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一聲悶雷打斷沈青羽的思緒,也不知她沉思了多久,寢衣已有些潮濕,正待轉身上床,就聽見屋外傳來白鷺的聲音。
“主子,您睡了嗎?”
沈青羽腳步一頓,轉身去開門,“何事?”
“主子,門口有動靜,可要前去查看一番?”白鷺仍身著白日疾行的衣衫,滿臉警惕,未曾因夜晚休憩有一絲懈怠。
“去吧。”沈青羽也想看看這麼晚了,有誰能上門。
“是。”白鷺退下,去尋柒鋒一起前去查看。
有這麼個插曲,沈青羽的睡意也消退了不少,並未急著入睡,而是披上外衣,將屋內蠟燭點燃,靜坐沉思,快到都城,也該想想下一步了。
夢中,祖母沈老夫人本就不喜母親,更厭惡她占了父親的人和心,導致父親遲遲不肯續弦。
後來,沈老夫人退一步,要求父親納妾,隻為傳宗接代,但父親以外敵不除,無顏成家拒絕了,這可把她氣壞了,揚言再也不管父親的事了,連帶著也不喜歡她。
但是,隨著父親的官職越來越高,回京接受封賞時,沈老夫人也像是想起有她這個孫女,趕緊讓人將她接到身邊去。
那時的她尚且年幼,身邊隻有奴仆幾人,而東陵又以孝治國,她無法忤逆老夫人的決定。
沒想到,父親在時,沈老夫人對她關懷備至,這也讓準備帶沈青羽去邊城的沈父猶豫不決,一來當時邊城戰事未明,隨時可能出現戰亂,二來沈父失去愛妻後,已決心不再娶妻,也使得邊城並無女眷照顧年幼的沈青羽。
當年,沈磊收到消息,妻子難產而亡,女兒無人照看,他悲痛欲絕,但當時北疆來犯,無法回都城,也錯過了見妻子最後一麵。
女兒孱弱,邊城荒亂,資源匱乏,他根本沒辦法照顧女兒,想著留在都城還有沈老夫人,沈青羽是她的親孫女,總不至於挨餓受凍。
在沈青羽三歲的時候,沈父在軍中嶄露頭角,隨著軍功越攢越多,他的軍職也越來越高,在沈青羽八歲那年,沈父因大敗北疆,授封鎮北將軍,且統領數十萬大軍,鎮守邊城,陛下為嘉獎沈父,特賜鎮北將軍府。
而也是在這一年,沈老夫人想起了自己多年未見的孫女沈青羽,將其帶到身邊教養。
邊城戰事稍歇,沈父也受召回都城,看到的就是沈青羽被安置妥當的樣子,這也讓他決心將女兒帶在身邊的決定暫緩。
待到將軍府收拾妥當,邊城又傳來急報,沈父也沒時間再多觀察,隻能臨陣托孤,懇求沈老夫人照顧沈青羽,並將將軍府托付給沈老夫人。
萬萬沒想到,沈父前腳剛走,後腳沈老夫人就帶著沈家二房登門入戶,當家做主,還將沈青羽的房間讓給了沈家二房嫡女沈青熙,並將她移至偏遠的安居閣,美名其曰,安居閣幽靜安寧,少有人打擾,可以安心養身體。
這話一出,沈青羽身邊的仆從敢怒不敢言,乳母秦嬤嬤更是怒火中燒,怒罵沈家二房鳩占鵲巢,卻被沈老夫人用以下犯上的明目趕出府去。
沒了秦嬤嬤,沈青羽身邊的婢女也被沈家二房以及沈老夫人以各種名義要走,換了一批陌生的奴仆,這樣,年幼的沈青羽完全在沈老夫人的掌控下,一直過著名為照顧,實為看管的生活。
而沈家二房在將軍府中也一直住了下來,有沈老夫人的遮掩,外人竟一時不知將軍府的正牌主人乃是一直居住在偏僻小院的沈青羽。
沈父也因邊城戰事四起,一直未得召回京,這才讓沈老夫人和沈家二房的陰謀得逞,鳩占鵲巢至今。
沈青羽想起夢境中在將軍府中猶如透明般的自己,無人問津,下人也換了幾波,沒人知道她才是將軍府的嫡出小姐,隻當她是無依無靠,不討主人歡喜的表小姐。
那些年,隨著沈父勝仗越打越多,陛下也時不時的嘉獎將軍府女眷,賞賜那是一箱一箱的往府裡抬,而這些賞賜也被沈家二房視為囊中物,收入庫房。
沈家二房的日子肉眼可見的好了起來,沈家二房的沈青熙,沈立仁姐弟兩也頂著將軍府的名頭在外遊走交際,風頭無兩。
沈青羽回想起夢境中的種種,仍覺得可笑,自己竟會被這般擺布,如今想起來,隻覺十分陌生。
這也是她對這些夢境抱有懷疑的原因,她明明不是這般忍氣吞聲的性格,怎麼會任沈家二房欺淩至此,還讓他們趕走了秦嬤嬤。
但這些年,夢境時不時的出現,她總能通過夢境避開不少危險。
不過沈青羽也沒有全然相信夢中的一切,因為她的夢很奇怪,有時是在戰場上,有時卻又在後宅之中,而這些都是她從未涉及的場所。
這次陛下所發的聖旨,就是一個全新的變數,在出發前,她就做了夢,夢中人影憧憧,不斷有人從自己身邊走過,但卻沒一個人留下,醒來後,沈青羽的心中還是有種壓抑的悶痛感。
所以,她決定遵從心中的指引,帶著青鳥,柒鋒他們先行出發,讓沈家的賀壽隊伍隨後跟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一路,沈青羽不曾放鬆,路線也沒有規律,青鳥他們雖疑惑,但並未多問,隻遵從沈青羽的指令。
到了竹溪村,沈青羽才感覺輕鬆許多,這才決定歇歇,沒想到,這夢接踵而來。
這時,門外傳來白鷺的聲音,“主子,柒鋒在門口發現一個男子,看著好像身負重傷。”
“身負重傷?”沈青羽眉頭一蹙,走到門口打開門,讓白鷺進來回話。
“是。”
沈青羽想了想,問道,“這人有什麼特征?看傷口是被何種利器所傷?”
“看衣著非富即貴,但沒有什麼能表明身份的物事,身上的傷口像是刀傷。”
這個時候遇到這樣一個人,會是誰設下的陷阱嗎?沈青羽雙指敲擊著桌麵,如此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