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爺打通了官府這塊的關係後,就開始著手找願意加盟的人。
其實隻要他一說,就這個坊就能湊夠一百人。
但那天東家說了,這次招加盟的人,得要好好挑挑,不但要挑那些需要幫助的,還要找關鍵時候能幫他們的人。
畢竟如今京城看似平和,但他這個叫花子都知道攝政王不會就這麼甘願退下來的。
至於具體的人選,陸辛夷隻提供了一個大概的思路。
比如一些家境窘迫但很有讀書天賦的人。讀書人清高,直接給錢肯定會怕他們挾恩圖報,但換個方式,就能合作愉快。
根據東家提的這個,幺爺也琢磨出了一點東西來。
他知道東家樊樓對東家來說的意義,那可是她娘留下來給她的。
前東家也是個好人。
如今樊樓說給敬王就給敬王了。
她為何把樊樓跟花戲樓、火鍋店讓給王爺?那是因為逼不得已。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東家一個弱女子,守不住。但她還是想護著他們這些沒什麼用的人。
就這一點,幺爺這輩子都要為東家效忠。
所以他在找人加盟的時候,是真的認真挑選。
首先篩選的就是那些讀書人家,以本地的窮秀才為主,一些外地來京生活緊迫的舉子為輔。
京城秀才家境貧寒但求學心智堅定秀才也不少,這樣的人隻要稍微一說,全家都會願意加盟的。
這些秀才雖然窮,但因為祖輩都在京城,認識的人多,親戚關係龐雜,說不定有時候就能起到關鍵作用。
那些來京趕考沒考上的舉人,很多人都沒路費回去。
有的會乞討回去,有的就會找一些工作補貼一二,有的甚至還帶著妻兒。
帶著妻兒或者老仆的,也可以讓他們加盟。
有了穩定的收入,秀才、舉子們可以繼續讀書,將來不管當賬房還是繼續科舉,隻要需要,幺爺相信到時候讓他們幫一個輕微的小忙,他們是不會拒絕的。
篩選了十幾個讀書人的家屬加盟,一切談妥後幺爺又把目光定在了一些末流小吏的家屬身上。
在六部以及各大衙門當末流小吏的高達五六千人,這些人當中,隻有少部分因為部門的關係還能有些油水,每月過的還算不錯。
更多的是那些冷門部門、衙門的小吏,日子過的並沒有比普通人好多少,不但沒有油水,有時候還要倒貼。
彆看末流小吏沒錢途,但到底是官身,比起一般普通老百姓還是不錯的,這身份在普通老百姓眼裡還是很能唬人的,所以為了保住位置,很多人也是要打點上官,日子緊吧的很。
幺爺在六部以及各個衙門都找了一個,一共十八個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