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跟夏紫薇心裡都很感動。
能遇到陸辛夷這樣的東家,真的是他們修來的福氣。
回到村子裡,路過一片低矮的野竹叢,發現有不少竹子都冒頭了,很細,但不少。
陸辛夷“來,掰。”
這可是一個不錯的菜。
三個人很快就將這一邊給掰完了,但差不多也就隻能炒一盤子,也夠了。
回到窩棚,陸辛夷翻出米,問了村子裡的有石磨後,帶著兩個人就舀了米去磨成粉,等下做蒿子粑。
她老家的蒿子粑是用米粉做的,最好還要摻點糯米,增加黏性。
陸辛夷找李把頭買了一斤糯米,又買了一斤臘肉,順便逛了下他家的菜園子。
菜園子裡的菜都才種下去沒多久,現在能吃的就是韭菜,還有大蒜。
至於旁邊的豌豆苗,陸辛夷詢問過後也摘了一把,看到李氏心疼的樣子,陸辛夷就停手了。
一起給了李把頭五十文,隻多不少了。
買完後又邀請他晚上去那邊吃飯。
陸辛夷自信地道“地方簡陋是簡陋了點,但我親自掌勺,味道應該不錯。”
李把頭是知道她是城裡開食肆的東家,於是滿口答應。
等米磨好,陸辛夷手都酸了,後悔沒把青樹帶來。
這裡的石磨是那種推拉式的,夏紫薇力氣大,但她掌握不了巧勁兒,推起來不順暢,耽誤功夫,所以是陸辛夷推拉,紫薇往裡放米。
回到窩棚,月牙已經按照陸辛夷的吩咐將水燒開了,還把那些野菜都清洗了,雞也處理了,就等著陸辛夷吩咐了。
陸辛夷將整隻雞和棒骨都放到鍋裡煮,等水開後撇去浮沫倒入瓦罐裡,將小野蔥纏成一團放進去。
又用石塊搭建了一個小灶,將柴火抽了一根過去,小火慢燉。
月牙翻出了幾根蘿卜,都空心了,陸辛夷沒放,等下就用這個湯下餃子吧。
她要和麵,上次買的麵粉,黃家人也沒敢動。
她讓月牙將肉分成兩半,一半讓青樹剁成肉糜。
剁成肉糜的這一部分,分出一半用油爆炒,接著又炒了兩個雞蛋,雞蛋也剁碎跟生的肉以及切碎的嫩芥菜、小蔥一起放進瓦盆裡,加鹽跟少許醬油後攪拌放在一旁備用,等下包餃子,擀麵杖是讓青樹去找人現刨的。
接著,陸辛夷將青蒿放在水裡煮開後撈起來。
鍋裡的水都變成了綠色了,不能要,有蒿子味。
將過水的青蒿交給月牙切碎,還有臘肉,切了一小半出來,洗乾淨後也切成小顆粒備用。
接著另外燒了點開水倒進米粉裡,又將切碎的青蒿跟臘肉倒進去,用筷子攪拌,米粉很輕易就被燙熟了。
陸辛夷用筷子不停攪和,等不燙了後才用手揉。
揉好後放在那備用。
青黃不接的季節,又沒有大棚,實在沒有什麼新鮮食材。
餃子跟蒿子粑都算主食,雞湯等下把雞撈出來,肉拆下來跟野水芹還有醋一起拌一拌,骨架什麼的繼續熬湯,湯明天還能吃。
她買的這個老母雞不算小,肥的很,這算一個主菜了。
還剩下一部分肉,跟大蒜一起炒,現在的大蒜都結蒜子了,不過還是能吃,再拿五個雞蛋跟韭菜一起炒。
大蒜還有一個吃法就是醃,將大蒜洗乾淨瀝水後切成段。
將鍋燒熱,把大蒜放進去,少的話直接熄火,多的話改成小火,撒鹽,用手搓揉幾十下就得關火,再揉一會兒,然後壓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