火風雷的肆虐,還是虎狼腹蛇的威脅,他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一次次成功地化險為夷。這些磨煉不僅沒有擊垮他,反而讓他變得更加堅韌和成熟。

在管理百官方麵,重華有著自己獨到的方法。他善於傾聽眾人的意見,公正地處理各種事務,贏得了百官的尊重和信任。而在接待賓客時,他總是彬彬有禮,展現出大國的風範,使得各方賓客皆對堯的國家讚譽有加。

與此同時,重華發現堯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愷”,其實早有賢名。他深入了解了他們的才能和品行,力排眾議,大膽啟用。讓“八元”負責教化民眾,傳播禮儀道德;讓“八愷”管理土地,使得農田肥沃,物產豐富。

在重華的一係列治理下,國家的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們豐衣足食,社會秩序安定和諧。堯看到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欣慰和讚賞。

然而,重華的崛起也引來了一些人的嫉妒和陰謀算計。一些心懷叵測的權貴聯合起來,試圖在堯麵前抹黑重華,聲稱他專權跋扈,有篡位之心。

堯卻不為所動,他深知重華的為人和抱負。在一次朝會上,堯當著眾人的麵,表達了對重華的堅定支持,並嚴厲斥責了那些惡意中傷的人。重華得知堯的信任,感激涕零,更加堅定了為國家鞠躬儘瘁的決心。

在黃帝曆468年,這片古老的大地陷入了混亂與恐懼之中。帝鴻氏部落的領袖渾敦、少皞氏部落領袖窮奇,顓頊氏部落領袖檮杌、縉雲氏部落領袖饕餮,這四人被稱為惡名昭彰的四凶,他們率領著各自部落的強大軍隊,肆意橫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帝堯,這位曾經英明睿智的領袖,如今已老邁不堪,無力親自領兵征討這肆虐的四凶。然而,拯救蒼生的責任不能落空,帝堯將充滿期望的目光投向了年輕英勇的重華。

重華,身強體壯,智勇雙全,心懷正義與憐憫,他深知四凶的暴行給百姓帶來的是無儘的痛苦和災難。當他從帝堯手中接過這沉重的使命時,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決心。

重華迅速集結了部落的兵將,準備踏上充滿艱險的征途。他站在軍隊之前,高聲呼喊“為了百姓的安寧,為了正義,我們必將戰勝四凶!”士兵們的回應響徹雲霄,士氣高昂。

在漫長的征戰路上,重華的軍隊遭遇了四凶部落的多次襲擊。渾敦的軍隊凶猛殘暴,如野獸般撲向重華的陣營;窮奇的隊伍狡詐多端,常常設下陰險的陷阱;檮杌的士兵悍不畏死,個個如拚命三郎;饕餮的部落則貪婪無比,妄圖掠奪一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但重華沉著應對,運用智慧識破敵人的計謀,指揮士兵英勇作戰。每一場戰鬥都血腥而殘酷,重華身先士卒,揮舞著長劍,衝鋒陷陣,他的身上沾滿了鮮血,卻從未有過退縮的念頭。

經過無數次的激戰,重華的軍隊逐漸占據上風。最終,在一場決定勝負的大戰中,重華親自斬下了渾敦的首級,窮奇被圍困後無奈投降,檮杌受傷逃竄後被追兵生擒,饕餮也在絕望中被製服。

戰爭結束,硝煙散去,大地重歸平靜。然而,重華深知四凶的惡根難以輕易消除,為了防止他們再次為禍人間,決定將“四凶族”流放到邊遠荒蠻之地。

百姓們歡呼雀躍,為重華的勝利而慶祝。帝堯親自迎接重華的歸來,眼中滿是欣慰與讚賞。重華的名字,成為了正義與勇敢的象征,被人們永遠銘記。

在黃帝曆470年,經過無數艱難的考驗,重華終於得到了堯帝的認可。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吉日,大典舉行,莊嚴肅穆,堯帝立重華為繼承人。然而,堯帝年事已高,精力漸衰,雖德為天子,卻已慢慢放權,將權力逐步移交於重華。

重華接過權力的重擔,心中滿是使命感。他深知,天下蒼生的福祉係於他一身,必須勵精圖治,方能不負堯帝所托,不負百姓厚望。


最新小说: 我在廢土做局資本 校花很高冷?明明很熱情 重返80:寵妻從跑山撿貨養家開始 盜墓:諦聽開道冥府路 重回七零:跟著小白臉爸進城吃軟飯 燼夏 顛覆三國:打造神級鐵衛軍 東西晉演義 小美人她夜夜撩,病嬌集體急紅眼 剛穿八零,資本家小姐要買我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