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日山東又有白蓮賊人犯上作亂,導致漕運中斷半月之久,民生艱辛。"
"現如今,太倉庫早已告罄,赤字遠比曆年嚴重。"
"還望陛下慎重呐!"
粗重的喘息聲中,戶部尚書畢自嚴有些無奈的道出了一則被在場群臣下意識忘於腦後的事實。
自萬曆中期開始,朝廷財政歲收便連年降低,全靠著"國泰民安"方才得以苦苦支撐。
可是隨著女真建奴於遼東崛起,遼鎮的軍費便連年增長,對太倉庫造成了沉重的壓力。
尤其是先帝即位,為了"革故鼎新",下旨廢除遼餉,更是令太倉庫捉襟見肘。
事實上,如若不是自朱由校即位以來,朝廷屢戰屢勝,隻怕大明枯竭的財政早已崩塌。
但饒是如此,如今的太倉庫也負擔不起,遼鎮繼續對建奴用兵。
至少要讓他騰出手來,暫且大明休養個一年半載,積累些許餘財,再以獅子搏兔之姿態,一舉殲滅建奴。
"愛卿,朕的內帑尚有些存銀.."
輕輕點了點頭之後,朱由校便略有些猶豫的朝著眼前的"錢袋子"說道,言辭中似有商量之意。
他雖然早就知曉國庫空虛,但熊廷弼好不容易在遼東站穩了腳跟,甚至還收複了失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等局麵之下,如若不趁熱打鐵,未免有些可惜了。
畢竟那些女真建奴也不是傻子,必然會抓緊一切時間壯大己身。
"陛下,國家大事,怎能急於這一時得失?"
"懇請陛下三思!"
一語作罷,戶部尚書畢自嚴便跪倒在地,苦口婆心的勸說道。
若有可能,他也想支持朱由校儘快平定遼東,複刻成化年間的"犁庭掃穴",重現大明之榮光。
隻可惜,枯竭的財政,實在是不允許呐!
畢竟,前些時日山東兗州流民起義雖是有白蓮賊人暗中蠱惑,但也給他敲響了警鐘。
如今大明土地兼並嚴重,百姓們生活艱苦,朝廷必須要做好賑災的準備,以應對這詭譎多變的氣候。
"還請陛下三思.."
就在畢自嚴思緒恍惚的時候,禮部尚書何宗彥以及工部尚書畢懋康等人也先後跪倒在地,隨即兩位閣臣也一同跪倒在地。
俗話說,窮兵黷武,就憑大明那枯竭的財政,確實不宜繼續大規模興兵了。
最起碼,也要安安穩穩渡過下半年。
"諸位愛卿何至於此.."
"朕答應爾等就是了.."
苦笑過後,朱由校便在眾人驚喜的眼神中,有些無奈的應和道,使得暖閣中的氣氛重新火熱起來。
但在一片"吾皇英明"的山呼聲中,卻隻有距離朱由校最近的司禮監掌印注意到了這位年輕天子眼眸深處轉瞬即逝的狡黠。
既然大明的財政枯竭,那便先行解決此事。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