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主將的管軍更加慌亂,紛紛四散奔逃。但周軍如鐵桶一般,將他們緊緊包圍。
蔡侯和武庚在城中焦急地等待著消息,當他們看到遠處周營的火光和喊殺聲,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難道”蔡侯的聲音顫抖著,不敢說出那個可怕的結果。
武庚臉色陰沉,緊握著拳頭“再等等,或許還有轉機。”
然而,他們最終等到的,是管侯姬叔鮮全軍覆沒的噩耗。
轉過天來,東方的天際剛泛起魚肚白,齊侯薑子牙便率領著士氣高昂的大軍前來。旌旗飄揚,盔甲閃耀,那整齊的步伐和震天的呼喊,讓大地都為之顫抖。魯侯的軍隊早已嚴陣以待,兩軍迅速合兵一處,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流,朝著蔡城滾滾而去。瞬間,蔡城便被圍了個水泄不通,那密密麻麻的營帳和連綿不絕的馬號,仿佛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武庚和蔡侯姬叔度登上城頭,望著城外那一眼望不到儘頭的周軍聯營,心中駭然不已。他們原本以為憑借著一時的衝動和野心能夠攪動風雲,可如今麵對這氣勢如虹的周軍,心中的底氣早已消散大半。兩人的目光交彙,都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退卻之意,但身為一方諸侯的驕傲和好麵子,讓他們誰也不肯先開口提出投降。
無奈之下,他們隻能硬著頭皮,決定出城迎戰,妄圖憑借著最後的一絲勇氣和運氣來扭轉局勢。
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動地。蔡侯姬叔度挺槍躍馬,衝向了薑文煥。薑文煥乃是周軍之中的猛將,英姿颯爽,威風凜凜。兩人瞬間交上了手,槍來槍往,如兩道閃電交織在一起。姬叔度拚儘全力,想要在這一戰中證明自己的實力,為自己的叛亂之舉尋找一絲生機。然而,薑文煥的武藝更是精湛,八十回合過後,姬叔度漸漸力不從心,一個破綻被薑文煥抓住,一槍杆猛地拍下,姬叔度從馬上跌落。周軍士兵一擁而上,將他五花大綁,押進了周營,等候發落。
另一邊,武庚與南宮適的戰鬥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武庚揮舞著大刀,氣勢洶洶,南宮適則沉著應對,刀光劍影中,兩人大戰了近七十餘合。武庚心中焦急,刀法漸漸亂了章法,南宮適看準時機,手起刀落,一刀將武庚劈於馬下。刹那間,鮮血四濺,武庚的生命就此終結。
戰場上的硝煙漸漸散去,管蔡叛亂的軍隊兵敗如山倒。蔡城的大門緩緩打開,周軍如潮水般湧入。蔡侯姬叔度被魯侯姬旦下令下獄,等待著最終的審判。
在獄中,姬叔度滿心悔恨。他想起了曾經與周王室的情誼,想起了自己一時的貪婪和衝動,導致了如今的下場。他在陰暗潮濕的牢房中,身體日漸憔悴,最終病死於獄中。
時光荏苒,華夏曆1660年,周王姬誦成年。魯侯姬旦遵守著君臣之道,歸政於姬誦。姬誦深知姬旦的功績和忠誠,任命他為太宰,繼續輔政,以保周朝的繁榮昌盛。同時,為了表彰姬旦的的才能和品德,封其長子伯禽為魯侯,延續著魯國的榮耀。
華夏曆1663年,一個噩耗傳遍了周朝的每一個角落,魯侯姬旦病逝。舉國上下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周王姬誦更是悲痛欲絕。他親自帶頭戴孝三日,以紀念這位為周朝鞠躬儘瘁的忠臣。
在姬旦的葬禮上,姬誦望著那沉重的棺槨,眼中滿是淚水。他想起了姬旦曾經對他的教導和關愛,想起了在那風雲變幻的日子裡,姬旦為了國家的穩定所付出的一切。
“太宰,您的功績將永載史冊,您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激勵著周朝的子民。”姬誦在心中默默地說道。
周公姬旦的病逝如一顆巨星的隕落,令整個王朝沉浸在悲痛之中。周王姬誦延續了周公的執政方案,讓大周的車輪繼續平穩地向前滾動。
姬誦深知,父親武王姬發和周公姬旦為大周的建立與穩定付出了無數心血,他肩負著將這份基業傳承並發揚光大的重任。他立其子姬釗為太子,從姬釗幼年時起,便對其悉心教導。
姬釗從小便展現出聰慧好學的天性,他每日沉浸於周公姬旦的著作之中,那字裡行間的智慧猶如明燈,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書中所闡述的治國之道、仁德之理,讓他受益匪淺,內心深處早早種下了一顆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的種子。
不僅如此,姬釗還時常微服到民間考察,他不滿足於宮廷中的耳聞,更渴望親眼目睹百姓的真實生活,親耳傾聽他們的心聲。在田間地頭,他與農夫一同勞作,感受著土地的厚重與耕種的艱辛;在市井街巷,他與商販交流,了解民生百態和物價的起伏。這些經曆讓他深刻地認識到,百姓是國家的根基,隻有讓百姓安居樂業,大周才能長治久安。
華夏曆1676年,那個曾經帶領大周走向安定的周成王姬誦走到了生命的儘頭。他的離去,讓整個王朝蒙上了一層悲傷的紗幕,但他留下的是一個穩定有序、百姓和睦的大周。他的諡號“成”,正是對他一生功績的最好詮釋。姬誦駕崩後,太子姬釗繼位,成為了大周新的君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姬釗即位後,以其果敢和睿智展現出一代雄主的風範。麵對周邊鬼方部落的不斷侵擾,他果斷決定出征,三次大規模的征戰,不僅展現了大周的軍威,更是為了守護邊疆百姓的安寧。
在戰場上,大周的將士們士氣高昂,他們在姬釗的指揮下,如猛虎下山,奮勇殺敵。每一次衝鋒,都伴隨著激昂的戰鼓聲和喊殺聲,讓人熱血沸騰。姬釗身先士卒,他的英勇無畏激勵著每一位戰士。經過艱苦的戰鬥,大周軍隊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掠奪了鬼方大量的奴隸和土地。
這些勝利不僅鞏固了大周的邊疆,更為國家的發展了豐富的資源和勞動力。隨著奴隸們投入到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中,大周的國力日益強盛。在姬釗的治理下,天下一統,各地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道路上馬車川流不息,滿載著貨物,城市中商鋪林立,熱鬨非凡。
農業的豐收讓百姓們糧倉充實,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工匠們精心製作的精美器物,展現了高超的技藝,受到各國的青睞。文人墨客們在這繁榮的時代裡,創作出一篇篇動人的詩篇和華麗的文章,文化的繁榮如春風拂麵,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社會的安定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自成王末年開始,大周四十年沒有刑事案件。人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鄰裡之間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孩子們在街頭巷尾歡快地嬉戲,老人們在樹下悠閒地聊天,講述著大周的輝煌曆史和美好的未來。
在宮廷中,姬釗廣納賢才,聽取各方的意見和建議。他深知,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隻有集眾人之智,才能讓國家發展得更好。大臣們在他的帶領下,儘心儘力地為國家效力,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爭權奪利,有的隻是共同為了大周的繁榮而努力的決心。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姬釗走出宮廷,漫步在京城的大街上。他看到了百姓們幸福的生活,心中充滿了欣慰和自豪。這時,一位老者認出了他,連忙跪地行禮。姬釗趕忙扶起老者,親切地問道“老人家,如今的生活可還滿意?”老者眼中閃爍著淚花,激動地說“陛下,如今的生活猶如天堂,我們感激陛下的仁德和治理啊!”姬釗微笑著說“這是朕應該做的,隻要百姓幸福,朕便心安。”
成康之治,成為了大周曆史上最為輝煌的篇章,也為後世的統治者樹立了典範。
喜歡烘爐記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烘爐記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