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當真?"
李自成"唰"地從椅子上站起,雙目圓睜,緊盯著前來報信的士兵,語氣中滿是對消息真實性的懷疑。身旁的李過同樣麵露驚疑,不住打量著這個帶來驚人戰報的士兵。
這本是期盼已久的捷報,此刻的李自成卻難以置信。要知道在這名士兵到來前,前線竟未傳來半點風聲,這突如其來的勝利反倒令他猝不及防,心存疑慮也在情理之中。
見兩位將領投來充滿壓迫感的質疑目光,剛喘過氣的士兵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暗自叫苦不迭。
所幸劉宗敏將軍事先準備了戰報文書,否則若因承受不住這般威壓而解釋不清,怕是要以"欺瞞上官、擾亂軍心"之罪被拖出去問斬了。
"啟稟闖王,屬下所言句句屬實。"
士兵略作停頓,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呈與李自成。待闖王拆閱時,又補充道:"此乃劉將軍命屬下麵呈闖王的戰況詳報,請闖王過目。"
李自成微微頷首,專注閱信。隻見他原本緊鎖的眉頭隨著信紙上潦草字跡的展開而漸漸舒展,最終竟流露出難以抑製的喜色。
這番神情變化被李過儘收眼底,使他對信中內容愈發好奇。作為李自成的親侄,他深知若僅是尋常勝仗,斷不會令素來沉穩的叔父如此喜形於色——此戰必是大捷,不,當是空前大勝!
"好!好!好哇,哈哈哈!"
李自成洪亮的笑聲打破了廳內沉寂。他將信箋擲與李過,隨即大步走向懸掛的地圖,一把拂去原有標記。多日來懸在心頭的那塊勝負之石終於落地,意氣風發的他恨不能立即召集眾將,共商下一步行軍大計。
須知此番朱仙鎮大捷,遠非昔日的項城、襄城之戰可比。此役不僅重創明軍主力,更因左良玉臨陣脫逃,致使明軍在河南的精銳折損殆儘,幾成強弩之末。經此一役,農民軍已牢牢掌控中原,此後無論是攻打開封還是揮師北上,皆可獲得充足的補給與休整之機。
較之戰果本身,更令李自成振奮的是此戰的影響。
他率領的是何等隊伍?
原是手無寸鐵、飽受壓榨的農民,是餓殍遍野、凍骨路旁都引不起達官顯貴半分憐憫的黔首黎民。
可正是這樣一支隊伍,用奪來的刀劍,乃至拾起的棍棒,竟擊敗了朝廷豢養的、那些養尊處優的貴族將領。且非以生擒或斬殺的方式,而是逼得對方丟盔棄甲,如喪家之犬般倉皇逃竄!
不出數日,這消息必將傳遍天下。屆時明朝官府越是矢口否認、封鎖消息,便越顯其心虛膽怯。古來青史皆由勝者書寫,待到大勢已成,誰還會相信朝廷的欺世謊言?
"李過,你說咱們接下來該攻取何處以擴大戰果?"
漸漸平複心緒的李自成,在地圖上標出開封與陝西兩地,向正在閱信的李過詢問道。
在他看來,先取開封當為上策。一則河南明軍精銳已隨左良玉潰敗殆儘,守城官兵猶如俎上魚肉,說不定會望風歸降。二來此戰雖勝,農民軍亦折損不小,攻下開封既可補充兵源……不過這些盤算他隻藏在心底,為穩妥起見,還是該聽聽部將的意見。
"闖王明鑒,屬下以為當先赴前線清點戰利、統計傷亡,再作定奪。明軍遭此重創,短期內難有作為,加之將領臨陣脫逃之事更挫其銳氣,我軍大可從容行事。"
李過將信箋放回案幾,中肯進言。他多少猜到了叔父的心思,但相較於兵貴神速,他更傾向於穩紮穩打。
此言一出,李自成不由訕然一笑。他這才想起自己尚不在前線,若等將士們自行整理戰報,少說也要耽擱兩三日,倒不如親往督辦事半功倍。況且此役自己未臨陣指揮,也該去犒勞士卒、鼓舞士氣才是。
"既如此,咱們這就啟……"
話音未落,李自成已舒展筋骨,取下牆上長刀欲往外走。才邁出一步,卻被李過拽住衣袖,硬生生拉回座位。
"李過,這是何意?"
李自成疑惑地望向侄子,語氣略帶不悅。既提議親赴前線,為何又要阻攔?
"叔父已三日未曾合眼,不如先稍事歇息?"
李過輕歎一聲,為叔叔理了理散亂的鬢發,溫聲勸道:"眼下時機尚寬裕,您即便休整半日也不至誤事。舉義大業須以身體為本,不是麼?侄兒可代您先行整理軍情,待您養足精神,再行統籌不遲。"
望著侄子誠摯的目光,李自成心頭湧起陣陣暖意。這份關切他豈會不知?隻是眼下軍務確實耽擱不得。
"好侄兒,你的心意叔父領了。但此刻我確該親臨前線,這既是對缺席戰事的補過,更是對陣亡將士英靈的最好告慰啊。"
李自成語重心長地說著,李過還想再勸,但聽叔叔這麼一說,又把話咽了回去。
"不過你放心,等統籌完前線的事務和將領們開完會後,我會休息的,屆時還要你幫我處理下軍中事務啊。"
"是,叔叔,我一定辦好。"
………………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約莫一個時辰後,一抹士兵們熟悉的亮紅出現在了前線戰場上。場上的氣氛隨著快馬上隨風揚動的披風被推向高潮,士兵們紛紛湧上前,希望能一睹領袖那深邃又飽經滄桑的麵容。
"闖王!闖王!闖王!"
不知是誰起了個頭,人群中爆發出排山倒海般的呐喊。士兵們歡呼著,有的甚至高舉起手中的武器,將整條道路圍得水泄不通。
看著身側熱烈擁護自己的士兵,李自成眼裡滿是欣慰。士兵們用行動將他先前因未親臨指揮而產生的擔憂粉碎得一乾二淨。想到應該說些什麼,李自成揮了揮手,示意士兵們安靜。
見李自成揮手,士兵們紛紛安靜下來,對這位領袖接下來的話充滿期待。
"咳咳。"
李自成清了清嗓子,麵帶笑意地開口道:
"謝謝大家,大家能這麼歡迎額,額真的很感動。"
"當然在這裡額也十分感激大家對農民軍起義的支持,以及對額的擁護。"
"過去明政府與惡吏豪紳使我們彙聚在一起。如今,我們正用自己力量,一次次戰勝曾將額們尊嚴踩在腳下的舊貴族們,這次朱仙鎮之戰更顯出了貴族對我們的恐懼。"
"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全新的政府將在那些倒在勝利前夕的弟兄們注視下建立起來,拋去以往的不公,讓人民不再忍饑挨餓,使餓殍遍野的場景永遠成為曆史!!!"
"好!好!"
士兵們再度歡呼起來。李自成說的每句話,都被他們牢牢記在心中。他們也堅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位優秀的將領能給他們帶來一個全新的未來。
"不過……"
李自成發出由衷的感謝後,掃視著士兵話鋒一轉,語氣也帶上了幾分嚴肅。
"這一切的前提是,農民軍足夠團結。前些日子額聽到了一些不利於農民軍團結的言論。"
李自成態度的轉變與接下來的話,讓興奮的士兵們冷靜下來。大部分士兵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仍有一小部分緊張起來,有甚者更是羞愧地低下頭。哪怕李自成沒有具體說明是什麼言論,他們也心生膽怯。
"額自然不相信農民軍會乾出那種有損我們形象的事,但額也不否認這事的存在,所以借此機會額也順便提一嘴。"
"額們農民軍是由農民與被壓迫的人士組成的。正是這點使額們不同於明軍。隻有當額們上下齊心擰成一股繩,才能扭斷舊社會的脖頸,實現我們所追求的未來。所以——"
李自成用力勒緊手上的韁繩,身下的白馬像懂得主人用意般揚起前蹄,發出陣陣高昂的嘶鳴。
"所以——為了死去的弟兄們,為了家中的親人,為了新時代的未來,讓額們繼續闖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