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了什麼?"因為過於緊張,朱由檢的聲音甚至有些顫抖。
"倒也沒說什麼,隻是嘮了嘮家常,言語間提及桂王和惠王對於遲遲不能出京就藩頗有微詞,暗諷天子刻薄寡恩,沒有半點朱家人的寬厚.."
呼。
聞聽此話,朱由檢緊張的內心頓時一鬆,轉而滿臉興奮的斜靠在身後的座位上,胸口起伏不止。
這惠王和桂王作為萬曆皇帝的親子,早在萬曆二十九年的時候便被封王,但是始終未能如願出京就藩。
時間久了,心中難免產生些許怨氣。
"明日孤要親往十王府,拜會兩位皇叔,王伴伴待會便替孤準備一番。"心情大好之下,朱由檢本是冰冷的聲音也熱切了不少,努力於腦海中梭巡著兩位"皇叔"的模樣。
"奴婢遵旨。"
咚咚咚的叩首聲之後,王承恩又從懷中摸出了一封有些褶皺的書信,畢恭畢敬的將其遞給了朱由檢"殿下,南京魏國公府也有書信送來.."
"哦?!"
"下回魏國公的書信,定然要第一時間報予孤知曉。"迫不及待接過書信的同時,朱由檢的聲音中也湧現了些許不滿和責怪。
"奴婢知罪。"
對於眼前少年的不滿,心中"有愧"的王承恩自是不敢狡辯,隻是堅定了日後定然要好好"效忠"信王的念頭。
"魏國公,真乃忠臣也.."
一目十行的閱讀完手中書信之後,本就麵色漲紅的朱由檢愈發亢奮,忍不住提高了聲音,麵朝著南京所在的方向感慨不已。
手中書信的內容雖是有些隱晦,但仔細閱讀下來,卻是不難理解這魏國公徐宏基在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示好"之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先有文官投誠,再有宗室幫助,如今又得到了南方勳貴的示好,儘管朱由檢在努力保持著內心的平靜,但仍忍不住緊握雙拳,不斷揮舞。
這天下英雄當真如過江之鯽,儘在他手中掌握!
"殿下,"短暫的遲疑了片刻,內心已是決定一條路跟著朱由檢走到黑的王承恩便壯著膽子,旁敲側擊的提醒道"奴婢在內書堂讀書的時候,曾聽先生們說過.."
"昔日景泰皇帝臨危受命監國輔政的時候,乃是孫太後率先召集群臣商議.."
"奴婢私心覺得,殿下這幾日是不是多進宮幾趟,瞧瞧莊妃娘娘.."
國賴長君!
昔日正統皇帝禦駕親征的時候,其長子已然年滿三歲,但在群臣的堅持下,孫太後仍是不情不願的立了景泰皇帝監國輔政。
如今天子音訊全無,其膝下又沒有子嗣,這大明朝的監國之位,定然是要落到自家殿下頭上的。
至於如今已是有孕在身的中宮皇後,孤掌難鳴之下,又能改變些什麼呢?
"對對對,大伴說的對!"
"是孤糊塗了,竟是許久沒有去探望莊妃娘娘了.."
得到提醒的朱由檢大喜過望,一改剛剛對王承恩略有不滿的態度,神情很是和藹,並下意識看向窗外。
此時隱匿在黑夜間的紫禁城,不僅是他過去十年間的住所,也極有可能是他未來餘生的住所!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